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屋内,李诗意悠悠转醒。
当她来到厨房,发现桌上已经摆好了热气腾腾的早饭。
她走近一看,瞧见桌上还压着一张纸条。
她轻轻拿起,上面写着:“诗意,我去给小慧送早饭了,饭都在桌上,要是凉了,记得给孩子们热热。”
不用猜,她便知道这是叶彩英留下的。
李诗意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叶彩英对他们也算是不错了,还特地做好饭才去的明城家。
对于这点,她还是很感恩的。
只是,他们确实不适合长期待在一块。
她伸手试了试饭菜的温度,恰好不冷不热,便唤来孩子们,一起吃起了早饭。
刚收拾完碗筷,正在洗碗的时候,就看见明老爷子锻炼归来。
李诗意随口问道:“明叔,锻炼回来了?”
“是啊。”
老爷子一迈进屋子,就被几个孩子团团围住。
这几天,三个孩子天天和爷爷待在一起,听爷爷讲以前打鬼子的英勇故事,孩子们别提多喜欢爷爷了。
李诗意收拾好碗筷,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明叔,我想去买个车票,您能帮我照看会儿孩子吗?”
明老爷子的手微微一顿,问道:“不是说明天才去买吗?”
李诗意回答道:“我想了想,还是买今天晚上的票回去吧,路上睡一觉就到家了,省得白天孩子们闷在车上难受。”
这么牵强的理由,明老爷子心里明白得很。
想到二儿媳妇范小慧,又看看眼前懂事的大儿媳妇,老大媳妇是个明事理的,不跟老二家的计较。
只是作为老人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更何况老二媳妇如今肚子里又揣了个他们家的孩子,这要是两人再起冲突,他到底不好再像之前那样对老二家的。
他终究还是没有再劝。
“你把介绍信给我,我让人去买。”
他心想,亏欠老大家的实在太多了,买张车票这种小事,还是自己来做吧。
李诗意也没客气,如今卧铺票普通人可不好买,她作为烈士家属,最多只能买一张,孩子们要想都买,还得靠老爷子想办法。
当即便转身上楼拿了介绍信下来。
等去买票的勤务员出门后,明老爷子看着李诗意,忍不住叹息道:
“你是个懂事明理的,小慧年纪小,又是老范从小捧在手心里长大的,难免骄纵了些,希望你别和她计较。”
李诗意当然不会和范小慧计较,对她来说,这一家子不过是认识的陌生人罢了,谁会跟陌生人置气呢?
她没有吭声,明老爷子看着她,心里也不是滋味。
他知道,在平衡两房的事情上,自己和老伴确实做得不够好,可老二毕竟是在身边养大的,现在又即将有新生命,难免会多些偏爱。
好在老大家的通情达理,即便二房有时做得过分,也从不计较。
“听说你在纺织厂干得挺不错的?” 明老爷子又问。
李诗意有些惊讶,没想到明老爷子还会关注自己的工作。
不过想到王厂长让她带给老爷子的东西,想必两人交情匪浅,知道些自己的事情也属正常。
“是还行。”
她只是淡淡地回应道。
“你们王厂长,当年可是一名好战士,想当年扛m援c,他可是
看着这个大儿媳妇,明老爷子打心底里满意。
要是老大还在,有这样一位贤内助,何愁不能节节高升?
但他也知道,大儿媳妇性子有些冒进,在这个特殊时期,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思索片刻,他语重心长地提点道:
“回去之后,一定要谨言慎行,特别是你们一家会说英文这件事,千万要烂在肚子里。
如今时期特殊,有些人可能会有最后的疯狂,要是被抓住把柄,别说你们了,就连我也会万劫不复。”
说完,明老爷子目光深邃地看着李诗意,李诗意只感觉一股凉意从脊柱升起。
如今已是 1976 年, 她突然打了个寒颤,意识到下半年那场运动就会结束,现在正是敏感时期,老爷子这是在提醒自己。
她不禁后悔之前为了显摆教孩子们英语,也后悔自己一直以旁观者的姿态看待这个世界。
这么长时间以来,除了关注家庭,对外界的事情几乎很少关心,根本没有从内心真正融入这个时代。
她从未真正了解这个世道的险恶,要是这件事被有心人利用,那他们一家的后果……
仔细回想之前的情况,知道这件事的只有明老夫妇、大队长夫妻以及张启年,这几个人肯定不会揭发她。
现在最关键的是,一定不能让孩子们在外人面前露馅……
李诗意神色一凛,说道:
“之前是我考虑不周,明叔,您放心,自从上次您提醒我之后,我就没再教孩子们了。两个小的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可能小锦还记得一些,但我也叮嘱过她,绝对不能在外人面前说。”
看到李诗意听进去了,明老爷子欣慰地点点头。
不过见她吓得像只受惊的鹌鹑,他又说道:
“也不用这么害怕,老爷子我还是有点本事的,护住你们不成问题。记住,要是在清江有解决不了的事,一定要跟我说。”
说到这儿,他又怕李诗意因此得意忘形,便补充道:“不过,要是为非作歹,让我知道了,就算老大不在了,我也要打断你的腿,听到了吗?”
看着眼前又给甜头又吓唬人的明老爷子,李诗意心里觉得好笑。
这小老头明明是想给他们一家撑腰,还偏要装出一副威严的样子,果然是人越老越像小孩。
她赶忙点头,强忍着笑意说:“知道了,明叔,您还不放心我吗?我啥时候给您丢过脸,不都是给您争光嘛。”
这话倒是实话,明老爷子满意地点点头,就说她在清江协助破获间谍那件事,就给他们家争了不少光,那段时间,他出门都觉得格外有面子。
“诗意啊,在对待两房的事情上,我们老两口确实做得不好。
不过我会想办法补偿你们的。你放心,只要不违背国家大义和伦理道德,你们一家在清江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我老头子就是拼了命也会帮你们。”
老人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李诗意还能说什么呢?
十个手指头伸出来还有长短呢,就算张启山还在世,他们在老人家心里也很难和二房完全平等,毕竟在身边养大的孩子,总是会更受偏爱一些。
而且平心而论,能有这样的亲戚,已经是他们这辈子的福气了。
所以,对于老人家的偏心,李诗意并不意外,也不觉得难过。
再说了,他们区别对待的也只有她和范小慧,对几个孩子,老两口可是一视同仁地疼爱。
想了想,李诗意说道:
“明叔,我都明白。三个孩子能有你们这么好的爷爷奶奶,我已经很知足了。
您知道吗?之前徐兰花还想把小涛卖了。当时我还不知道他们不是张家的孩子,就想着,孩子长大后要是知道自己有那样的爷爷奶奶得多伤心。
现在好了,他们有了疼爱他们的爷爷奶奶,这已经是他们这辈子最大的幸运了。
所以,您放心,我心里不会对你们有看法的,你们永远是孩子最亲的亲人。”
这一番发自肺腑的话,说得明老爷子眼眶微微泛红。
他不停地拍着李诗意的手,千言万语都在这无声的动作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