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主任也是深呼吸了几口,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知道这事也不能一直拖着。
“秦淮茹,你来说,这钱你现在能不能还?不能还,我来帮你还!你家三间私房,卖给国家,钱刚好差不多,以后和别人一样,交房租过日子。”
王主任说道。
“房子不卖,我家房子不能卖!这是老贾留下来的啊!”贾张氏立马出声道。
毕竟要是交房租,她家哪交得起啊!一个月就要六七块钱,那不是要人命了吗!
“哼!不卖就拿钱出来!哦,对了,你家里我记得还有一台缝纫机,也可以拿出来卖!”
王主任冷着脸说道。
“王主任,缝纫机不能卖啊,而且我家已经用了十几年了,不值钱的。”秦淮茹委屈地说道。
“行了,你们两个这个不能,那个不行的,既然不愿卖东西,就赶紧拿钱,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家有钱,就贾东旭的丧葬费,加上死亡赔偿金,就有三百多块钱,你们俩可别告诉我,这些钱被你们花完了!”
王主任已经逐渐失去了耐心,不想和秦淮茹耍嘴皮子了。
“这…这…”秦淮茹答不出来,只能低下头去。
“这钱不能动,不能动啊,这是我儿子的卖命钱啊,老天爷啊,你睁开眼睛看看吧,有人抢老贾家的钱啦,明明是捐给我们家的,现在却让我家还啊,没天理了啊!”
贾张氏一听要动贾东旭的卖命钱,再也顾不得其他事了,继续哭丧下去。
“够了!张小花,你三番两次在我面前搞封建迷信,是不是真以为我不敢动你!你看你胖的,你还好意思在这哭穷,我看整个南锣鼓巷都找不出几个比你胖的!”
王主任再拍桌子,怒声道。
贾张氏听到王主任的话,立刻闭上嘴,然后起身,跑回了贾家。
刘海中听到这话,有点尴尬,往刘光天后面移了几步。
王主任也懒得管她,转向秦淮茹,“秦淮茹,你现在进去拿钱,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必须把钱拿出来,当面还给院子里的众人。”
“好…好的,我现在就去和我婆婆说。”秦淮茹说完,便也回贾家了。
没一会儿,聋老太太和秦淮茹就拿着钱出来了。
聋老太太这时候已经把压箱底的钱都拿出来了,一共六十四块钱和两枚袁大头。
“那个王主任啊,老婆子的钱都在这里了,小易捐给我的钱,我就不还了,毕竟当初他答应给我养老的。”
聋老太太说道。
“对,那个王主任,一大爷的钱,我家也暂时不还了,如果他要的话,我再还他。”
秦淮茹也是立马开口道。
王主任也没计较,开始让张干事计算账本上的钱。
“大家慢慢来,现在开始还钱,先从聋老太太的钱开始还起。”
王主任说道。
“好!”“好!”众人也没想到捐出去的钱还能收回来,一个个兴奋的不行。
“那个,刘海中,捐款两次,一共二十块钱。”
刘海中听到自己名字,给二大妈使了一个眼色,二大妈立马就走了上去。
“我是刘海中的媳妇,我来领,我来领。”二大妈笑着道。
刘海中可是捐了不少钱,这次估计能收回来一百多!
“刘海中同志,鉴于你不是捐款这件事的组织者,街道办就不追究你的责任了,希望你以后不要犯类似的错误。”
王主任说道。毕竟刘海中现在已经不是什么院里二大爷了,不属于街道办管,她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警告一下。
“好的,好的,我以后一定不再犯了。”刘海中一听,赶紧答道。
“好了,继续!”
“那个阎阜贵,捐款两次,一共十块……”
“他的钱先不给,先扣着,后面的贾家的钱也是。”
张干事话没说完,王主任开口道。
阎阜贵一听王主任这么说,心又凉了半截。
“好,那下一个,傻…何雨柱,二十块钱!”
张干事继续说道。
何雨柱一脸尴尬,撇过头当没听见,王玉莹见状笑笑,走了上去,从张干事手里拿过了二十块钱。
“那个许大茂,十五块钱。”
许大茂刚想跑上去领钱,被许母拉了回来,这钱得她去领,自己这个儿子不让人省心,居然也给聋老太太捐了钱。
…很快,聋老太太的钱,就分完了,两枚袁大头被王主任掏钱换了钱。
剩下一块五毛钱,还给聋老太太。
“接下来是给贾家的捐款。”
王主任说道。
秦淮茹身体一颤,还是犹犹豫豫掏出一沓钱,放在张干事面前。
这钱也是一样,贾张氏和她各掏一半。
“刘海中,90块钱。”
张干事话音刚落,二大妈就已经高高兴兴地站在他面前了。
很快二大妈手里就多了一百多块钱,那笑的合不拢嘴,这些年捐款受的闷气,一下子全消散了。
“那个阎…不对,何雨柱,七十块钱!”
张干事跳过了阎阜贵,直接说道。
王玉莹再次上前,领了这笔傻柱捐款,这里面还有十块是易中海给何雨柱的,不错,不错,居然还赚钱了!
只是大家都用异样的目光看向何雨柱,没办法,大家都忽略了何雨柱也捐了这么多钱。
“那个许大茂,八十二块钱。”
许母瞪了许大茂一眼,她没想到自己儿子居然捐的比何雨柱都多,只能再次上前,接过了钱。
其实这也不怪许大茂,毕竟这里面的大钱都是娄晓娥捐的,只是阎阜贵写的是许大茂的名字,许大茂有时候过年过节的时候要下乡放电影,根本不在四合院里,都是娄晓娥代捐的。
娄晓娥一个资本家,被易中海道德绑架几句,还不是直接就掏钱了事,出手自然阔绰的很,随手甩出去就是十块钱打底。
接下来就是住户们零零散散的金额了,但基本都有十块左右的。
全部清完,秦淮茹手里还有一叠钱,她赶紧把钱塞进自己兜里。
王主任也没说什么,拿起账本看了看。
易中海这家伙在这两位身上还是捐了挺多的,光光聋老太太两次捐款就是四十块钱,还有贾家的钱那就更多了,他的加上阎阜贵的,总共都两百多块了!
她这个街道办主任都不知道说什么好,说易中海不当人吧,但他自己的确捐了不少的钱;说易中海是好人吧,这连带着院里人都捐了几百块钱。
其实这种捐款,她们街道办也经常会进行,尤其是给那些烈士子女,但性质不一样。
说到底贾家不是什么困难家庭,贾东旭工资高,农村户口转城市户口也不是不能解决,找人找关系,花点钱去办,街道办也不是什么不讲理的部门,毕竟贾张氏和秦淮茹到底是贾东旭的直系亲人,一直生活在四九城里。
街道办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是会给办的,可偏偏贾家不愿意去弄,非要将就着过,走什么邪门歪道。
像后世读书的时候,捐款这种事好像每年都有,学校里有人生了重病,班主任就会组织大家捐款,一个捐款箱放在讲台上,大家都不好意思不捐,你不掏都不行,毕竟同学们都看着呢。
那时候都是一块两块的纸币往捐款箱放,挺光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