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知道他要说什么,其实她自己当时也是很害怕的,不过不管怎么样,如今一切安好,她也不想李湛再去想那些不好的事情。
“多亏了娘娘,我们母子俩的命都是她给的。”
李湛点点头,罗氏这次的处变不惊,以及放下自己的身份帮元春接生,都让他觉得这位结发之妻的确具备了作为一国之母的风范。
元春轻轻靠在李湛肩上,“真像是做了一场噩梦啊。
还好,现在梦醒了,您又在我身旁了。”
李湛用下巴蹭了蹭元春的头发,“傻丫头,以后一切都好了。”
是啊,以后他就是一国之君。
虽说还有太上皇,但是自己再也不用过那种明争暗斗,时刻防范被人算计的日子了。
两人看了一会孩子,等他睡着后就被乳母抱走了。
李湛这才给元春讲了整件事情的经过。
在他被扣留在御书房的这段时间里,平日里所谓的太子党们想尽办法想要改变皇上觉得太子要将他取而代之的想法。
最后大家采取了林如海所说的“将计就计”。
皇上不是相信钦天监所说的星象异动嘛。
他们就要让皇上明白顺应天意才是正途,而不是要逆天而行。
定好计划后,他们通过绛松给潘太医送了消息。
同时启用了一直放在皇上身边的一颗暗子,也就是贵公公的徒弟小六子。
在小六子的配合下,正当皇上想要往拟好的废太子诏书上签名盖章时,突然喷出一口鲜血,弄污了诏书。
趁着淑妃几人手忙脚乱又是给皇上倒水,又是去重新书写诏书的时候,在一旁伺候皇上的小六子嘀咕了一句,“不是说皇上的病有起色了吗,怎么可又吐血了呢?”
皇上本就疑心重,当即派人把潘太医叫来。
潘太医诊脉后蹙眉疑惑道:“之前的脉象明明已经平稳,这会怎会又有些紊乱呢?”
就在这时,之前一直称病的张皇后来到了乾清殿。
她跪在皇上面前,要求屏退左右,说自己有话要说。
皇上让淑妃先退下,听张皇后要说些什么。
张皇后这才说道:“听闻皇上因星象有异生了废掉太子的心思?”
皇上点了点头,“连你也听说了?”
张皇后神情肃穆,“陛下万万不可啊。”
皇上有些不耐,“为何不可?”
张皇后劝道:“从来都是顺应天命,而不是逆天而行。
皇上怎可同老天爷做对呢?
只怕,会被反噬啊!”
皇上立刻和自己刚才吐血一事联系到了一起,难道说这是老天爷给他的警告?
他心里一惊,“那照你看朕该如何是好?
难道真得等死给太子让位不成?”
张皇后说道:“陛下难道没有听过北齐武成帝的故事?”
皇上恍然大悟,张皇后这意思是让他传位给太子,自己当太上皇啊。
他忽然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对啊,如果他传位于太子,不就应了“除旧布新”的星象之说嘛。
这岂不就是顺应天意?
“皇后果然好主意,这才是顺应天意啊!”皇上赞道。
皇上本来对废太子一事就有诸多顾虑,只不过对死亡的恐惧战胜了其它的一切。
纵使他不求长命百岁,却也不想才五十几岁就撒手人寰啊。
再说了,只不过是先废了李湛而已,等过上几年、十几年,自己身体好了,再复立他不就行了。
但是如今张皇后这个主意一出,皇上立刻就觉得这才是更好的办法。
毕竟废太子是动摇国之根本的事情,若非万不得已,他也不想走到这一步。
如今既然有更好的更顺应天意的法子,为何不用呢?
再说了,自己现在身体这副状况,去做个颐养天年的太上皇似乎更为合适。
拿定了主意,皇上便让张皇后去拟诏书。
趁这会功夫,潘太医又进来给皇上诊了脉,他佯装惊奇道:“怎地不过一炷香的时间,皇上的脉象又再度平稳有力了呢?”
此话一出,皇上更加坚信张皇后的建议是对的。
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果然是没错的。
还好自己刚才没有在废太子的诏书上盖了玉玺,不然还不知道会是什么后果呢。
淑妃一直在偏殿等着,从刚才皇上吐血开始,她心中就莫名的不安。
明明与实现她和儿子的愿望就只有一步之遥了,怎么皇上早不吐晚不吐,偏偏那个时候吐血了呢?
淑妃真是又气又恨,真想立刻把张皇后叫出来,让皇上尽快在新拟好的废太子诏书上盖章才是。
没想到当她再次见到皇上的时候,张皇后已经带着人拿着诏书去宣旨了。
淑妃这才知道大事不妙,可是已然再无转圜之地。
她眼睁睁地看着李湛从御书房里被放出来,跪地接旨。
原本是要废太子,可如今,他摇身一变,居然成了皇上。
淑妃跌坐在椅子上,目瞪口呆。
而皇上此刻又服了一副药,正觉得通体舒坦,自觉做了一个十分正确的决定。
不过短短一天的时间,李湛经历了冰火两重天,他接过圣旨后手还忍不住微微颤抖,心中真是百般滋味。
李湛亲去叩谢了父皇,又恭恭敬敬地跪在皇上床边聆听了一番教诲。
皇上看着如此谦恭孝顺的儿子也很是满意,暗自庆幸没有真得废了他。
李湛一步步走出乾清殿的时候才发觉自己已经一天一夜滴水未进了。
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还没等他多想呢,就听说了元春早产一事。
李湛忍着急切的心情,大步走出宫后才发足狂奔。
元春听完这跌宕起伏的故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不过是一个星象异动,居然能生出如此多的事端。
若说太子被废后她们还能保持现在生活她是无论如何也不信的。
这废了容易,若是再立,只怕就难了。
元春回过神后问道:“皇后为何会帮咱们说话?”
李湛挑唇一笑,“这还要多谢你的好姑姑了。”
“姑姑?”元春更加吃惊了,怎地这里面还有姑姑的事。
原来王熙凤平日结交的这些京中贵妇里就有太师的夫人宁氏。
两人关系虽然算不得十分要好,却也是能说得上话的。
当林如海提出“将计就计”却还差了一环时,罗宗元的夫人,也就是李湛的丈母娘提到可以从张皇后入手。
毕竟现在宫里还能见到皇上,并且能和皇上说得上话的人也就只有她了。
但是又要如何说服张皇后帮李湛呢?
要知道张皇后之前表现出来的可一直都是不偏不倚,并没有因为李湛是太子而与他有过多的亲近。
反倒是因为平日里和淑妃关系不错,和四皇子府上往来还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