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学校的建设工程逐渐完工,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的人选问题愈发紧迫。元书记见苏卓恒一直没有动静,心里着急,便不得不把他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讨论这一重要议题。
苏卓恒走进元书记的办公室,还没坐下,元书记就急切地说道:“小苏啊,学校都快建好了,这领导班子的人选可不能再拖啦!”
苏卓恒点了点头,说道:“元书记,我知道这个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只是一直在思考合适的人选。”
元书记皱了皱眉,说道:“那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苏卓恒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元书记,其实我早已跟余白州讨论过。”
时光倒流至数日前,苏卓恒的办公室里。此时,苏卓恒正坐在办公桌后,目光如炬地凝视着对面的余白州。
只见苏卓恒微微前倾身子,双手交叠放在桌上,语气严肃地开口道:“老余啊,关于临航区第一中学首任校长的人选问题,咱们可一定得慎之又慎呐!
这个人选不仅关乎到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教育质量,更关系到整个临航区教育事业的兴衰荣辱。所以,我们必须要从多个角度去综合考量,绝不能有丝毫马虎。”
说到这里,苏卓恒稍作停顿,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接着继续说道:“而且,这次我们给这位新校长配备的可是云湖县百分之六十的优质师资力量,可以说是下足了血本。
如果在如此优厚的条件支持下,学校还是无法取得优异的成绩,那么咱俩可就真成了千古罪人啦!
所以,这件事非同小可,你可得好好琢磨琢磨,务必把最合适的人才给推荐上来。”
听完苏卓恒这番语重心长的话语,余白州不禁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之色。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么重要的一个职位,苏卓恒竟然会如此轻易地就交由自己来负责推荐人选。一时间,余白州只觉得喉咙发紧,舌头好像打了结一般,结结巴巴地回应道:“书……书记,这……这临航区第一中学校长如此至关重要的人选,您就这样毫不迟疑、轻轻松松地交给我来推荐吗?”
苏卓恒凝视着余白州,他的眼神坚定不移,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与信念。只见他郑重其事地开口道:“老余啊,我对你可是百分之百的信任!
我坚信以你的能力和眼光,必定能够遴选出最为适合的人才来。”
余白州闻听此言,先是微微一愣,随即便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之中。然而,就在这片刻之间,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承蒙书记如此厚爱与信任,我定当全力以赴,仔细考察每一个候选人,绝不敢有丝毫懈怠,以免辜负您的殷切期望。”
苏卓恒微笑着走上前一步,轻轻拍了拍余白州宽厚的肩膀,语重心长地接着说道:“老余呀,咱们临航区的美好明天可就全仰仗咱们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啦!”
余白州闻言,用力地点了点头,语气坚决地回应道:“书记,请您尽管放心!我必当竭尽所能,为临航区的繁荣发展贡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其实此刻,余白州的脑海中思绪万千。他暗自思忖着,自从苏卓恒来到临航任职以来,不过短短两年有余的时光,但整个临航却已然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巨大变化。
且不说苏卓恒成功推动了临航地区的经济蓬勃发展,如今更是积极引入了优质的教育资源,使得临航的综合实力得到了显着提升。
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苏卓恒的职位想必很快就要获得升迁了。想到此处,余白州对于苏卓恒的钦佩之情不禁愈发深厚起来。
毕竟,像苏卓恒这般一心为公、心系民生,同时还不忘为下属着想、为团队培养接班人的领导实属难得一见。这份知遇之恩,又怎能不让人心生敬仰,并心甘情愿地追随其后呢?
元书记的办公室内,苏卓恒面带微笑说道:“书记,临航区第一中学的第一任校长可是要上常委会的,我这说了也不算吧。”
他话刚说了一半,元书记便抬起手来摆了摆,示意他停下,紧接着开口道:“嘿!你这小家伙居然跟我耍起这套来了,原来你是心有顾虑呀。
要知道,就算是临航区第一中学那也是离不开临航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与管理的。对于校长人选嘛,县委还是会充分尊重你们所做的决定。
既然现在你和余白州都已经认真商议过了,那就别再遮遮掩掩的啦,痛痛快快地把你们讨论出的结果讲给大家听听呗。”
苏卓恒见此情形,也就不再继续隐瞒下去,而是面带微笑,将他们心目中的两个人选一一报了出来:“我们觉得孙则然和宁文瑞都是比较合适的人选呢。”
当元书记听到这两个名字时,心中不由得对苏卓恒暗暗称赞起来。他在心底暗自琢磨着,这苏卓恒在选拔人才、任用干部方面着实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眼光啊。
只见元书记脸上挂着笑容,接着问道:“嗯……要说这孙则然吧,倒也算得上是个相当不错的候选人。
只是据我所知,他这个人在团队协作以及人员团结方面的工作似乎做得并不是特别出色哟。”
苏卓恒气定神闲地回应道:“元书记啊,关于接待工作这一块呢,孙则然可能确实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但是您可别小瞧了他呀,他那一心扑在发展教育事业上的满腔热忱以及一往无前的冲劲,跟其他人相比可是毫不逊色呢!”
元书记微微颔首,表示认同,然后若有所思地轻声说道:“嗯,年轻人嘛,有这样的热情和干劲着实难能可贵。”
紧接着,元书记话锋一转,继续言道:“既然现在沈部长也在这里,咱们就趁热打铁,顺便把两位副校长的人选也讨论审议一下吧。”
听到这话,苏卓恒不禁暗暗松了口气。其实他心里早就跟明镜儿似的,对于接下来要敲定的这两个人选,自己只需要象征性地点头表示同意就行了。
果不其然,其中一个是元书记力荐的心腹之人,而另一个则是沈部长极力推崇的得意门生。
此时此刻,整个办公室里的氛围变得有些微妙起来,看似平静无波,但实际上却是暗流涌动。
然而,苏卓恒心里非常清楚,眼前这种局面无非就是各方势力之间相互制衡与妥协的结果罢了。
不过只要最终能够给临航区的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那么他倒也乐意在一定限度内去顺应并配合这样的形势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