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门,李想便看到几个与刘景青年纪相仿的少年。
“他们都是我舅舅家那边的亲戚。由于出身低,他们没有机会入仕为官,我便想着把他们拉过来,跟我一起研究老师说的那个蒸汽机。
万一搞成,他们也能跟着我一起,青史留名了!
就算搞不成,也不过就是花些银子而已。”
李想这才想起来,大夏还没有科举,入仕为官还是推举制。
因此,那些出身低微的读书人,几乎没机会进入官场。
李想顿时想到,可以招揽一批这种人,专门帮他做印书馆。
眼下的纸张虽然还没向民间普及,但是随着公孙家的入局,造纸坊的产量一定会迅速扩大。到时候,纸张也必然会向民间快速普及。
李想如果提前筹备印书馆,再把活字印刷弄出来,便可以逐步控制大夏的舆论。
作为一名现代人,李想自然知道,舆论的巨大威力。
李想现在虽然还没找到他的大仇人。但他这位大仇人,一定是比安国侯公孙亮还要强大。
要对付这样的大仇人,李想自然要提前准备,尽量控制更多的力量。
“景青你能不能帮我找一批这样的人?就是认识字,但是又没机会入仕为官的那种。
年纪方面没有限制。”
李想知道,这个时代,识字的人极少,他也不做限制。
刘景青一口便答应下来。
“没问题!先生打算要找多少这种人?”
李想想了一下。
“先找十个吧!月钱我暂时按二两银子给他们发。主要的工作,应该是抄抄写写这一类的事。
你先帮我把人招齐,然后再给我在隔壁租个院子。
这件事情办好了,你今天偷卖我东西的事,我就不跟你姐讲了。以后你要是钱不够用,还可以继续去我房间里拿东西来卖。”
刘景青大喜。
“没问题!这事包在我身上。”
就在李想准备他的印书馆时,郭青梅却因为李想的事情,差点跟公孙良吵起来。
公孙良觉得,李想这个人还有利用价值,他想让郭青梅利用李想,把青田先生招到他的门下。
公孙良和他爹公孙亮一样,两人的野心都很大。
他们的目标是,让皇帝将他们公孙家封王。
其实,按公孙亮这些年在晋阳城逐步壮大的实力,封王也不是不行。但是由于十八年前,公孙亮上书先帝,公然要求处斩他的主子——赵王李信,朝中上下都骂他是卖主求荣的小人。
特别是大夏的儒生们,对公孙亮封王之事,反对声最大。
而这些儒生又大多与朝中重臣关系密切。
公孙亮父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打算拉拢几个京城有名望的读书人,给他们家做门客。这样,他们便可以利用这些读书人,替他们暗中游说那几位反对公孙亮封王的重臣。
可是京城的儒生们都很有骨气,根本没人愿意给他们公孙家做门客。
哪怕公孙亮把价格开得再高,也还是没人来。
现在他们手里有了造纸术,公孙良马上又想到这个阻碍他父亲封王的最大麻烦。
公孙良知道,青田先生虽然无官无职,但他凭借几个月前写的十首诗,在京城读书人中,已经有了一些影响力。
如果能把青田先生招揽过来,给他们家做门客,那么京城的读书人可能就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排斥他们家。
他父亲封王这件事,阻力也就自然会小很多。
郭青梅听完公孙良的想法,却直接拒绝。
“对不起,小侯爷,我跟青田先生不熟。我连青田先生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根本不可能替小侯爷说服青田先生,让他投入侯爷门下效力!”
公孙良嘿嘿一声。
“我知道你没见过青田先生。但是这没关系。那个李想不是跟青田先生很熟嘛!
他能帮你们,从青田先生那儿要来造纸术的最后一道秘法,就说明青田先生与他关系不一般。咱们让他去劝青田先生,想来应该不难。
你只要让李想给青田先生带个话,就说他只要来我家做门客,我让我爹将他推荐给右相大人。
只要他好好干,封侯不敢说,将来混个千石的郡守,还是有可能的。
这可比他在吴王府做西席,出息一万倍啦!”
公孙良以为,他开出的这个条件,青田先生肯定无法拒绝,根本不用郭青梅去慢慢说服。
只要郭青梅找李想帮他传个话,青田先生肯定就会主动来找他。
郭青梅却仍然摇头。
“对不起,这件事我真的办不到。”
公孙良的脸沉下来。
“郭青梅,你可别敬酒不吃,吃罚酒!”
一旁的郭远智见公孙良要发火,赶忙陪起笑脸上前。
“小侯爷,我家丫头就是死心眼。您千万别跟她一般见识。您想请青田先生做门客的事情,我们一定替您办好。
您再给我们一个月时间,行吗?”
公孙良冷哼一声。
“不行!
我最多给你们半个月。要是半个月之内,你们不能帮我请来青田先生。我把你们家这宅子直接给拆了!”
公孙良威胁完郭家父女,这才带人离开。
郭远智看到公孙良走远,赶紧向他女儿道:“青梅,请青田先生这事,看来还要靠你去找李想想办法。”
郭青梅摇头。
“爹,这件事情我是不会干的!”
“公孙家的名声,您又不是不知道。青田先生那么有才华,必然十分爱惜声名。他怎么可能会给公孙亮这种卖主求荣的人,做门客!”
郭远智一脸的为难。
“就算青田先生不同意,咱们也要想办法把青田先生请来,让他当面拒绝公孙良才行。
否则,公孙良真的会拆了咱们家的祖宅。
公孙良一家全都是心狠手辣的人,他们不敢得罪吴王府,但是对我们,他们绝对不会手软!”
郭青梅没再说话。
郭青梅也知道,公孙良不是他家能惹的人。按公孙父子的蛮横与无耻,她要是不把青田先生请来,当面拒绝公孙良,公孙良一定不会放过他们家。
此时郭青梅又开始后悔。
当初她要是没有鬼迷心窍,相信公孙良是青田先生,她要是当时听信了李想的劝告。他们现在就不会被公孙良缠上。
她也就不会有现在的左右为难。
郭青梅一声轻叹,但她根本没有退路,只能坐上马车,出门去找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