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者伯夷国王宫,女王苏希达正在批阅奏章,旁边,大明女官正在给两岁的小王子讲故事。
朱雄英突然来到,几人也毫不惊讶。
毕竟,朱雄英隔一段时间就会神出鬼没地来到王宫,他们已经习惯了,只有小王子瞪着圆溜溜的眼睛看着他。
朱雄英走过来,将他一把抱起,在他脸上亲了几下。
“小宝,乖,叫爸爸。”
小王子对他虽然不陌生,但也不太熟,脆生生地喊了一声。
朱雄英陪他玩了一会儿,就将他放下来,女官赶紧对朱雄英施了一礼,然后带着小王子出去,还贴心地关上了房门。
苏希达早就望眼欲穿,看到大门关上,就扑了过来。
两人腻歪了一阵,朱雄英直接将她抱起,走到旁边的寝宫,将她扔到了床上。
一阵翻云覆雨之后,苏希达趴在他的胸膛上,柔声问道:
“夫君,大明是不是准备吞并满者伯夷国了?”
朱雄英一愣,问道:
“你怎么知道?”
苏希达笑了笑。
“秦王带大军去澳洲,在港口停留了几天,还到王宫来看了小宝的。”
“既然所有藩王都分封到澳洲、欧洲、中亚和西亚了,那南洋肯定就是大明直管了。”
朱雄英点点头,他这次本来就是带着这个任务来的,苏希达既然主动开口,那就干脆在床上直接说。
“按照父皇的规划,整个南洋,包括中南半岛,还有印度,倭国、高丽都要纳入大明直接管辖。”
他没有说这其实是自己一开始的计划,因为他实在有点说不出口。
自己一开始,不但图谋媳妇的美貌,还图谋她的全部家产。
其实,这样说也不对,是苏希达的父王驾崩,领兵大将反叛,她初登王位,这才主动施展美人计,请大明帮她巩固王位。
充其量,是各有所图,符合双方的利益,谁也不亏。
苏希达没有惊讶,也没有愤怒,更没有伤心,只是问道:
“夫君,你会怎么处理我和我的臣民?”
朱雄英拍拍她的肩膀。
“苏希达,带上小宝,回大明吧,父皇会封你为王。”
“所有王室成员和五品以上官员可以携带家产,全部迁到大明京城附近,他们的子孙后代跟大明百姓享受同等待遇。”
“满者伯夷国会被分成几个省,由大明派官吏直接管理,这里的百姓只要不造反,都会与大明百姓一视同仁。”
苏希达叹了一口气,说道:
“夫君是大明太子,我自然愿意跟随夫君,只是,其他王室成员和官员未必愿意。”
“他们就算能带走所有金银细软,也带不走房屋和土地,到了大明,人生地不熟,生活多有不便。”
朱雄英说:
“大明京城附近,已经为他们建好了房子,他们可以免费居住。”
“在大明,所有土地早已收归朝廷所有,然后分给百姓耕种,这里既然以后是大明直管,自然也执行同样的政策。”
“百姓有了自己的土地,他们的生活将会更好。”
满者伯夷国朝廷也有一些大明派来的官员,苏希达女王对大明的这些主要政策当然清楚。
“百姓肯定都会非常拥护,但是那些官绅地主恐怕会坚决反对。”
朱雄英的脸色沉了下来,说道:
“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大明当年推行这个政策的时候,也是杀了不少人的。”
“苏希达,你要往长远去看,用不了几年,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会过得更好。”
苏希达点点头,又叹了一口气。
“我明白,只是想到有很多人会死,心中有些不忍。”
朱雄英看着她的眼睛,说道:
“苏希达,你记住,这个时候,如果你不能狠得下心来,死的人会更多。”
“我明白。”
接下来几天,苏希达女王在满者伯夷国各地视察,祭祀祖先,慰问百姓,向这片土地告别。
朱雄英则回到港口,在自己的旗舰船上,用电台和对讲机调兵遣将。
十天后,两百多艘大明战船突然抵达港口,三万将士开着装甲车,骑着战马,端着自动步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进入京城。
看到这么多大明装甲车进城,满者伯夷国的将士又没有接到命令,绝大多数直接投降,少数抵抗的直接被消灭。
很快,整个京城被大明军队接管,一时间,整个京城人心惶惶。
朱雄英亲自开着装甲车,载着苏希达女王上街,装甲车上一遍又一遍的播放苏希达女王的声音。
女王告诉她的臣民,满者伯夷国从即日起,归附大明帝国。
所有五品以上的官员携带家产和家眷,乘坐大明准备好的船只,前往大明京城居住,其他所有人生活照常。
听到女王的声音,大多数百姓都渐渐安定下来。
大多数百姓也都知道,当年满者伯夷国发生内乱,是大明派兵镇压了叛乱。
这几年,满者伯夷国开放港口,与大明做生意,很多百姓对大明逐渐了解,也向往大明的繁华。
而且,满者伯夷国本来就是大明的藩属国,现在由大明直接统治,只要国王没意见,他们这些百姓当然没意见,很多人还心中窃喜。
何况,他们女王还是大明皇太子的妃子,他们的王子也是大明的皇孙,这就是一家人啊。
只有那些五品以上的官员,心中恨得要死。
要他们去繁华的大明生活,他们也没什么意见,问题是他们的房子和土地没法带走啊,那可是他们的主要财产,也是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
带不走土地,他们到了大明,只能坐吃山空。
可是,他们很快发现,他们的府邸已经被明军包围。
明军根据他们的品级不同,给了他们两天到五天时间,让他们搬离府邸,登上港口的船只。
只要他们能搬得动的东西,都允许他们搬走,反正船只很多很大。
这些官员此时根本无计可施,所有军队已经被缴械,他们这点家丁也根本无济于事,只能乖乖听命。
很快,五品以上的官员陆续拖家带口,带着所有能搬得动的东西,登上了停在港口的船只。
五天后,所有五品以上官员的家眷全部登上船只,几十艘大船浩浩荡荡向北开去,整个京城空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