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是李常德平生第一次,除了跟皇帝御驾出行之外,看到这般盛景。
人群中间,渐渐开出了一条道。
李常德一手高举着圣旨,一手臂弯上跨着拂尘,领着身后一串长长的退伍,边走边诵起圣旨内容: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北城防御使桑九黎,心怀仁德,散财赈民,功昭日月,深慰朕心。特加封为靖国将军,赐黄金万两,锦帛千匹,以彰其德行,钦此!”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北城防御使桑九黎……”
就这样一路,重复念着圣旨,越过外街,穿进内巷,直至镇国大将军府门前。
一路上百姓听得真真切切。
“我们皇上真是个明君啊。”
“皇上仁德厚爱,是我们老百姓的福气。”
人群中几道声音中气十足,不到片刻,便带动这街上百姓,纷纷夸起了皇帝。
“皇上不但惩治了贪墨赈灾粮的二皇子,还赏赐了桑将军,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皇上心里头都清楚啊。”
“是啊,果然应了那句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即便是自己的亲生儿子,皇上也将他给抓了。”
百姓没多少学问,不管二皇子最后会被治个什么罪,但人是已经被关在刑部大狱里,便觉得他肯定是要被判处了。
大将军府门前终于空出了一块地,摆着万两黄金,千匹锦帛。
侍卫围成了一圈,将百姓隔开。
将军府门大开,桑九黎一身戎装,迈步而出。
街上百姓瞬间沸腾了起来。
“桑将军,是桑将军,桑将军出来了。”
紧接着就一个两个,纷纷跪了下来,“感谢桑将军大恩大德。”
一时间,周围全是道谢声。
亲眼见到百姓跪在门前,若说不感动,那是骗人的。
桑九黎跪迎圣旨。
李常德宣读完,想再说什么,却因为周围过于喧哗,说两句桑九黎没听清,觉得费劲,便闭上了嘴。
最后还是桑九黎抬起了手,百姓才渐渐安静了下来。
“承蒙各位厚爱,九黎深表感激,九黎乃天启之臣,实为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朝廷亦不会忘了你们,此番拜谢之意,九黎心领了,如今灾情得缓,但请诸位归家,照顾好家人,勿再为此劳累。”
桑九黎此言,是将功劳推给了君王。
百姓面面相觑,人群中嗡嗡声起,相互议论。
“桑将军说的对,我们既然见到了桑将军,也谢过了,是该回去想想往后的日子了。”
桑九黎耳聪目明,一眼便望向了说话之人,似猜到了什么,再次扬声:“各位,回家吧。想好往后生计,安心过好日子才是最要紧的。”
“谢桑将军大恩。”人群中,又一位书生模样的,郑重拜过后,便站了起来,“乡亲们,我们回去吧,如此堵在将军府门口,不但报答不了将军的恩情,反而会为将军府带来困扰。”
桑九黎见那书生暗暗冲她点了点头,眉梢一动心中了然。
这书生一句话又点醒了不少人。
渐渐的,人群中开始有人跟着效仿。
“谢桑将军大恩。”
“谢桑将军大恩。”
“……”
见人散的差不多了,李常德满意的对桑九黎点了点头。
“桑将军有大智慧,咱家回去,定会如实禀告皇上。”
“辛苦李公公。”桑九黎示意青茵悄悄给他塞了个荷包。
李常德捏了捏袖口里,还挺厚实,脸上笑容都真诚了不少:“桑将军说的哪里话,咱家还要回宫复命,就不叨扰桑将军了。”
便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离开了。
进了府门,青茵就迫不及待地问:“靖国将军几品官?”
这个温柔知道:“正二品。”
“正二品?”青茵瞪大了眼,“老将军是正二品镇国大将军,姑娘也是正二品,那岂不是跟老将军一个官阶?”
“不过是虚衔罢了。”桑九黎声音淡淡。
没有任实职,再高的军衔,又有何用?
还不如那些金帛来的实在。
也就昭庆帝能想出这招来,为了笼络民心,他也是“煞费苦心”。
周管家命人将府门外的赏赐抬了进来,青茵便随着去清点入库。
桑九黎边走边想着,方才外头那几个带头离开的人,应该是穆君珩安排的。
其实,情绪渲染的差不多了,想劝百姓离开,并不难。
但那些人站出来,却为她省下了不少口舌。
穆君珩还挺细心的……
“回头让青茵从那些锦帛里,挑几匹颜色淡雅些的料子来。”桑九黎吩咐温柔。
“淡雅?”温柔不确定地问,“姑娘是要自己用,还是……”
“给珩王做两身衣袍。”桑九黎想着,人家帮自己办了事,光说句谢可不行,总该有所表示。
就用这御赐的锦帛好了。
“是……”温柔看桑九黎的眼神都变了。
平日里,姑娘连自己穿的衣裳都未上过心,居然会特意给珩王挑料子制新衣。
便听桑九黎又问:“我记得之前在北地猎了几只白狐,那皮子可有带回来?”
温柔回想了一下,“有,在库房里收着呢。”
“嗯。”桑九黎点点头,“得空你去挑一条好的皮子找出,一并做个披风。”
珩王身子弱,冬日里比常人更畏寒,添个披风正好。
“是……”温柔眸子一转,“皇上赏了那么多衣裳,姑娘不想着给老将军也做两身?”
桑九黎觉得这话听着奇怪:“那上千匹料子都在库房里,还怕短了老爷子穿的?”
老爷子对衣着也不甚在意,往年院中的管事婆子自会照顾周全。
但想想,又道:“便再挑些深色的料子,给老爷子也做几身。”
“是。”温柔一瞥眼,瞧姑娘那样子,一看就不怎么上心。
自己若不提醒,她怕是根本就想不到。
倒也不怪桑九黎,将军府如今虽是她掌家。
但从前老将军在管的时候,这些细碎的庶务都由各房管事操办。
将军府内那先年长的管事,大多是跟随桑振怀上过战场的。
内院的婆子,有一些是那些的媳妇,倒是不怎么需要桑九黎费心思。
就连账目,也是交给青茵打理。
桑九黎只每月过一次账。
府里只要不出什么大事,她基本不怎么过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