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何进已经被他们杀了,若是能摆脱外面的围剿,那他们日后的日子必定会好过许多,想到此处,众人将目光看向了宦官头目十常侍。
此时,张让也知道必须想个办法糊弄走外面的官兵,想要再过上以前那般的生活,那也得活下去隐藏身份才行了。
想到此处,张让便说道:“为今之计,我等只有伪造诏书,颁布诏令安抚那些世家,这样才有可能让他们退兵。“
现在这个局面,对面人数众多,根本没有胜算,想要逃离就只能赌,若是还不能让他们离开,那便只剩下一个方法了,似乎是想到什么,张让的牙齿咬得咯吱作响。
众人听到此话也只得按此行事,一时间人头攒动,额头上冷汗不止,心跳也开始加快。
而外面的人似乎察觉到了不对劲,几次想要进入宫中,但却都被拦了下来。
不久后,一封诏书出现在众人眼前,大体意思便是以故太樊陵为司隶校尉,少府许相为河南尹。
而听到这的尚书感到有些奇怪,他们这次是来除掉宦官的,难不成使大将军收了什么好处,这才放弃了这个计划?
想到这的尚书看了看四周,却发现那中黄门身后没有何进的身影,不由得,他质疑道:“大将军何在?我们需要和他一同商议。“
听到此话,那黄门官脸上表情有些不自然,身子颤抖了一下,眼睛飘忽不定,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捕捉到这一细节的众人更是直接开始威胁,他们已然是察觉到了不正常。
另一个黄门官当即甩出一个东西说道:“这便是那何进的头颅,他以下犯上,谋逆被斩。”
因为何进平素对待手下也不错,所以他手下的吴匡当即大喊道:“岂有此理!他们这是污蔑,你们这群阉贼,我要砍了你们,为大将军报仇!”
听到此话的众人也是群情激愤,纷纷响应。
袁绍、袁术等人也都是率领着各自人马向着里面冲去,誓要斩杀宦官,为何进报仇雪恨。
听着外界的嘈杂声音,张让也是立刻察觉,立刻便带着段珪等人向着何太后所在而去。
看着众人如此紧张,何太后也不知发生了何事。
等到张让将何进部下谋反的事说出之后,何太后也并不怎么相信。
话说既然这十常侍要杀自家哥哥,那为什么何太后又要保这十常侍?
一条原因是这十常侍贿赂了许多金银财宝给何太后的母族,第二条原因便是这十常侍人脉广泛,如今也只有效忠自己儿子,算是为自己儿子铺路,第三条原因便是何太后认为自己哥哥这是被外人蒙蔽,因为自己身为太后,只得依靠自己儿子,而她则认为他哥哥杀死宦官这是在削弱宫中势力,这是在打压自己。
随着夜幕降临,袁绍也开始着急了,毕竟时间拖得越久,变数也就越多。
也是一不做,二不休,袁绍当即便是点燃了火把,将这宫门点燃,想要将里面的宦官逼出来。
听着这震天的吼声,又看到了外面火焰燃烧的滚滚浓烟,张让急忙催促道:“来不及了,太后!我们快些离开才是。”
听到这话的何太后也是愣在原地,她完全没有经历过这种阵仗,有些茫然无措,不由得便跟着张让他们一同逃离。
而张让也知道这些人不够,他又劫持了省内宫属,从复道走到北宫。
而此时,尚书卢植持着戈站在阁道窗下,指责段珪。
没有预料到卢植会来到此处,段珪等人感到害怕,就放开了何太后,她也是明白张让这些人不安好心,立刻跳阁逃脱。
看着何太后逃开,张让也是立刻反应过来,立马便是带着人慌忙离开。
为了防止宦官离开,袁绍当机立断,关闭了北宫门,带着军队就开始无差别的围杀。
一番杀戮之后,千余人身亡,宫中宦官尽数伏诛。
而在另一边,张让带着汉少帝刘辩趁着夜色偷偷离开,带着天子、陈留王等数十人逃到黄河边上。
因为刘辩寄养在道人史子眇的家里,所以他的举止不端庄得体,当时公卿一同从平乐观出来,却没有人跟随刘辩,这也能看得出来。
不过作为汉室忠臣的卢植却是连夜骑马追到河上,而王允也是派河南中部掾闵贡跟在卢植后面,随同卢植一同救驾。
也在此时,一队兵马却是赫然出现在黄河之上,不是王望瑾的军队又是何人?
对于这白捡的功劳,王望瑾可是不能不要,那刘宏是个抠门的家伙,他的儿子也不可能对这救命之恩都不报答吧?
随着“王”字大旗飘扬,张让等人的神情也开始变得惊惧,实在没有想到这里竟还有人,似乎是专门在等待他们。
卢植也是看到了前方的军队,但距离较远,却是没有看清。
他的内心开始摇摆,他希望这领头之人不是那董卓,否则这救驾之功若是落在了那般残暴之人身上必定是一场祸乱。
但是他却也知道最近在这被召进京师的军队之中除了那董卓的凉州兵卒,又有何人?
等到卢植骑马来到近前,他这才发现那领头之人却是先前声名鹊起的王望瑾,不由得有些惊愕,但此时却不是询问的时机。
看着逐渐逼近的大军,张让看着身后的刘辩,突然跪下痛苦着说道:“臣下有罪,却是鬼迷心窍,只希望入了阴曹地府,陛下能够原谅小人,也希望陛下在这俗世之中能够安康。”
说完这话的张让便当即跳入河中,随着河水起起伏伏。
看见这一幕的刘辩不由得浑身发颤,有些恐惧的看着王望瑾。
看到此处王望瑾也是皱了皱眉头。
历史上就有言,说这汉少帝刘辩不如刘协,如今看来确实如此。
等到王望瑾带着陈留王刘协、汉少帝刘辩、尚书卢植以及中部掾闵贡和自己的五千军队向着京师的方向赶去时,路上却也发现了一些逃离皇宫的宫女和宦官。
看着面前威武不凡,兵器精良的军队,许多人也都不敢再逃跑,只得成为王望瑾的俘虏。
等到王望瑾来到北邙山旁时,董卓带着自己的兵马也赶到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