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宋泰亮的说法,木客实际上是隐居深山的伐木工,与刘潜他们心中所预想的赣巨人应该是类似于野人的存在相去甚远。
山海经虽然看似荒诞,刘潜内心是肯定其内容真实性的成分居多。
当然,其中的神话故事就应该夸大成分多了些。
比如被神化的黄帝蚩尤涿鹿之战,很有可能就是两个部落几百号人的械斗,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传越玄乎。
至于书中的动、植物,他认为它们应该是存在的,至少大部分是存在的。
我们不能以如今的现状来看待以前的世界,据统计,全世界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每小时有3个物种灭绝。
那就意味着完全有可能书中记载的动、植物,在那个时候是存在的,只是到了如今已经灭绝了。
还有,山海经中有些异兽,在现实生活中也还能找到其原型。
比如上面记载了“其中多人鱼,其状如帝鱼,四足,其音如婴儿。”
翻译过来就是说水中有很多人鱼,形状像帝鱼,长有四只脚,发出的声音像婴儿哭啼。
这不很明显嘛,描述的就是娃娃鱼。
因此,刘潜不太认同木客即伐木工,就是传说中的赣巨人这个说法。
他心有不甘,看向宋泰亮问道:“宋老师,请问平固境内以前有过野人传说吗?”
宋泰亮想了想,回答说:“影响稍微大点的除了木客传说之外,好像差不多就没了。”
“哦,这样啊。”刘潜稍显失落。
之后,他们又在周围转了转,没有什么新发现之后,就下山了。
骑摩托回学校的路上,刘潜又体会了一番痛并快乐着的感觉,那滋味真是酸爽。
临别之际,宋泰亮说:“我们平固除了是着名的红色县以外,还是堪舆文化发源地,如果你们想探寻奇闻轶事,叁寮村是很不错的选择。”
刘潜想了想,点头说:“好的,实在是感谢宋老师您,我们下一站就去叁寮村。”
堪舆文化,其实就是风水文化,是进行地理选址布局的一种实用方法,有着其科学的一面。
史记将堪舆家与五行家并行,有仰观天象,俯察山川水利之意。
平固是江南派风水的发源地,叁寮村素有“风水地理文化第一村”之称。
龙坪乡没有直达叁寮村的班车,他们回县城吃过午饭稍微休整了之后,就坐上了去叁寮村的班车。
班车里,喷绘广告贴满了车窗以上至车顶部位,内容主要是叁寮村的旅游推介。
唐末黄巢起义后,原任司天监监正的风水地理大师杨筠松师徒3人踏遍大江南北,终于在叁寮村找到了他理想中的风水宝地。
杨筠松师徒在这里居住二十多年,他们授徒传业,开创了南方风水文化之先河,他本人更是被海内外堪舆界称为祖师。
杨筠松当年选中叁寮传道授业,是因为叁寮村地形就像一个太极图形。
班车坐了一个多小时才到。
下车后,一个典型的江南风格的传统村落映入眼帘,这里到处都是白墙黛瓦、流水潺潺、青山环抱、稻谷飘香的景象。
村头伫立着刻有“叁寮”二字的大理石,字体厚重中不乏飘逸洒脱,丰厚涵养中伴随丝丝灵动。
一直以来,刘潜对未知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特别是富有大夏特色的、蒙着一层神秘面纱的传说也好,景物也好,或者是物件,都特别能激发他的求知欲和探秘欲。
虽然来叁寮村纯属算顺道,根本没指望能在这里发现与赣巨人相关的线索。
但是当知道这里与古代风水有着莫大渊源之后,已经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
如今的叁寮村访客越来越多,已经改造成了景区。
他们对这里都不熟,所以打算请个导游能了解更全面一些。
东张西望了一会儿,却并未发现戴帽子、拿旗子、戴耳麦的导游形象的人。
估摸着这里也不是大型知名景区,没有导游在这里候着,正当他们打算自己瞎逛的时候,路上来了一辆旅游大巴。
“真是瞌睡了有人送枕头。”王凌笑着说。
刘潜抬头看了看天空说:“没办法,运气来了门板都挡不住啊!”
陈思羽看他们两个说着在他看来非常莫名其妙的话,一脸懵逼地说了句:“什么鬼?”
他们5个人中没有一个回应她,反正除了她以外,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果不出所料,大巴停在了他们面前不远处,下来一群“夕阳红”旅行团。
导游带着耳麦,举着小旗子招呼着游客们下车。
“风水”这个词拿今天来讲,显得有点迷信的味道,所以文字上,特别是大众文字上很多时候是用“堪舆”二字替代的。
导游拿的旗子上面写的也是“堪舆文化寻根之旅”。
正好,能听到全面而权威的介绍的话,就不虚此行了。
此时的陈思羽才反应过来:“哦,原来你们是想着蹭人家旅游团的,贼得很哇。”
刘潜真是无语了,这小妮的脑回路实在是有点长啊。
“旅客们,我们现在来到的村庄叫叁寮村,这个叁寮村呢可是大有来头……”
他们跟在后面静静地听着导游说,其实导游早就发现了他们跟在后面,毕竟年龄和颜值跟她带的团根本不在一个层次。
但是她也没怎么样,权当没看见。
就像老师讲课,其他班的学生来蹭课,老师一般也不会怎么样,甚至会感到高兴,当然导游内心可能是不高兴的。
导游一路边讲解,边带着大家到实地去看。
作为风水文化圣地,村内保存了大量古代风水建筑作品,村内数量众多祠堂的古墓,甚至在山间小路也摆设了十二生肖。
真是风水文化无处不在,称之为风水文化第一村真是毫不为过。
虽然刘潜对风水学有一些了解,但在这里的所见所闻还是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不禁感慨大夏文化博大精深,也激发起他对风水之术的强烈兴趣。
他看陈思羽似乎对这里的祠堂、房屋等建设很是感兴趣,看得很专注,而且一路上不停咔擦咔擦地拍照。
对墓葬之类的却意兴阑珊的样子,就跑过去打趣说:“看你对这些建筑很感兴趣的样子,行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