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山东的一个偏僻山村里,皑皑白雪常年盘踞,将整个村子装点得犹如一座与世隔绝的冰雪堡垒。我的太爷爷,便是这冰天雪地间守护村民健康的村医。他不仅精通草药药理,针灸推拿之术更是一绝,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成为了乡亲们心中的希望之光。
那时候,农村生活贫苦,村民们看病拿不出多少钱,太爷爷也从不计较,看完病,大家给几个鸡蛋,或是抓一把麦子,便权当药费。久而久之,太爷爷的仁心妙手声名远扬,十里八乡的人都慕名而来。
在一个寒冬的傍晚,大雪如鹅毛般纷纷扬扬,早已没过了人的膝盖。整个村子被冰雪覆盖,静谧得仿佛时间都已凝固。劳作了一天的村民们,在这没有娱乐的年代,天一黑便早早钻进被窝。太爷爷也不例外,刚准备上炕睡觉,院子里的狗突然狂吠起来,尖锐的叫声划破了夜的寂静。紧接着,大门外传来了急切的敲门声,伴随着呼喊:“大夫,在家吗?”
太爷爷赶忙起身,打开门,只见邻村的老李一脸焦急地站在门外。老李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大夫,我爹肚子疼得不行了,您快救救他!”望着漫天飞雪和漆黑的夜,太爷爷本不想出门,但和老李是多年的老相识,实在架不住他的苦苦哀求,最终还是披上棉袄,拿起药箱,陪老李踏上了艰难的行程。
老李的村子在太爷爷家所在村子的山上,山路本就崎岖,又被厚厚的积雪掩埋,每走一步都要费好大的劲。两人在雪中艰难跋涉,四周除了他们沉重的喘息声和咯吱咯吱的踩雪声,再无其他声响。偶尔一阵寒风吹过,卷起地上的积雪,打在脸上如刀割般疼痛。
终于到了老李家,屋里弥漫着一股刺鼻的药味。老李的爹躺在床上,疼得满地打滚,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太爷爷一看,就知道是老毛病又犯了。他熟练地取出银针,快速地在老爷子的肚子上扎下,一针又一针,不一会儿,整个肚子便密密麻麻地布满了银针。
半个钟头过去了,老爷子的脸色逐渐缓和,紧皱的眉头也慢慢舒展开来。太爷爷见病情稳定,便准备收拾东西回家。老李却执意挽留,说:“大夫,这么大的雪,天又黑,您吃了饭,明早天亮再走。”太爷爷惦记着明天的事,坚持要走,但老李盛情难却,只好留下来吃点东西。
老李的老婆端上一盘炒鸡蛋,烫了一壶白酒。两人对坐,边吃边聊。太爷爷心里还想着赶路,匆匆吃了些,大约过了个把小时,便起身告辞。临走前,太爷爷又仔细看了看老李的爹,把了把脉,脉象平稳,便宽慰老李说:“没啥大问题了,多注意休息。”
太爷爷左手提着老李给的一筐鸡蛋,右手拄着拐,踏入了茫茫夜色。此时大约晚上9点多,天上的月亮出奇地亮,将雪地照得如同白昼。然而,这惨白的月光却给这冰天雪地增添了几分诡异的气氛。太爷爷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来时的山路早已被大雪掩埋,只能凭借模糊的记忆摸索前行。
当他走到李峪口时,借着月光,突然看到前方雪地上出现一个巨大的身影。太爷爷下意识地抬头望去,只见那东西竟只有一只腿,身形高耸入云,足有七八米那么高。由于月光的阴影,根本看不清它的脸,只觉得那轮廓透着说不出的阴森。
还没等太爷爷反应过来,那怪物竟发出了一阵低沉而沙哑的声音,仿佛从地狱深处传来:“不要再给xxx看病了,那是他应得的!”声音在寂静的雪夜里回荡,震得太爷爷耳膜生疼。一瞬间,太爷爷只觉得头皮发麻,头发根根竖起,全身的血液仿佛都凝固了。他哪里还顾得上其他,扔掉手中的筐,转身连滚带爬地往家跑。
太爷爷一路狂奔,脚下的积雪被踢得四处飞溅。他不敢回头,只觉得那怪物的目光如芒在背。也不知跑了多久,终于看到了自家的大门。爷爷听到敲门声,打开门,只见太爷爷脸色苍白如纸,豆大的汗珠不停地从额头滚落,嘴里含糊不清地嘟囔着什么。
太奶奶一看这情形,心中暗叫不好,赶忙在大门口烧了一道黄纸。说来也怪,随着黄纸在火焰中化为灰烬,太爷爷的神情逐渐缓和,这才将路上遇到的恐怖经历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天亮后,爷爷和大爷爷决定去李峪口一探究竟,看看太爷爷说的是不是真的。两人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李峪口,在那片洁白的雪地上,一个巨大的脚印赫然出现在眼前,脚印深陷雪中,周围的积雪都被挤压得变形。兄弟俩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恐惧与震惊,这才相信太爷爷所言非虚。
从那以后,太爷爷再也没去给老李的爹看过病。据说,老李的爹病情日益加重,最终还是没能挺过去。而太爷爷每次回忆起那个恐怖的夜晚,都会心有余悸。也许,在这茫茫的大山深处,真的存在着一些科学无法解释的神秘力量,等待着人们去探寻和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