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宅基地的问题解决的太顺利,让陈阳有点不习惯。以他对老家那些人的了解,事情肯定不会这么简单。
果然,第二天上午,陈大雷就来电话了。“陈阳,村里在开会讨论让你投资的事,说是要搞养猪场。你得有心理准备啊!”
“搞养猪场不好吗?”
“搞养猪场是好,但是他们太不要脸了。说要你给每户提供两头猪仔分开饲养,另外还要提供两袋饲料。”
“你确定没听错?”
“没有。我估计一会支书就得给你打电话。”
陈阳挂了陈大雷电话后,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对嘛,这才是那些人的本性。没有好处的事,怎么可能答应的那么爽快。
陈阳打电话给林薇,从她那里了解到清水县的猪仔价格是一百二十元左右一头。而他手里那份全村人签名的建房字据上有两百七十多个签名。
一签一户,总共两百七十多户。每户两头猪仔,也就是五百五十头左右猪仔。按一百二十元一头计算,总计六万六千块钱。
饲料四十公斤装的五十元一袋,五百五十袋就是二万七千五百块。
也就是说,为了支持他们养猪,陈阳得支付九万三千五百块钱。
以陈阳现在的条件,这个钱只是小意思。他担心的是这只是开始。因为,他懂人性。
陈定芳的电话来的很快。不过,他并没有直接提养猪的事,而是让陈阳回去开村民大会。
陈阳的户口还没迁回去,他完全可以不理。但为了试探一下这些人的底线,陈阳还是开车回去了。
到了村部的时候,已经中午。村民都回去做饭了。只有陈定芳和村里的几个干部留在办公室等陈阳。
他们精心地准备了一桌无比丰盛的大宴。按照农村吃大席的标准安排了十个大菜,除了鸡鸭鱼肉,还有从山中捕获而来的珍稀野味。
除此之外,桌上还摆着一瓶五粮液和几瓶清河本地的大曲酒。
“陈阳,先吃饭,吃完再谈。”陈定芳将陈阳拉到主席边坐下后,宣布开席。
然后,从陈定芳开始,在座的村干部轮流给陈阳敬酒。
陈阳前世跑业务的时候经常要应酬,酒量并不差。而且现在不是他在求人,没必要跟身体过不去。每次有人敬酒,他都只是象征性的喝了一点。
等到一轮酒结束,陈定芳才直奔主题。
“陈阳,我们几个村干部昨天开会讨论了一下,准备搞一个养猪场。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投资?”
陈阳立即说道:“搞养猪场好啊,今年的猪价也可以。等出栏后,我还可以帮你们介绍客户。”
陈定芳的主要目的是让陈阳投资,见他答非所问,赶紧提醒道:“陈阳,村里现在的经济很困难。我的意思是,你能不能出点钱把养猪场建起来。”
陈阳爽快的说道:“没问题啊!需要多少砖,水泥、钢筋,您给我报个数,我从县里直接拉回来。木材就直接去山里砍吧!发动全村的力量,我估计一天就能搞定。”
陈定芳顿时沉默了。他的本意是让陈阳直接出钱。没想到陈阳不仅要自己去买材料,还让大家去山里砍树,完全不按常理出牌。
这时候,村长陈宝山发言了。“陈阳,山上的树都是有主的。村里如果不打招呼就是砍树,人家不会同意的。”
陈阳故作惊讶的说道:“建养猪场是福泽全村人的大事,个人牺牲一点有什么关系?咱们村有二百七十多户。一户砍一棵树,完全足够了。”
陈宝山说道:“如果有人不同意呢?”
陈阳说道:“这很简单。谁要是不同意,那就让他签字跟养猪场划清界限。以后养猪场赚到的钱就跟他没关系。”
陈宝山跟陈定芳对了下眼,又接着说道:“那买猪仔的钱,你能不能帮村里出一点?”
陈阳很爽快的答应了:“没问题。除了买材料的钱,我再无偿给养猪场买一百头猪仔。等这些猪仔养大了,卖了钱,你们再继续扩大规模。”
陈宝山愣住了。按照他的本意,是先让陈阳问自己要多少预算。然后他报个十万块,让陈阳再还价。没想到陈阳完全不按套路出牌,主动提出要买一百头猪给村里。
他们前面开会商量好是找陈阳要五百五十头猪和五百五十袋猪饲料的钱。现在陈阳只给一百头猪,这反差有点太大了。
“陈阳,村里的意思是要么不搞,要搞就搞大的。一百头猪可能有点少……”
陈阳说道:“那就两百头猪仔,另外我再给你们买二百袋猪饲料。这总可以了吧?”
陈宝山还想再说什么,被陈定芳用眼色制止了。他们才刚刚修复跟陈阳的关系,万一这次狮子大开口激怒了对方,最后可能连二百头猪仔都拿不到。
陈定芳怕陈阳反悔,立即拍板道:“那就听陈阳的,先养两百头猪。等养猪场走上正轨了,要不要扩大规模,咱们再商量。”
其他人见陈定芳拍板了,也跟着附和叫好。
陈阳等他们安静下来后,又对陈定芳说道:“大伯,这养猪场我是支持你们搞。但是,有些建议我也得提一下。”
陈定芳说道:“你是大学生,懂的比我们多,有什么意见尽管提。”
陈阳说道:“既然你们想靠养猪场致富,就要认真搞。别学我们县里的某些村,他们拿到政府扶贫的猪仔后直接按户头分了吃肉。过了几天好日子,然后又等着政府救济。”
陈定芳的老脸一红。按照他们原来的计划,是准备分猪的。至于大家拿到猪仔后是养是吃,村里也没打算管。“陈阳,你放心,我们肯定不分猪。”
陈阳又说道:“大规模养猪跟个人养猪不一样。环境卫生一定要搞好,不然很容易得传染病。我的建议是养猪场只留一部分专业的人打理,搞封闭养殖。干活的人按劳发工资,其他人只负责年底分红就行了。”
陈定芳有点意外,他没想到陈阳一个读书人会考虑这么多。不过,他还是同意了陈阳的建议。毕竟村里大部分人都养过猪,道理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