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了正月十五没几天,东宫传喜讯,罗氏再次有喜。
别说东宫了,就连皇上也很高兴,虽说太子尚且年轻,但是有了儿子才更让人放心嘛。
江氏、元春她们几人也都很高兴。
江氏希望罗氏可以一举得男,这样她就也能有自己的孩子了。
元春则是真心为太子妃感到开心,遇见她这样好的主母,元春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她知道,虽然罗氏平日里不显,但其实也是很希望能早日生个儿子的。
所以若是太子妃这次顺利生下皇长孙,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没过多久,元春听说四皇子府上的梁侍选也有了身子,心中也为佳苑感到开心。
她暗自忖度,刚过完年就有这么多喜事,今年应该是个好年吧。
荣国府里也要办喜事了,虽然只是小喜。
二房长媳李纨,虽然成亲尚未满一年,但是王氏以她身体欠佳为由,强行做主给贾珠的房里放了两个通房。
一个是贾珠之前身边的大丫鬟春柳,一个是她身边的二等丫鬟,名唤桂枝。
因着李纨在年前确实病了一场,所以贾珠倒也未曾拒绝母亲的心意,真心以为她是为了给李纨分忧。
原本身体已经有了起色的李纨,一下子又病倒了。
王熙凤是来荣国府里帮着方氏准备彩礼的时候听说的这些事儿。
方氏虽然有些为李纨抱不平,但这毕竟是二房屋里的事儿,没得一个大房伯娘去插手的。
她愤愤不平地说道:“也亏得李家不计较,这要是我的女儿,我非得问问她这个婆婆到底安的什么心。
谁家姑娘家嫁人还不到一年婆婆就急着给丈夫身边塞人啊。
还一塞就是两个。
去年皇子们采选,身边也才给了两个人吧。
她当珠儿是太子呢?!”
王熙凤听着这话忍不住笑了。
这个大嫂心地仁厚,她是知道的,只不过这种事儿还真是不好管,特别又是对王氏那种妯娌,无理还要给你搅三分呢。
“算了,大嫂,这事儿咱俩说说也就罢了。
侄儿媳妇自己都不要强,别人可又怎么帮她呢?”
王熙凤还是了解李纨的,在家里当姑娘的时候翻来覆去只学了一本《女则》,怎么可能让她去和婆婆对抗嘛。
现在回想她前世守着儿子住在稻香村里对外面的事情不闻不问,未尝不是对这个婆婆灰了心吧。
想到这里她心中一动,贾珠是什么时候没的呢?
前世还给李纨留了一个遗腹子,这一世又会如何?
如今很多事情都与前世发生了变化,王熙凤也不确定贾珠还会不会死,李纨又会不会生下贾兰了。
她想得愣了神,还是方氏唤了她几声,才让她回过神来。
“想什么呢,那么专心的?”
王熙凤自是不能说实话,只是笑道:“想着我家姐儿该过生日了,要给她做身新衣裳才好。”
方氏一想,可不是嘛,黛玉是花朝节的生日,这也没几天了。
她感叹道:“我第一次去扬州看她的时候才是个刚满月的小囡,如今居然都四岁了。”
王熙凤也笑道:“可不是嘛,你看你的瑚哥儿,这会子话都能说利索了。”
说起贾瑚,方氏来了精神,这瑚儿才一岁半,嘴皮子就相当利索,感觉是块学习的料。
“我还想着什么时候和你说说呢。
这瑚儿与你家团哥儿圆哥儿都是同一年的,将来妹夫肯定会找好的老师为小哥俩开蒙。
到时候让我家瑚儿同他俩一起行不行?
束修自然是我来出。”
王熙凤问道:“府里不是有自己的公学嘛,蓉儿、蔷儿几个不是都在那里学的。
听老太太说今年会把宝玉也送过去,你为何不让瑚儿也去?”
说起贾府自己的公学,方氏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教学的先生听说是个老学究,固执古板也就不说了,关键是学里风气也不好。
她说道:“唉,论理说这话也不该当着你的面说。
不过你既然提起来了,我就同你说说。
咱们家那个公学啊,什么香的臭的都有,好好的孩子放进去学习怕是都要被带坏了。
之前琏儿去的时候我还不了解呢,后来才知道好多坏毛病都是在里面跟别人学的。
所以瑚儿我可再是不敢让去了。”
居然还有这样的事情?
王熙凤前世没有和府里的公学打过交道,自是不知里面风气如何。
不过她恍惚想起来有次宝玉和秦钟在学里和人打架的事情,可见风气确实不怎么样。
而且,她忽又想起一人,贾瑞。
那个前世曾经因为调戏她而让她给毒害了的贾瑞,不就是公学里教书先生的孙子嘛。
能教养出这样的孩子来,可见这个先生也是有问题的。
王熙凤了然地点了点头,“好,等我家两个哥儿开蒙了我同你说,尽管让瑚儿过来。”
方氏见小姑子答应的这般痛快,也很开心,想着等黛玉这次过生日的时候一定要送一份厚礼。
说完求学,方氏又说起了与潘家的亲事,年前贾琏已经和凤溪把八字合了。
“你这门亲事可说得太好了。
我去合八字的时候,师傅专门给我说这两个孩子的八字简直不能再配了,简直是天造地设的良缘呢。
特别是他看了两个孩子的名字之后,还说了一句‘有凤好,有凤才管得住’。
虽然我也听不太明白,但看样子是说两个人很合适呢。”
王熙凤也微微一笑,她觉得自己看见潘凤溪的第一眼就知道她会是贾琏的媳妇。
如今来看,确实如此啊。
只希望在凤溪姑娘的调教下,这小两口能和和美美吧。
贾府只要大房争气,将来必不会再走到抄家没产那一步吧。
方氏挑了个好日子去潘家下了聘,两家把成亲的日子定在了今年五月。
因为潘凤溪是三月的生日,潘家想等着女儿及笄之后再出阁。
方氏自是没有什么不同意的,而且成亲前还有好多事情要准备呢,说起来也就三个多月的时间了,够她忙的。
在定下来要和潘家议亲之后,方氏就做主把贾琏屋里的一个通房丫鬟打发了,不能给未来的儿媳妇添堵。
王熙凤听说后由衷地为方氏的做法称赞。
前世邢夫人可没有这么做,所以还是她嫁入府里后,亲手打发了贾琏之前的屋里人。
现在想想,贾琏与自己的离心,可能从一开始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