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道和杨叔喝着酒,看着几个孩子狼吞虎咽。老杨家生活条件在村里算不错的,第一两口子能干,第二杨叔不下地时上山采药,在经老道卖出去,又得了一份收入。
从今天的饭菜就看出来了,有鱼有肉,还有两个新鲜蔬菜,在东北,冬天肉不新鲜,新鲜蔬菜可难得。它冷啊,那时大棚很少。普通人冬天就是吃土豆白菜,大酸菜,大萝卜,还有就是夏天晒的干菜,比如干白菜,干豆角,木耳等等。
这些东西虽然好吃,但总吃也不行,所以新鲜蔬菜就很珍贵了。
杨叔喝着酒,夹一个血肠放到嘴里很是惬意。
“师父,小帆过年就八岁了,是不是得上学了?”
老道点点头:“对啊,得上学,这孩子聪明,将来是个人物,不能在咱手里给耽误了。我合计了,上到哪我就供到哪。”
杨叔深有同感说:“小帆灵性,是个念书的料,不像虎子一天就知道玩。”
老道摇摇头:“不对啊,虎子虽说贪玩,但也是个好孩子。有一次我拿回来一些糖果放在窗台,虎子就在家,我出去忙了半天,他一点没动,我问他你怎么不吃啊?他说,爷爷没让吃就不能吃。你说糖果对孩子的吸引力多大,可他就是板住了,才六岁啊!所以我说虎子是个守成之君,长大了准没错。”
杨叔闻言面上浮起一丝自豪。
老道接着说:“长大了,他俩,一个创业,一个守成绝配。”
“是啊。”杨叔喝了口酒,眼里充满了憧憬。随后道:“再不,让他俩一起上学得了,还有个伴。”
老道说:“行,挺好。”
一顿饭,俩个未来黄金搭档诞生了。
吃完饭,孩子们出去放鞭炮,杨婶又泡了一盆冻梨,给大家解腻。东北的大冻梨是用上好的白梨冻的,外面黑,里面白。
咬一口,汁水横流,特别甜。还有冻的苹果,那时候是国光苹果,酸甜口,特好吃。冻柿子可不是东北的,东北不产。
饭吃完了,孩子们也玩累了,那时候也没有什么娱乐,电视还是个稀罕物,有的东北男爷们打打牌,老道和杨叔都不爱好,于是便拉着杨云帆回家睡觉。
杨婶给拿了点酸菜馅饺子,留着明天早上吃。
次日,爷孙二人早早起来,因为东北来拜年的都特别早,老道辈分高,平时又经常给村里人看病,每年都有许多人来拜年,杨叔是第一个来的,进门跪下先给老道磕了个头,又道:“师父过年好,祝师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老道连忙拉起杨叔说:“都说了,不让你磕头,咋还嗑呢?”
杨叔说:“老礼不能忘,您是我师父,应该的。”
杨云帆也跪下给杨叔嗑了一个,并拜了年。虽然杨云帆心理年龄已经快六十了,但现在他是杨云帆,入乡随俗吧。
杨叔拉起杨云帆,又从兜里掏出十块钱:“给,拿着,留着买糖吃。”东北人就是这么莽,八三年十块钱真的不少了,那时人均工资每月也就三十多,给一个孩子,弄丢了回家都得挨揍。
看杨云帆不拿老道说:“拿着吧,别乱花就行,在咱家,你杨叔当爹使唤,别跟他客气。”
杨叔听了后美滋滋的,冲着杨云帆挑了挑眉毛,杨云帆谢了杨叔把钱揣兜里。杨叔说:“师父中午去我家吃,我们明天去虎子姥姥家,得待一天,家里的饭菜得打扫打扫。”
老道说:“行,去忙吧。”
杨叔转身离开。
一会虎子姐俩来了,杨婶没来,东北农村初五之前女人不能去异姓家拜年,不知道从哪流传下来的。
拜了年老道每人给了五张大团结,真真的巨款了。姐弟二人不敢拿,老道笑着说:“回家给你妈,换俩个小票。”
二人欢天喜地跑了,实际这就是老道补贴给杨叔杨婶的,过年都是他们买的菜,也不能让他们亏了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