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震天被捕的消息在内部尚未完全传开,却被某些不明势力迅速泄露到网络。与此同时,一篇“高官被冤抓”的文章开始疯传,内容言之凿凿,指责纪委的行动是出于政治斗争,甚至给抓捕行动扣上了“滥用职权”的帽子。
网络上各种声音掀起了滔天巨浪。
“纪委凭什么深夜抓人?有没有证据!”
“难道仅凭匿名举报就能抓副省长?太荒唐了吧!”
“这是不是某些人为了升迁搞的阴谋?”
省纪委内部的电话几乎被打爆,媒体和社会公众的质疑接踵而至,压力迅速向沈放和他的团队袭来。
省纪委的一次紧急会议中,部分领导对沈放的行动提出质疑。
“沈放同志,你的抓捕行动虽然有合法手续,但过于急切,舆论的反弹让我们陷入了被动。”一位领导面色凝重地说道。
另一名副主任也点头:“现在舆论压力很大,何震天案如果没有充分证据,恐怕我们会陷入巨大的被动局面。”
沈放冷静地回应:“这次行动并非仓促之举。我们掌握的证据链完整可靠,所有程序都符合规定。至于舆论攻击,很明显是某些势力在背后推动。他们的目的,是干扰我们继续深入调查。”
周启明书记拍板道:“舆论风暴只是障眼法,我们的任务是查清事实,依法办案。舆论可以慢慢引导,但案件绝不能停下。”
沈放回到办公室后,立即让技术部门分析这篇爆料文章的来源。
“文章最早发布在一个小型论坛上,随后被多个营销号大肆转载。”技术人员报告道,“但真正引发热议的,是几家背后资金雄厚的网络媒体,它们似乎收到了统一指令。”
沈放眉头一皱:“查到这些媒体的背后资金来源了吗?”
技术人员点头:“有部分资金来自一家大型广告公司,而这家公司……与何震天的妻子名下的企业有密切合作。”
“果然是何震天的余党在搞鬼。”高明远冷笑道,“想通过舆论制造混乱,掩护他们背后的利益链条。”
沈放点头:“让公关部门发布权威声明,强调案件正在依法调查中,警告相关媒体不要散布未经证实的信息。同时,继续深挖这家广告公司的资金流动,看看还有谁在背后推动。”
就在沈放团队全力应对外部舆论危机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份关于调查进展的机密报告竟然被泄露,并被上传到网络。
报告内容极其详细,甚至包括了对何震天案中部分证人的保护安排。泄密事件让沈放感到震惊,这意味着团队内部可能潜伏着“内鬼”。
“沈局,这件事非同小可。”高明远担忧地说道,“如果这些信息被何震天的余党利用,证人和线索都有可能受到威胁。”
沈放深吸一口气,冷静地说道:“立即展开内部排查,同时加强对证人的保护。泄密者必须揪出来,否则我们的行动会陷入被动。”
尽管外部压力不断,沈放的团队却在案件调查中取得了新的突破。一笔涉及数亿资金的交易记录被成功解密,而这些资金与江北省多个大型项目的审批直接相关。
“这些资金的最终去向,指向了一家设在东南亚的离岸账户。”小刘兴奋地说道,“账户的控制者,是何震天的亲信,也是他的主要资金管理人。”
沈放看着屏幕上的数据,眼中闪过一道寒光:“通知东南亚的国际刑警部门,对这名资金管理人发出红色通缉令。无论他逃到哪里,都要把他带回来!”
与此同时,何震天在看守所内开始频繁地与律师接触,并通过各种渠道试图“打点”关系。他坚信,只要拖延足够长的时间,外部的势力就能将他捞出来。
“沈放那边的证据再多,也没法对我定罪。”何震天对律师冷笑道,“只要舆论继续发酵,他们就不敢贸然行动。”
然而,他低估了沈放的决心。
“这场较量,已经不是何震天个人的问题了。”沈放对团队说道,“我们要做的,是用事实和法律揭开整个腐败网络,让所有参与者无所遁形。”
随着案件的深入,沈放和他的团队不仅要面对复杂的调查工作,还要在舆论和内部阻力中寻找突破口。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也是一次彻底清理腐败的机会。”沈放在团队会议上鼓舞士气,“每个人都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我们离胜利已经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