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儒联系上了一位之前在教育行业交流活动中结识的房地产商赵总,对方听闻鸿儒的想法后,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约好了面谈时间。鸿儒满心欢喜,带着鸿平、大儿子以及精心准备的项目计划书前往。
会面伊始,气氛还算融洽。鸿儒详细阐述了艺术学校的规划,从课程特色到师资筹备,从生源优势到未来发展前景,赵总频频点头,不时提出几个问题,鸿家众人也都一一解答。然而,当谈到合作细节,尤其是地皮选址和资金投入分担时,矛盾逐渐浮出水面。
赵总双手交叠,靠在椅背上,微微皱眉说道:“鸿老师,我很认可你们的教育理念,不过这地皮嘛,我手头倒是有几块合适的,但位置都稍微偏了些,不过地价相对便宜,能大大降低前期成本,后期宣传推广可得靠你们自己多费费心了。
而且这资金投入,我最多只能出到四成,毕竟我这边也有风险考量。”
鸿儒一听,心里 “咯噔” 一下,眉头紧锁。他深知学校选址偏远意味着招生难度大增,而资金投入不足可能影响学校的建设质量和后续发展。
他看向鸿平,眼神中满是犹豫与为难。
鸿平心领神会,立刻接过话茬,尽量保持微笑说道:“赵总,您看啊,咱们这学校主打艺术教育,太偏远的地方不利于吸引优质生源和师资,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的地段对咱们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至于资金,我们原本期望您这边能承担至少六成,毕竟后续运营成本也不低,我们也得预留资金保障教学质量。”
赵总的脸色微微一变,语气也冷了几分:“我这已经是看在咱们相识一场的份上给出的最大诚意了,做生意嘛,大家都要考虑成本和收益。你们要是觉得不合适,那恐怕咱们只能遗憾错过这次合作机会了。”
一时间,会议室里的气氛变得凝重起来,大儿子在一旁欲言又止,鸿儒更是陷入了两难的困境。一方面,拒绝赵总意味着失去一个潜在的合作机会,前期寻找地皮和投资人的努力可能付诸东流;另一方面,接受赵总的条件,后续风险实在太大,学校的未来堪忧。
回到家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心情沉重。鸿雁轻声叹气:“这可怎么办?好不容易找到个有意向的,条件却这么苛刻。”
鸿平咬咬牙说道:“哥,嫂子,我觉得咱们不能轻易妥协。这关乎学校的生死存亡,咱们再找找其他路子,实在不行,咱们就自己想办法凑钱买地皮,虽然艰难,但至少能掌握主动权。”
大儿子也点头表示赞同:“叔,我支持您的想法。我在部队还有些积蓄,可以拿出来应急。咱们不能因为一时困难就放弃原则。”
鸿儒沉思良久,抬起头,眼中重新燃起斗志:“大家说得对,咱们不能被这一个挫折打倒。鸿平,咱们按原计划继续参加展会、联系商会,多拓展人脉;孩子们,你们也动用各自的资源,帮忙寻找合适的地皮和投资人。我相信,只要咱们不放弃,一定能找到更合适的合作伙伴,把咱们的艺术学校建起来!”
在这重重困难面前,鸿儒一家没有被打倒,反而更加坚定了信念,他们知道,前方的道路虽崎岖,但只要一家人携手共进,终能迎来曙光,实现心中的教育梦想。
接下来的日子里,鸿儒一家全员出动,四处奔波。鸿平整日穿梭于各个商业地产展会和论坛之间,精心布置展位,不放过任何一个与潜在房地产商交流的机会。
他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一次洽谈的要点和对方的反馈,每晚回到家,还要和鸿儒一起分析总结,寻找突破点。
大儿子利用在部队的休假时间,四处拜访战友,详细介绍家族的艺术学校项目,寻求资金支持或地皮信息。
有一次,他为了见到一位在异地的关键战友,连续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途中累得在座位上睡着了,差点坐过站。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战友们被他的真诚和执着打动,纷纷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有的帮忙联系当地的房地产商,有的直接表示愿意小额入股。
二女儿静儿和画家女婿也没闲着,他们充分发挥在文化艺术领域的人脉优势,一方面邀请知名艺术家为艺术学校项目背书,制作精美的宣传资料,提升项目的吸引力;另一方面,积极与教育部门沟通,咨询办学资质申请的详细流程,确保项目的合法性。
静儿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商业谈判技巧,准备在后续与投资人的洽谈中发挥更大作用。
鸿雁则在家里操持后勤,为大家提供坚实的后盾。她精心准备营养丰富的饭菜,让奔波一天的家人能吃上热乎的食物;同时,细心整理大家收集来的资料,分类归档,以便随时查阅。偶尔,她也会拿起电话,向多年的老友打听有没有合适的地皮出售信息,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
然而,尽管一家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寻找合适地皮和投资人的过程依然困难重重。有的房地产商对项目感兴趣,但一听要建艺术学校,担心受众面窄,投资回报周期长,便打了退堂鼓;有的投资人虽然愿意出资,但提出的条件极为苛刻,要求短期内获得高额回报,甚至要干涉学校的教学管理,这让鸿儒一家无法接受。
正当大家感到有些灰心丧气的时候,一个转机出现了。鸿平在一次商业地产论坛上结识了一位年轻有为的企业家林先生,林先生旗下有一家颇具规模的文化产业公司,对教育领域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艺术教育。
两人交谈甚欢,鸿平敏锐地感觉到这可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便详细介绍了鸿儒一家的艺术学校项目。林先生听完后,眼睛一亮,表示很感兴趣,当场约定了进一步洽谈的时间。
鸿儒一家得知这个消息后,一扫之前的阴霾,重新振作起来。这次,他们做了更加充分的准备,不仅完善了项目计划书,还邀请了几位教育界的资深专家作为顾问,一同参与洽谈。
会面当天,气氛热烈而融洽。鸿儒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艺术学校的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师资配备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专家顾问们也从专业角度补充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让林先生对项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当谈到合作细节时,林先生提出了一个非常合理的方案:他愿意提供一块位于城市新兴文化区、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的地皮,并且承担七成的资金投入,作为回报,他希望在学校的文化产业拓展方面拥有一定的合作权,比如共同举办艺术展览、文化活动等。
鸿儒一家听后,喜出望外。这个方案不仅解决了地皮和资金的难题,还为学校未来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经过一番深入讨论,双方很快达成了合作意向,并签订了初步协议。
签约仪式上,鸿儒激动地握住林先生的手,眼中闪烁着泪花:“林先生,太感谢您了!您的支持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我们一定不会辜负您的信任,把这所艺术学校办好!”
林先生微笑着回应:“鸿老师,我很看好这个项目,相信咱们携手一定能打造出一所一流的艺术学校,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艺术人才!”
随着协议的签订,鸿儒一家的艺术学校项目终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接下来,他们将面临着更为艰巨的任务,如学校的建设、师资的招聘、课程的开发等,但他们毫不畏惧,因为他们知道,只要一家人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他们离心中的教育梦想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