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明珠今日来到国子学,这里汇聚了参加殿试的三十五位考生。他神色庄重,目光在每一位考生身上扫过,一一与他们打着招呼。
“这位公子,请问尊姓大名?”邵明珠温和地询问着一位考生。
“学生姓冯,名讳俊臣。”考生恭敬地回答道。
邵明珠微微点头,说道“我好像见过你,那日考场有人作弊,本侯从新出考题,我见你一副从容的神态,便知道你有点真材实学,等本侯看到你的文章便知道我没看错人,殿试好好发挥,当今陛下重视人才,如果能考得头三甲为你家光宗耀祖。”邵明珠说完用欣赏的目光看着冯俊臣,随后拍了拍他的肩膀,只见冯俊臣对邵明珠亲昵的举动显得十分抗拒,身体不自觉的往后退了几步。
邵明珠心说不能够吧,老子龙阳之好的绯闻都传到国子学了?
“你呢?”他又看向另一位考生。
“学生王翰,见过大人。”考生行礼道。
邵明珠就这样一个接一个地询问着,试图在殿试之前对这些考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当他问到“谁是祖逖”时,只见一个精神抖擞、双目有神的男子应道:“学生祖逖,拜见密云侯。”
邵明珠一听,目光立刻聚焦在祖逖身上。只见祖逖身姿挺拔,眉宇间透露出一股英气,那明亮的双眸中仿佛藏着无尽的抱负和决心。
邵明珠心中大喜,这不正是他一直听闻的那个闻鸡起舞的祖逖嘛!他深知祖逖的勤奋和志向,当下便决定要将他收入自己账下。
邵明珠走上前,微笑着说道:“祖逖啊,久闻你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非凡。”
祖逖拱手道:“侯爷过奖了,学生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以求报国。”
邵明珠点点头,说道:“听闻你每日闻鸡起舞,勤奋刻苦,此等毅力,实非常人能及。”
祖逖目光坚定地说道:“大人,如今国家正值多事之秋,学生只盼能凭借自身所学,为国家和百姓做些实事。”
邵明珠赞赏地看着他,说道:“好一个为国家和百姓做实事!那你对当下的时局可有什么见解?”
祖逖沉思片刻,说道:“大人,如今外有强敌环伺,内有忧患未除。世家门阀把控朝政,百姓生活困苦。若要改变这一局面,当改革弊政,广纳贤才,加强军备,以保国家安宁。”
邵明珠听得频频点头,说道:“说得好!那你觉得应如何改革弊政?”
祖逖说道:“首先,当整顿吏治,严惩贪污腐败之徒,使官员清正廉洁,为百姓谋福祉。其次,要减轻百姓赋税,鼓励农耕,促进商业发展,使国家经济繁荣。再者,改革选拔人才制度,学生觉得侯爷开科举实乃大善,选拔真正有才能之士,不论出身,只求务实。”
邵明珠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说道:“祖逖,你所言甚是有理。那对于加强军备,你又有何想法?”
祖逖神情严肃地说:“侯爷,军队乃是国家之保障。当加强士兵训练,提高其战斗力。同时,改进兵器装备,研发新型战术。还要加强边疆防御,以防外敌入侵。”
邵明珠不禁拍手称赞道:“祖逖啊祖逖,本侯没看错人!若有机会,你当如何施展你的抱负?”
祖逖毫不犹豫地回答:“侯爷,若学生能得一官半职,定当竭尽全力,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邵明珠哈哈大笑道:“好!有你这番壮志豪情,国家有望,百姓有望啊!”
祖逖说道:“侯爷谬赞了,学生还需多多学习,不断进步。”
邵明珠说道:“祖逖,此次殿试,你可要好好发挥,莫要辜负了自己的才华和志向。”
祖逖郑重地说道:“学生定当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邵明珠又与祖逖交谈了许久,对他的学识、见解和人品都有了更深的了解。他越发坚定了要将祖逖收为己用的决心。
“祖逖,日后若有任何困惑或想法,随时来找本侯。”邵明珠说道。
祖逖感激地说道:“多谢大人厚爱,学生铭记在心。”
邵明珠继续与其他考生交流,但心中对祖逖的期待却愈发浓厚。
离开国子学后,邵明珠骑着马往侯府走去,一路上仍在回味与祖逖的交谈。
“此人是治世能臣,如果用的好必将成为国家栋梁。闻鸡起舞的祖逖啊,本侯必将把你收入账中!”邵明珠自言自语道,便调转马头,往皇宫赶去。
邵明珠满心欢喜地进宫去见司马煜,一路上都在想着如何向司马煜夸赞冯俊臣和祖逖的才学与抱负,期待着能得到司马煜的赞赏与认同。
等到永康宫见到司马煜时,邵明珠未及行礼便迫不及待地说道:“陛下,臣今日在国子学有重大发现,遇见了两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然而,司马煜只是微微抬眼,神情冷淡,随口应了句:“哦?是吗?”这与以往司马煜对邵明珠的热情形成了鲜明对比,邵明珠不禁一愣,心中涌起一丝疑惑。
邵明珠继续兴致勃勃地说:“陛下,其中一位叫冯俊臣,那日考场有人作弊,臣重新出题,见他神态从容,文章更是出众。还有一位是祖逖,此人才学非凡,见解独到,对当下时局分析得鞭辟入里。”
司马煜却依旧不冷不热地说:“然后呢?”邵明珠的热情仿佛被一盆冷水浇灭,他不知所措地看着司马煜,试图从对方的眼神中找到答案。
司马煜沉默了一会儿,终于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质问:“邵明珠,你可知朕近日听到了一些关于你的传闻?”邵明珠心中一紧这都叫我的大名了看来是出什么事了便问道:“陛下,不知是何传闻?”司马煜冷冷地看着他说:“有人说你夫人众多,还与弘训宫的那位娘娘关系暧昧,如今又从青楼带了个女子回府。你让朕如何相信你对朕的真心?”弘训宫的那位娘娘说的自然是羊献容,司马煜没大婚之前羊献容可以称为皇后,但是现在司马煜大婚了,崔雨蝶成为了了司马煜名正言顺的皇后,司马煜念及情分保留了羊献容皇后的尊号,但是宫里为了区分两个皇后娘娘,便管羊献容叫弘训宫娘娘。
邵明珠这才恍然大悟,赶忙解释道:“陛下,臣与弘训宫的那位娘娘并无任何瓜葛,那些都是无稽之谈。至于从青楼带回的女子,她是王延的女儿,也是陛下的表姐。王延之事,臣虽身不由己,但始终愧疚于心,见她沦落青楼,实在于心不忍,这才将她带回府中,绝无他意。”
司马煜听了邵明珠的解释,脸色稍有缓和,但仍未完全释怀。他看着邵明珠,眼中的怀疑之色并未褪去,说道:“邵明珠,你可知道朕有多在意你,可你却总是让这些事情困扰着朕。”邵明珠心中愧疚,连忙躬身行礼说道:“陛下,是臣的错,臣不该让陛下为此烦忧。臣对陛下的真心天地可鉴,绝无半点虚假。”
司马煜微微叹了口气,说道:“起来吧。朕也知道王延之事对你影响不小,只是朕心中始终难以释怀。”邵明珠站起身来,小心翼翼地说:“陛下,臣明白您的担忧,但臣对您的感情从未改变,也从未有过任何不轨之心。臣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陛下,为了这江山社稷。”
司马煜看着邵明珠,眼中的神情渐渐变得柔和,说道:“明珠,朕希望你能明白,朕对你的感情并非儿戏。朕不希望你再做出让朕伤心失望之事。”邵明珠连忙点头说道:“陛下放心,臣定会谨言慎行,不再让陛下担忧。”
此时,司马煜的态度已经有了明显的转变,他对邵明珠说:“好了,先不说这些了。你且跟朕讲讲那祖逖和冯俊臣到底有何过人之处。”邵明珠见司马煜不再追究,心中松了一口气,便开始详细地讲述起祖逖和冯俊臣的才学与见解。
司马煜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表示赞同。当听到祖逖对改革弊政和加强军备的想法时,司马煜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说道:“此人才学见识确实不凡,若能为朝廷所用,必能助朕成就一番大业。”邵明珠见司马煜对祖逖如此认可便说道:“陛下圣明,祖逖确是难得的人才,若加以培养,日后必成大器。”
接着,邵明珠又说起冯俊臣的稳重与学识,司马煜也表示认同。两人就着这两位人才的话题,渐渐恢复了往日的融洽。邵明珠见这个小丫头的态度完全好转,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