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知府将公文放下,“从古至今,都是公主、内亲及命妇前往观礼,你去站哪儿呢?而且不过是个县主,在青川村当然很威风,但到了京城,你见谁都得行礼。”
“瞧你说的,县主有这么寒碜嘛!”常巧之得来这个爵位也不容易呢,那可是拿命换来的。
潘知府从袖子里拿出一封公文,晃了晃,“官复原职啦!”
“这么快?”常巧之都愣了,“那我得赶紧去找一位夫子来接班,可不能耽误了。
“请啥请,我都不打算去当官,就留在这里讲学其实也挺好的。”
常巧之真觉得他脑袋进水,“你知不知道那可是知府,你是有多想不开,才会撇下这个官不做啊。”
“太子眼里容不得沙子,我之前被罢官就是因为属于杜党一脉……”
常巧之急了,“那是以前,现在官复原职,就说明太子给你平反了,再加上咱们在汉城护驾有功,你才有这般的好运气。”
“唉~我真是厌倦了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就算官复原职又如何,朝党这次没了杜党,指不定下次又会出个牛党、李党,没完没了,让人防不胜防啊。”
常巧之摆摆手,“潘兄啊,你这种逃避的心态可要不得啊,不如赶紧收拾行李去汉城吧,至于夫子的人选不用担心,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嘛。”
次日,两人一同启程前往汉城,李杰早已喜气洋洋地打扫好了衙门内外,众官吏亦都列队相迎,纷纷给潘知府道喜。
潘知府从衙门支出了一笔公使银,请了几位官员喝酒,权当自己给自己接风了。
而常巧之则去了汉城卫所,拿着公文请裘大哥等人帮着参详,她犹豫不已,“不去肯定不好吧,这可是礼部发出的帖子。”
翠花挠了挠脑袋,“不用担心吧,要不我陪你走一趟,观完礼咱们就回来。”
“京城又不是龙潭虎穴,只要你不走八百里的山路,从广城绕过去一点危险都没有,”裘大哥想了想道:“干脆我陪你走一趟,顺便看看传说中的登基大典。”
反正现在并无战事,每天都是按部就班的工作,离开一段时日倒没有什么关系。
常巧之也是个爱凑热闹的性子,两人一合计,便决定去京城走一走,所有的事务暂时都交由柳百户和翠花共同处理。
柳百户负责士兵的每日操练,而翠花就负责管理后勤,虽然两人感情破裂了,但不能因私废公,工作上的事该怎么办就这样办。
柳百户见翠花虽然笑着,但却没给他半个好脸,心里不禁有些难过,可一想到这是翠花对他的惩罚,顿时心里又舒服了些,他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总有一天,翠花会原谅他的。
次日一早,两人收拾了简单的行李往广城而来,顺道看望了大胡子。
大胡子见他们两个都要离开,立时就将卫所事务交给属下,又去找了周知府说明情况。
周知府与大胡子有着共同死守城池的经历,笑道:“胡兄早去早回,广城有我呢。”
常巧之也趁着空当去了常记商号,正好杨四狗也在,嘱咐他按时给村里的织布作坊送丝、棉、麻等物,万不可懈怠了。
杨四狗拍着胸脯保证,“主子放心,这里有我呢!”
常巧之能有什么不放心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现在的常记商号就是杨四狗当家,她只在年底等着分红就好。
至于柳家也还是老样子,生药铺子不会突然发财,但也不会没生意,每天都是细水长流的,至于当铺,不赚钱是不可能的,只是大赚和暴赚的区别。
柳家宅子里,柳官家一直在精心侍候着家里的主母和少爷,常巧之有时会产生些错觉,该不会柳管家对大姐有着别样的念头吧,照顾得未免也太贴心了,养得大姐越发傻白甜。
待交待完后,常巧之三人从营里牵来三匹千里马,晓行夜宿往京城赶,终于在几天后来到天子脚下。
常巧之拿着公文入住城外驿站,也许是参加登基大典的人太多,驿站各房间都爆满,每天人声马嘶的,吵得人脑瓜子嗡嗡地响,关键免费的饭菜实在不敢恭维。
都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能把饭菜做得那么难吃,挨批评的难道不应该是厨子吗?
“以前是没钱,有吃不尽的苦头,受不尽的罪,”常巧之一拍荷包,“可咱们现在有钱啊,为啥不去城里找间客栈?不行的话租个小院也行啊。”
裘大哥笑道:“我还以为老三想忆苦思甜呢。”
“咱们干嘛没苦硬吃,天天住在驿站,闻着各种牛马的骚臭味,鼻子都快失灵了。”大胡子早想着去看看京城的繁华。
好在他们之前都找了知府开路引条,进京一点问题都没有,问题是不管什么样的客栈都已客满。
三人站在大街上你瞪着我,我瞪着你,“今晚咱们去哪儿?”
钱是穷人胆,常巧之摸了摸怀里的金银,“不行就找个牙人,先租个小院住着,贵就贵一点。”
而后几人趁着天色尚早,在路边牙行找了一位中人,得知便宜的小院已经被赶来观礼的外邦使节、皇亲国戚给租了。
常巧之不由头大,“敢情在京城有银子也不好使啊。”
牙人见他们像三个癞蛤蟆似地蹲在路边,不禁心生同情,“还有一处房产,若是不怕鬼的话,倒是可以租给你们。”
三人齐齐扭头看向他,咧嘴笑道:“鬼?那倒有趣了。”
牙人被他们笑得全身汗毛直竖,提醒道:“我们可是官办牙行,一会儿要去的宅子可是死过人的。”
“没事,我们都是从死人堆里杀出来的,真有鬼的话,就捉来谈心。”
牙人暗骂,“不吹牛会死?若是他们知道宅子里的人怎么死的,估计都得吓尿。”
不多时人,牙人头前带路,赶在天黑前将他们三人带到一处杂草丛生的街道,常巧之走到大院前,抬头眯眼细看门上挂着牌匾---杜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