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墨满心气闷,衣袖一甩,大步离去。
一边走一边懊恼,早知道是这么个情形,他就不该来这温府。
就在他即将踏出温府大门时,温若礼追了上来。
温若礼这几日确实是病了,从许墨那儿回来后,受了风寒,再加上气郁伤神,整个人都憔悴了不少。
若仔细瞧,还能从他脸上看出几分病容。
他本打算这两天就会上朝,没想到许墨却先一步找过来。
犹豫再三,温若礼还是追了出来。
“皇上!”
温若礼在后面喊道。
许墨不想听他见他的声音,脚步愈发急促,只想快点坐上外面等候的轿子。
眼瞅着就差一步,温若礼猛地一把拉住许墨的袖子。
许墨用力甩开,沉声怒道,“你三番两次以下犯上,是不是真当朕不会治你的罪!”
温若礼一双多情眼里,盛着几分悲伤,“皇上要杀要剐,能不能先听臣把话说完?”
“有什么可说的?不去陪着你的未来岳丈和未婚妻,追出来做什么?”
温若礼看到许墨没道理的生气,苦笑着摇头,“不是臣要成亲。”
许墨冷笑一声,“不是你,难道你爹还有个儿子?”
温若礼叹了口气,解释道,
“皇上看到的女子是臣的堂妹,另一个人是她未来公公。因着叔父去世早,堂妹的婚事才由家父操持。”
许墨听完解释,发觉自己反应过激。
只因为误会温若礼要成亲,自己竟气成这般模样。
温若礼试探着问道,“皇上,臣能送你回宫吗?”
许墨有些不自然的点头答应了,直觉告诉他,温若礼有话跟他说。
在微微晃荡的轿子里,温若礼轻声开口,“皇上,臣给你讲个故事吧。”
得到许墨的点头应允后,温若礼微微欠身,脸上带着一抹淡淡的笑意。
只是笑容里却又藏着几分苦涩。
“十岁那年,有个人喜欢上了另一个人 ,这一喜欢,便是整整十年。
他看着那人与旁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自己却只能默默地躲在角落里。
他日夜苦学本事,每一个挑灯夜读的夜里,支撑他的都是将来能留在那人身边的念头。
可他发现,在心上人眼中,他不过是个无关紧要的人,对方的眼里满满都是别人。
每当心上人因别人而黯然神伤时,他远远地站着,却也感同身受。
后来,终于等到心上人与别人决裂,他满心欢喜,以为自己等待已久的机会终于来了,只是……”
说到此处,温若礼顿了顿,脸上的苦笑愈发明显,自语道,“皇上……到了宫门了……”
听完这番话,许墨内心掀起巨浪。
他下意识地张了张嘴,喉咙微动,想说的话在舌尖打转,却又不知该不该说
许墨怔怔地看着温若礼,看着他的身影在黯淡的天色下拉得很长,显得愈发形单影只。
温若礼拖着缓慢的步子,一步一步地走远。
回过神的许墨连忙吩咐轿子送温若礼回去,然而温若礼只是轻轻摆了摆手,“不必了,我想自己走走。”
此刻,许墨的心里真真切切地泛起一阵钝痛。
他从未想过,平日里看似云淡风轻的温若礼,竟藏着这样一段长达十年、无人知晓的暗恋。
自那之后,温若礼的行为变得极为规矩。
每次上朝,都表现的正常得不能再正常。
这原本是许墨之前所期望的,他身为帝王,自然需要一个聪明能干、事事得体的手下。
可当温若礼真的像他爹那样,只有君臣之礼没有情爱时,许墨心中却无端生出一股怅然若失之感。
总觉得好像有什么重要的东西悄然溜走,心里空落落的。
不久之后,攻打岐国的战事被提上日程。
经过一番商讨,决定由樊良带兵出征。
退朝之时,众人正准备散去,温若礼却突然上前一步,高声说道,
“皇上,臣请旨跟随樊将军一同前往。”
许墨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难看,他紧盯着温若礼,沉默不语。
他很想大声质问,你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去战场不是白白送死?
许墨强忍着情绪,没有当众发问,而是单独把温若礼留了下来。
等到众人都退下,大殿内只剩下他们二人时。
许墨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质问道,
“你想干什么?去凑什么热闹?”
温若礼神色平静,仿佛早已料到许墨会有此一问,淡淡地说,
“臣了解岐国,与樊将军一起,能帮着出谋划策,为此争一分胜算。”
许墨一听,更加急了,声音陡然提高,
“你以为这是在宝和殿指着地图谈论吗?那可是真正的战场,刀光剑影,生死一瞬,你知不知道自己会有危险!”
温若礼只是低着头,一声不吭。
许墨气得脸通红,双手紧握成拳,却发现自己竟找不出一个能让温若礼放弃的理由。
在温若礼离开后,许墨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大发雷霆,随手砸了不少殿内的东西。
出征那天,阳光洒在城墙,照亮了整支军队。
许墨站在城楼上,故意不去看温若礼,只是神色凝重地跟樊良简单交代了几句。
樊良跟随许墨多日,自然看出了他眼中未尽的担忧,于是上前一步说道,
“皇上,臣定会竭尽全力保护温大人,皇上放心。”
听到这话,许墨才缓缓将目光转向温若礼。
那一眼,饱含着复杂的情绪,有担忧,有埋怨,还有愤怒。
他们离开之后,许墨对温若礼的感情如嫩芽破土而出,对他的担心也与日俱增。
每一日,许墨都在焦急地等待着前方的消息。
前方战事不断传来捷报,大军一路势如破竹,攻城掠地,很快就杀到了岐国皇城。
每一次收到战报,许墨的第一反应都是必定要问一句,“有没有伤亡?”
他很害怕听到温若礼出事。
转眼间这一仗打了近半年。
樊良率军成功擒获了岐国皇帝及其一众贵族,随后将他们押解回大楚。
当胜利之师班师回朝时,许墨满心欢喜,在宫中翘首以盼。
然而,就在这时,消息传来,说在返程途中有一位大臣身负重伤,伤势极为严重。
许墨听闻,瞬间慌了神,急忙向来报信的人询问是哪位大臣。
报信之人却表示并不知晓。
许墨再也坐不住了,当即决定亲自前去迎接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