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定合作试点后,苏然和团队立刻投入到紧张的筹备工作中。为了确保试点顺利进行,苏然亲自挑选了公司里最精锐的技术骨干,与国营电子元件厂的技术工人组成联合研发生产小组。
在电子元件厂的生产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新老技术人员围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生产流程和技术细节。苏然穿梭在其中,密切关注着每一个环节。他知道,这次试点是合作的关键,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刘浩作为苏然公司的技术代表,正耐心地给一位老工人讲解新型电子元件的生产要点。老工人皱着眉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小刘啊,你说的这个新流程和我们以前的完全不一样,能行吗?”刘浩笑着拍了拍老工人的肩膀:“师傅,您放心,我们在实验室里已经做过无数次模拟实验了,肯定没问题。而且,在生产过程中,我们会全程陪着大家,有任何问题随时解决。”
就在大家紧锣密鼓地准备生产时,李建国又跳了出来。他阴沉着脸,在车间里大声说道:“哼,别以为弄几个数据、说几句漂亮话就能成功。这生产可不是儿戏,到时候出了问题,看你们怎么收场!”工人们听了,不禁有些动摇,原本高涨的士气也受到了影响。
苏然听到李建国的话,心中一紧,但他还是迅速镇定下来,走到李建国面前,不卑不亢地说:“李副厂长,我们理解您的担忧,但我们既然敢做这个试点,就有十足的把握。我们已经制定了完善的应急预案,每一个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考虑到了。如果真的出了问题,我们承担全部责任。”李建国冷哼一声,转身离开了。
苏然知道,不能让李建国的话影响大家的信心。他站在车间中央,大声说道:“工友们,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厂子好起来。这次试点是我们共同的机会,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成功!大家有没有信心?”“有!”工人们齐声回应,声音响彻整个车间。
在苏然的鼓舞下,生产工作顺利推进。经过几天几夜的连续奋战,第一批新型电子元件终于下线。苏然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元件,仔细检查着它的外观和性能参数,心中既紧张又期待。
按照计划,这批元件将送往一家知名电子企业进行测试。苏然和刘建国带着样品,亲自前往这家企业。在测试实验室里,气氛紧张得让人窒息。测试人员将元件安装到设备上,开始进行各项性能测试。苏然和刘建国站在一旁,眼睛死死地盯着测试设备,大气都不敢出。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测试结果终于出来了。测试人员激动地说:“太棒了!这些元件的性能完全符合我们的要求,甚至在某些指标上还超出了预期!”苏然和刘建国相视一笑,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回到清平镇,苏然和刘建国迫不及待地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厂里的工人。整个厂子沸腾了,工人们欢呼雀跃,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太好了!我们成功了!”“是啊,看来这次合作真的能让厂子起死回生!”工人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李建国站在一旁,脸色十分难看。
然而,就在大家沉浸在喜悦之中时,新的问题出现了。由于新型电子元件的生产工艺复杂,对原材料的要求极高,现有的供应商无法满足需求,导致生产进度被迫放缓。苏然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急如焚。他知道,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原材料问题,不仅会影响试点的后续工作,还可能让刚刚建立起来的合作信任受到打击。
苏然和团队立刻开始寻找新的原材料供应商。他们四处打听,联系了全国各地的数十家供应商,但要么是价格太高,要么是质量无法保证,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就在苏然感到绝望的时候,刘浩突然想起了一位在外地做原材料生意的老同学。
苏然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让刘浩联系了这位老同学。经过一番沟通,对方表示对他们的项目很感兴趣,并且愿意提供符合要求的原材料,价格也在可接受范围内。苏然大喜过望,立刻安排刘浩前往对方公司实地考察。
刘浩在外地考察了两天,确认对方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都没有问题后,苏然迅速与对方签订了合作协议。原材料问题解决了,生产工作得以继续顺利进行。
随着生产的逐步稳定,越来越多的订单纷至沓来。电子元件厂的仓库里,堆满了等待发货的产品,工人们加班加点,脸上却充满了干劲。李建国看到这一切,心中五味杂陈。他虽然不愿意承认,但也不得不佩服苏然的能力和眼光。
在一次生产总结会议上,刘建国感慨地说:“苏然啊,这次试点能成功,多亏了你和你的团队。事实证明,我们的合作是正确的。”苏然谦虚地说:“刘厂长,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没有厂里领导和工友们的支持,我们也不可能这么顺利。”
然而,就在苏然和刘建国商量着扩大生产规模时,一个更大的挑战悄然降临。竞争对手李强得知了他们合作的消息,心生嫉妒,决定暗中使坏。他买通了电子元件厂的一名仓库管理员,在即将发货的一批产品中动了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