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司秀兰离开了,林皖苏关上院门,进空间洗漱之后,吃了几个热腾腾的包子,觉得吃饱了,又喂了小白和旺财,这才打开赵秀英给她寄来的包裹。
赵秀英不但寄来了林皖苏和秦云霄的结婚纪念照片,里面还有一封信。
她还给林皖苏寄来了老家的一些特产,都是林皖苏平时喜欢吃的。
林皖苏拿着她和秦云霄的结婚纪念照看了看,有点忍俊不禁。
她梳着两条长长的辫子,穿着红色的上衣,黑色细条绒裤子,秦云霄穿着一身绿色的军装,这十几张‘彩色’照片,一看就是照相馆拍出来之后再手工上色,瞧着非常有年代感。
看了照片,她拆开了赵秀英寄来的信。
赵秀英是个非常有心的女孩子,她在信中说,她按林皖苏交代的,在照相馆冲洗了十几张结婚纪念照片,手工上色之后,自己留下两张,其它的都给林皖苏寄了过来。
赵秀英非常关心林皖苏,还在信中问她,随军之后习惯不习惯,有没有上班,劝她不要做家庭主妇之类的话。
林皖苏看完信,她当然明白赵秀英的好意。
她把结婚纪念照片整理了一下,打算给孟老师寄去两张,给秦云霄的爸妈寄去两张,再到农场给自己的爸妈送去两张。
她想了想,等到寄照片的时候,弄点当地特产野山菌一同邮寄。
但林皖苏收进空间的野山菌都是新鲜的,不方便邮寄。
部队家属院的家属们,家家户户都晾晒了许多野山菌,可以从她们那里买点晒干的野山菌。
林皖苏跑山一整天,确实是有点累了,洗漱之后,躺在床上很快就睡着了。
……
一夜无梦。
林皖苏吃了早饭之后,她背着背篓,准备去其他家属家里买点晒干的野山菌。
她刚从房间出来,一抹熟悉的身影来到她家院门口,齐红梅背着个挎包,兴冲冲的拿着一本线装古医书来找她。
“小齐来了!”林皖苏热情招呼着齐红梅。
齐红梅一脸兴奋,举着手里的医书,对林皖苏说道,“这本医书上面记录的药草,我都认识了。”
林皖苏闻言惊讶。
不会吧,齐红梅只用了一晚上时间,就认识了这本书上面记录的所有药草?
“是吗!”林皖苏有点将信将疑。
“嗯。”齐红梅认真点头,将医书递给林皖苏,“这本医书我已经看完了,上面记录了168种药草,还有它们的医用功效,我昨天晚上翻开看了看,里面的图片和内容都记住了。”
这是一本专门记录药草的医书,上面有168种药草的插图,还有各种药草的医用功效。
林皖苏接过来医书,随意翻开一页,询问齐红梅这是什么药草,以及药草的功效。
齐红梅扫了一眼药草的图片,直接说出药草的名字,并且一字不差说出药草的功效。
林皖苏连着问了五十多种常用的药草,齐红梅面不改色,对答如流,没有出现一点错误。
林皖苏心里非常讶异和震惊。
齐红梅穿越过来就有透视异能,过目不忘,再加上勤奋努力,她真是天生的学医天才!
“小齐,你太厉害了,你简直就是学医的天才!”林皖苏不禁夸赞道。
林皖苏昨天送给齐红梅几十本线装古医书,看来用不了多长时间,她就能全部看完,且牢记在脑子里。
齐红梅被她夸的有点不好意思,她承认,不管是上一世,还是这一世,她的记忆力确实是超好。
齐红梅见林皖苏背着背篓,以为她还要上山采药材。
“你今天还要上山采药材吗,我在家里闲着没事,跟你一起上山采药材吧。”
林皖苏笑着摇了摇头,跟她说了想买点野山菌的事。
齐红梅马上对她说道,“兵兵妈在院子里晾晒了许多野山菌,我陪你去她家看看。”
“好。”
林皖苏和齐红梅一起去往王彩虹家。
王彩虹得知林皖苏想买晾晒干的野山菌,她大方的拿出来两斤晾晒干的野山菌送给林皖苏。
苏秋菊带着俊俊来找兵兵玩耍,她家里也有晾晒干的野山菌,她也说送给林皖苏二三斤。
林皖苏都婉言谢绝了。
她打算给孟老师,赵秀英,婆婆都寄一些野山菌,过两天去农场的时候,再给她爸妈带一些,差不多需要二十斤晾晒干的野山菌。
家属院的家属平时也上山采野山菌,但她们晾晒干的菌子并不是太多,一般都是储存个十几斤,只够一家人吃上一冬天。
苏秋菊想了一下,对林皖苏说道,“嫂子,咱们家属院附近有个牛家村,那个村子里的村民平时都喜欢上山采菌子,我去年给亲戚朋友寄野山菌的时候,就是从村民那里买了十几斤菌子……”
不等苏秋菊说完,齐红梅马上对林皖苏说道,“我知道那个牛家村,村边有条小河,距离我们昨天掰竹笋的竹林不远,我陪你一起去村里买菌子。”
齐红梅经常上山打野味,她有时路过那条小河,还曾经到河里逮鱼。
齐红梅逮鱼的时候,瞧见有不少大姑娘小媳妇拎着桶去小河边洗衣服,问了之后,知道她们都是牛家村人。
苏秋菊笑着说道,“我跟你们一起去,快到年底了,我今年晾晒的菌子不多,我也想买些菌子给老家的亲戚寄回去。”
接着又叮嘱俊俊一句,“俊俊,你跟兵兵在家里玩,不要乱跑。”
王彩虹朝苏秋菊摆了摆手,“没事,你们中午若是不回来,让俊俊和英子都在我们家吃饭。”
苏秋菊笑着说道,“牛家村不远,买了干菌子,到不了中午,我们就回来了。”
于是,林皖苏,齐红梅,苏秋菊,三人背着背篓,出了家属院,一起去往牛家村。
走过一段蜿蜒曲折的小路,用时一个小时左右,就看到前面有条小河,水流平缓,河边有许多形状不规则的大石头。
齐红梅指了一下,“过了这条小河,就是牛家村。”
林皖苏抬眼看了看,河边有不少大姑娘小媳妇坐在大石头上洗衣服。
她们洗着衣服互相打趣,嘻笑声不断,瞧着还挺很热闹。
“杏兰婶,你又来挑水呀,怎么每天都是你来挑水,你累不累呀?”
“挑几桶水根本累不着人,你大伯上工累了一上午,让他在家歇会儿。”
“啧啧,你不是也上了一上午的工,你是太能干,大伯这辈子娶了你真有福气。”
“咱们女的干活轻,男的干活重,跟他们不能比。”
“杏兰婶,大伯上完工在家歇着,你上完工再到河边挑水洗衣做饭,你可真会心疼人。”
“哈哈,你们太会说笑,论心疼人呀,我可是比不过你们小媳妇,整天搂……
苏秋菊眼尖,她一眼认出来那个挑水的妇人。
那妇人五十七八岁样子,名字叫王杏兰,苏秋菊去年就是从她家买的野山菌。
苏秋菊马上喊了一嗓子,“杏兰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