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林里的树木参天,枝叶茂密,遮天蔽日。
大树下面则是杂草荆藤丛生。
齐红梅飞身攀上一棵大树,拿出匕首,很快削断七八根胳膊粗细的树枝扔了下来。
她从大树上跳下来,顺手扯了地面上的十几根藤蔓,手脚利落的把树枝绑在了一起,做了个结实好用的木筏子。
她又扯了一些藤蔓,放在木筏上,一会儿可以用来捆绑野猪。
然后拖着木筏快步走出了密林。
一阵秋风吹来,突然从草丛中跳出来三只野兔,齐红梅头也不抬,三支袖箭同时射出,随着箭枝的破空声,三只野兔瞬间倒地。
齐红梅上前捡起三只野兔,顺手扔在了木筏上。
她喜欢这里的大山,与她上一世所在的朝代一样,满山满坡都是野味,简直是手到擒来。
前两天上山,她只是猎到几只野兔和野鸡,没想到这次竟然遇见一只大野猪。
齐红梅远远看到林皖苏身边站着王彩虹几人,她眉头不禁皱了起来,她不喜欢与人走的太近。
她本来是某朝的大将军之独女,名字叫齐红梅,自幼没了母亲,她拜师学艺,文武双全,她20岁那一年,父亲在与敌人作战时,寡不敌众,战死在沙场。
她为父报仇心切,女扮男装上了战场,她一杆长枪连挑数名敌将,为父报仇之后,也因身受重伤不治而亡。
等她再睁眼醒来,便到了一个十分陌生的地方。
她有着上一世的记忆,但这具身体并不是她的,是另外一个女孩的。
她醒来的同时,也接收了女孩的记忆。
她从女孩的记忆里获取到一些很陌生的东西,从中也知道了女孩可怜的身世。
女孩与她的名字相同,也叫齐红梅,是个孤儿,自幼四处流浪,14岁时被一个好心的婆婆收养。
婆婆与儿子相依为命,收养她的那一年,17岁的儿子去当兵了,留下婆婆一人在家,看她可怜,便收养她在家里作伴,当儿媳妇养着。
四年后,婆婆的儿子回来探亲,由婆婆做主,18岁的她,嫁给了21岁的他。
他坚决不同意此亲事,说什么新社会了,亲事不能包办。
但他又是个孝顺的,在他老娘的逼迫下,只好答应与她成亲。
成亲的那一天上午,军队发来什么紧急电报,他好像松了一口气,没有拜堂就直接走了。
这一走就是两年,后来,婆婆生病了,给他送信,他才匆匆回来。
等婆婆的病稍好一些,他又急匆匆的走了。
又过了一年,婆婆病重去世,他回来之后,料理完了婆婆的丧事,直言打算与她和离,但她选择跳河自尽,宁死也不和离。
等他把她从河里救上来,她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齐红梅,而是从某朝穿来的齐红梅。
也就是那个时候,齐红梅这才发现,自己在沙场战死之后,灵魂竟是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
想不到还能重活一世,她心里对此充满了好奇,这个年代不论权贵,都实行一夫一妻制,任何人都不能一妻多妾,比她上一世的某朝好太多了。
他看她醒了,不再提和离的事,而是带她去县城买东西。
这究竟是个什么地方,为什么这么奇怪?
买米买面买油不用银子,但要用钱和什么粮票油票。
拿钱买肉也是,还要什么肉票,她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他给她买了几件新衣服,与某朝的衣服样式完全不一样。
他还给她钱和票,让她买点自己想要的。
她则是给自己买了绣花针和布料,她想的是,万一哪天他真的和离,她也可以靠着刺绣手艺养活自己。
谁知他一直没有提和离,也从不碰她,而是带她去了军营,说什么让她跟着他去随军。
于是,她跟着他坐驴车,还坐什么长途汽车,火车,都是她在某朝没见过没听过的,整整用了三天三夜,才到了军营,还安排她住在一个院子里。
她发现,这里的军队,是纪律严明的军队,是一心为民的军队。
她上一世出身于将门,还曾经亲自征战过沙场,对此深有感触。
他跟她说,这是部队家属院,随军家属都住在这个院子里,并且让她和大家好好相处。
她初来乍到,对这里一切都很陌生,还不知道如何与这里的人相处。
她平时除了刺绣,就是到山上转一转,就地取材,给自己做了根软鞭和袖弩。
她不想与人太接近,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她发现,她醒来之后,她的眼睛有了一种特异功能,只要有亮光,三米之内,她能透过衣服看到人的身体,甚至还能看到人体内的骨格等等,当然,她还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时中止这种功能。
为此,她有些苦恼,但又不能跟任何人说。
她担心说出去,会被人当成妖怪……
林皖苏看见齐红梅拖着木筏子回来了,笑着对她说道,“小齐,你手可真巧,还会做木筏子。”
王彩虹她们三个也夸赞,“这个木筏子看起来还挺结实的,小齐,你真是太能干了。”
齐红梅只是朝她们笑了笑,什么都没有说。
兵兵眼尖,一眼看见木筏子上面的三只野兔,马上兴奋的嚷嚷着,“野兔,我想要野兔!”
王彩虹忙出声制止,“兵兵听话,那是齐阿姨逮的野兔,咱不能要,有空让爸爸上山给你逮一只。”
齐红梅却是拎起一只野兔直接塞到兵兵手里,“给你。”
兵兵抱着野兔,开心的不得了,小嘴巴更是甜的不得了,“谢谢齐阿姨。”
王彩虹连忙说,“谢谢小齐,回去了我给你钱。”
“不用了。”齐红梅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声。
淘淘和丫丫也眼巴巴的看着木筏上面的野兔。
齐红梅拎着另外两只野兔,送给淘淘和丫丫各一只。
三个孩子抱着野兔都高兴的不得了,回去就可以吃肉肉了。
张玉梅和李巧枝没有想到齐红梅如此大方,也连忙表示感谢。
她们与齐红梅打交道不多,还以为她性格孤僻,谁知她是一个冷面热心的人。
几个家属帮着齐红梅用藤蔓把大野猪缠好,固定在木筏子上面,又晃了几下,确定绑牢固了,这才一起下山。
“下山了!小白慢点跑!”
“今天的收获可不少!”
“山上的菌子可真多!”
“小齐的收获最大!”
齐红梅背着背篓走在最后面,用木筏拖着大野猪轻轻松松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