不过一些边边角角的地方,还是要人亲自动手处理一下的,还有天花板上的蜘蛛网。
王铭洋用竹竿绑上扫把,刷刷刷,横扫而过。身体好,干啥都快,半天功夫,王铭洋就搞定了,而且一点都没感觉累,气都不带喘一下的。再把各种物件摆放好,归置归置就行。
王铭洋放好扫把和地拖,拍拍手,抬头看看墙上的挂钟,六点零五分了,是时候去农家乐吃晚饭了。
没错,临近年关,家中里里外外的生意太忙,没人做晚饭了,这段时间都是去农家乐解决的,和外公外婆一大家子,热闹。
到楼下招呼了老爸一声,店里还时不时的有客人进来,走不开,老爸一挥手让王铭洋不用等他。
王爸爸要坚持到刚刚回家吃饭的工人来接班再开车过去。
晚上,洗完澡的王铭洋坐在电脑桌前编写人工智能的代码。
这个程序他大半年前就开始写了,陆陆续续的,对照着人类身体的各种功能,一个功能写一个大模块,大模块里有小模块,层层分解,最后协同工作完成人类的一个行为动作。
这个被王铭洋内部取名为“终极工程”的项目自从有了姐夫和几个顶级技术高手的加入,进度明显快了很多。
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不再用王铭洋亲自处理,由姐夫他们带着几十号人完成。王铭洋跟以往一样,负责主体框架和整体功能调用,让各功能模块能够协调工作。
这个项目进人要求很高,除了技术能力,人品是最重要的考量标准。
只会从身边信得过的同事里挑,项目的保密层级也是最高,任何文字资料和附带金属的东西不能离开专门的研究室。
所有人员外出需要报备,并且一律不能出国,查询资料都要用专门提供的电脑,只能下载资料,上传数据功能被完全锁死,一个字节都不行。
还有一个,项目组的人,除了王铭洋跟郭彬,其他人都是一人负责一个小模块的代码编写,以此起到隔离作用。
这些专用电脑的安全系统可是王铭洋和庞成讨论过方案后亲自动手写出来的。
当然,进组的成员都是自愿的,待遇也是最高的。
为了保密,极智研究室对外宣称是开发下一代的极智操作系统。
写代码写到十点半,媳妇们发来了视频聊天,王铭洋赶紧接通。
大家聊了一些当天碰到的趣事。
此时的深城几乎成了一座空城,厂哥厂妹这些打工一族都回家过年了,想在外面下馆子都难。
不过还好,李周两女提前把家里的冰箱都塞满了,公司的事情也不多,她俩天天结伴出去逛,世界之窗,欢乐谷,华侨城,购物广场。。。
和两女聊到十一点半,王铭洋就被她们催去睡觉了,不让他熬夜。
东西两宫娘娘联合下的懿旨,王某人不敢反抗,去刷个牙回来就直接上床躺着休息了。
偌大的一张床,只有他自己躺在上面,显得有些空荡荡的,媳妇不在身边,手都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安放,差点就失眠了。
早上起来慢悠悠吃过早餐,站在楼上窗边看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王铭洋的心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今早不急着干活了。
摇人出去凑热闹,逛街,然后再一起吃吃喝喝,好久没吃家乡的烧烤了,就老电影院旁边的那家烤得最好吃。
打电话给陈明两兄弟,黄升,朱宏,大家凑一块,开始“扫”街。。。
大家玩到下午,王铭洋还想着去哪里吃晚饭呢,家里老妈的电话就来了,说今晚要拿些年货去爷爷奶奶家和大伯家。
吃过晚饭,陪老爸在一楼看店到七点多,就看到老妈回来了,手里还提着两只从农庄捎回来的大阉鸡。
王铭洋手脚麻利的在脚边拿来两只空纸箱,把鸡装起来,放到车尾箱的一角,其他地方已经被众多的年货塞得满满的了。
等老妈洗干净手,王铭洋启动车子,缓缓开了出去。
也就是晚上街上人少了很多,如果在白天,要开车出去,想都不用想。
离爷爷奶奶家也不过一脚油门的事,隔三条街。
爷爷奶奶和小叔同住,王铭洋老爸是大儿子,刚结婚就分家出来了,那时穷得是叮当响,还好有外公外婆和舅舅们帮趁,时不时拿些吃的过来,还帮忙用泥砖垒了房子。
知道王铭洋现在发达了,叔叔婶婶的态度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以前是各种嫌弃看不起,现在是各种讨好,态度谦逊得很。
两个老人一直跟着小儿子同住,平时很多事情都做不了主,现在看到后辈的相处比以前融洽,心里也是高兴。
喝了几杯热茶,王父王母就起身告辞了,一会还要去堂哥家呢。
临离开时,王母掏了两万块现金出来,“爸,妈,过年了,也不知道你们喜欢些什么,这里有两万块钱,你们拿去买些自己喜欢的东西。”。。。
到大伯家的时候,王铭泽和大伯在喝酒,两父子在边喝边聊,伯母和大嫂在一旁坐着带娃看电视。
看到王铭洋一家到来,大家笑容满脸,大嫂马上拿来酒杯和筷子,让王铭洋父子也坐下喝两口。
平时有空,王父和大伯就喜欢凑一起喝点小酒,这大家都是知道的。
今年回来过年的王铭泽,精神状态比往年好多了,以前每年回来,电话就响个不停,被供应商催款和催客户给自己结款,难得清静。
现在,整个化工厂都并入到极致科技,不再为资金发愁,专心处理化工厂的正常事务就行。
年前的分红和奖金就拿到了五百万,比以前自己单干时多多了,而且不用操太多心。
极智化工有堂哥在打理,王铭洋也是很放心的。
王铭泽有技术,有管理,还有销售,现在补充了资金和各科目的研究人员后,化工厂在他的管理下越来越好了,利润也是打着滚的往上翻。
化工厂原有的研究部门已经分出来搬进北沙产业园里的化工实验室,共有50多名研究人员,同时进行几个项目的研究,同样是由王铭泽兼任实验室负责人。
王铭洋和王铭泽两兄弟雄心勃勃,还计划着过了年就提前去华楠理工和东南化工学院开招聘会,搜罗更多的优秀毕业生。
四个男人坐一桌子开喝,喝的是王铭洋大伯自己泡的酒,还别说,味道真不错。
入口有点甜,虽然度数不低,但是不辣口,用的是专门在米酒厂里的精酿高度酒,送检过的,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几杯酒下肚,大家的话闸子就打开了,上到天文地理下到历史人文,中间又掺了些家长里短。
这一顿牛,吹到将近两点点,最后还是大伯喝晕了要去睡觉才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