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纨看着他父子二人,眼泪都快要掉下来了。
表弟说让他们母子回到他身边,这简直比登天还要难啊。
且不说贾家会不会同意和离,自己的娘家呢,愿意让女儿和离吗?
那朱家呢?
舅妈疼爱自己是一回事,可若是让表弟娶自己这样一个再嫁之妇,她又岂能愿意呢?
李纨心如刀绞,她觉得表弟所想实在是一厢情愿,可是她又不知道该怎么劝他。
再一想到自己现在过得日子,如果不是还有萌哥儿支撑着自己,恐怕真是一天都过不下去了。
中午的宴席上,贾珠和岳父、朱家舅舅还有自己的大舅兄都相谈甚欢。
只有这个朱家的表弟,不知为何总是有点针对自己。
贾珠觉得也许是自己想多了,他与朱家表弟往日无怨近日无仇的,又都在朝中做官,他没有理由要针对自己啊。
贾珠和李纨打道回府的时候,朱明贤看着二人离去的背影,又想起自己听说的一些事情,他缓缓露出一个笑容。
也许,离自己和表姐团圆的日子并不会太远了。
李家这边忙着接待进京受赏的朱家,而林家也正在备宴准备款待同样因为徽州水患一事而进京的周家。
三年前林家去济南的时候,周夫人李氏专门设宴款待了他们。
如今听说周家一家子进京,王熙凤岂能不还了这个人情呢。
虽说她现在有孕在身,精力不济,但是黛玉已然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管家小姐,无需王熙凤再多费精神。
而且这次只是邀请了周家一家子过来,只能算个小宴,并不复杂,便交由黛玉一手操办。
时值春末夏初,万物生长,气候宜人,黛玉别出心裁地把摆宴席的地方从惯常的花厅挪到了自家的花园里。
林家的花园因着是专门请南方的师傅修建的,比起京中其他人家的花园来别有一番韵味。
李氏知道林家也有三个儿子,所以她这次过来带上了小儿子周千里,大儿子长河则留在客栈温书备考。
因为都是之前在济南见过的,所以黛玉带着三个弟弟一起陪着母亲接待了李氏和周千里。
周千里在听说可以随父母一同进京的时候就已经很是激动了,这两年多来,他一直未能忘却林家这位姑娘。
虽然他并不知道这次进京一定能有机会再见面,但只是想到自己终于和她在同一座城里就已经很开心了。
当他得知自己要随着母亲一同去林家赴宴时,激动得差点一夜未眠。
他甚至把第二天要穿的衣服,佩戴的玉佩、络子什么的都仔仔细细选了一遍。
出发往林家去的路上,李氏看着自己玉树临风的儿子,心里别提有多骄傲了。
到了林家,李氏一见到王熙凤就满脸是笑,她本就热情,虽然两人两年多未见了,但是这一见面就像是未曾分开过一般,很快就热络起来。
当李氏听说王熙凤又有孕在身时,又是惊叹又是艳羡,直笑着说道:“上次在济南见面,我就知道妹妹是个有福气的。
如今看来,这福气真不是一般的大呢!”
王熙凤如今也是满面春风,丈夫升职,自己又有孕在身,这段日子过得真的是无比的舒爽。
李氏这话让她听得也很是欢喜,“借姐姐吉言了。
姐姐也是有福之人。
如今周大人升职回京,大少爷今年的春闱也必定榜上有名,可谓是双喜临门啊!”
话音刚落,一眼看见李氏身边站着的周千里,连忙笑道:“这是上次去见到的小少爷吧。
两年多未见竟长得这样高了啊,真得是一表人才。
要我说啊,姐姐的福气还在后面呢!”
李氏听见对方夸赞自己的孩子,真是比夸自己还要开心。
她笑着看看儿子,又看看林家那一排站着的四个儿女,也感叹道:“妹妹快别夸我了。
你看看这些个孩子,各个都出类拔萃,才是着实令人羡慕呢。”
周千里的目光也早就放在了黛玉身上。
在济南的时候,黛玉还略显得稚气未脱,如今却已然是娉婷少女了。
穿着一身桃红色春衫的她,眉不画而乌,唇不点而红,一双美目似笑非笑地看着他,直把周千里看得且慌且喜。
如果说当年的周千里对黛玉还只是萌发出了好感,那经年再见,周千里已经更加确定了自己的心思。
这个时时让自己记挂在心上的女孩儿,如今出落得更加美貌动人了。
黛玉带着弟弟们同周千里互相行礼问好。
团圆兄弟自知来了男客应该由他们代为招待,很自觉地就和周千里攀谈起来。
周千里本也是文武双全之人,又听说他二人在北静王府习武,很快就有了共同的话题,聊得十分投机。
当团圆兄弟听说周千里与水溶也十分熟识时,团哥儿笑道:“咱们兄弟明天正要去王府练习骑射呢。
周二哥既然也擅长于此,要不要一同去练习一下?”
水溶得知周家进京后也曾邀请周千里到王府做客,只是前面几天事情多,还没来得及过去。
如今一听林家兄弟明天要去,周千里很痛快地点点头表示自己也会过去。
少年们在一起聊天的时候,黛玉则陪着母亲同李氏聊天,听她说周北星的近况。
黛玉还记得这个性子爽快的姐姐,听闻她如今嫁了人且过得不错,还很是感慨不知道何时还能有机会见上一面。
李氏笑道:“如今我们家也很快就长住京里了。
济南离京城又不远,北星总是有机会要回娘家的。
到时候一定请大姑娘过来聚聚。”
黛玉笑着连连点头。
这一天的聚会可谓宾主尽欢。
在回去的路上,李氏看着儿子脸上一直洋溢着笑容,笑着问道:“我看你今日倒是开心。
不像以前,我若让你去谁家做客,你总是颇为不耐。”
周千里回道:“这林家与别家不一样。”
李氏奇道:“哪里不一样?”
周千里抿了下嘴唇,“林家的双胞胎兄弟与我很是投缘。”
李氏笑道:“这还真是奇了,他二人比你小了四五岁呢吧,居然能同你投缘。”
周千里笑道:“母亲这就有所不知了,年纪相差几十岁的人都有可能成为忘年交。
何况我们只不过相差了四五岁,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再说了,这林家兄弟也是能文能武,虽然年纪还不大,但是文从大儒邹衍,武从北静王府的武衡。
他二人将来定是个人物。”
李氏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有林家这样的父母,教出的孩子定也是不错的。
就像林家大姑娘,别看人还不大,但是气度已然胜出我在济南见过的所有名门闺秀了。
还有最小的那个哥儿,乖巧伶俐,我看着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