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又是一张试卷;文学概论与文学评论,也是一张试卷,那哲学、政治经济学,又是一张试卷。
展开了卷子,初初才只一看,不过立马就有人在那一角,当场轻声地就哭了起来。大概是被这刁钻的考题,打到了她的什么软肋,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吧。
真的是林子大了,什么样子的鸟都有。
也有人在考完了之后,扶着教室外面的栅栏,也在那里,放声大哭了。或者就是后悔,临考的前那几天,自己晚上,亲热太过了?
待到最后的这一门考试完结,事后听人说的千真万确,更是有在隔壁一间,考室里的一个女考生,当场就伏在桌子上,呜呜地,轻声哭了名来,以为自己,肯定会要功亏一篑,名落孙山了。
没有想到的是,陈本虚拿到试卷,浏览了一遍,就感觉到,什么北京大学哦,也是不过如此的吧,这些大都是平时早就晓得了的那几分。
不过再浏览了第二遍,心里头就开始,感觉到了紧张。这卷子,可不敢轻易地下结论。果然不多久,就发现隔壁有人的汗水,就开始下来了。
陈本虚仔细再一看,不由得心中,就有一点点窃喜。因为这些考试卷子的题目多,题材广,范围宽,意思却都是很模糊。
就是都不是那么地,非要你有什么好的记性,答案一定要非常准确之类的题目。
陈本虚生平考试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这种题目了。这些题目一旦应答起来,那很是得心应手的。
陈本虚最怕的是什么呢,就是像当年考电大的那种题目,就是只要你填上的那一个鏖字,对了,或者是错了,那就是得失了一分。
不能够有一点马虎的,所谓什么标准答案。为什么陈本虚会感觉到不错?那就是在北京大学上一届作家班的林老师,给陈本虚的来信当中,就告诉了陈本虚,要考的哪些范围。
林老师同时在信里,介绍了北京大学,这几个科目的几位老师。以及他们的一些与众不同的特别观点。
仿佛有上天在助陈本虚似的,陈本虚的另外一个好朋友,诗人成老师。在林老师的信里头,所要陈本虚找的,北京大学那些老师们的着作,在他那里差不多全部都有。
正在陈本虚提着猪头,找不到庙门时候。他一听说了这个事,就打开了自己的书柜,全部都给陈本虚贡献了出来。
拿到了这些书,陈本虚一本一本仔细地看,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做笔记,自己帮自己提出问题。
至少要晓得,《俄狄浦斯王》,是哪个作家写的。唐宋入大家,到底是哪八家。关汉卿写了那几个戏。《死魂灵》的作者,又是哪个。
陈本虚一个一个的提出来问题,自己又一个一个地回答了问题。最后陈本虚把这些问答,自己的一问一答。
全部自己的湘普,都朗诵了一遍,还一个磁带,一个磁带的录下了音,随时随地的自己在听。哪怕是陈本虚已经睡着了,那声音还在不断地放着。
不过确实这一场考试,可把一些考生们,给考懵了。大家原来只以为,这是最为简单的考试,自己—个个都是作家。数学、英语什么的考试,也许能难倒了的人。
语文基础知识,真的也不算一个什么。不正是自己,最拿手的好戏吗?却不料北大中文系老师们,却给这些狂傲野马们,一个个的戴笼头来了。
据后来的小道消息说,这张试卷,是由中文系着名教授,领着专门研究汉语语言的一帮年轻博士生,他们是想有意地刁难一下,多数比较年轻的作家们。
杀一杀这伙人的锐气和傲气。但是考场的气氛,倒是出乎意料地温和,主监考老师慈祥得像一个圣诞老人。
甚至还放了几盆凉水,还有毛巾,也在考场里。说是要让陈本虚们,擦一擦汗。人的那一心虚,凡事都会往坏处想了。
看着老师和颜悦色笑脸,笑里藏刀那个词,便鬼使神差地,就冒了出来。看着那几盆凉水,就揣摩着他们,是存心让陈本虚们,要浑身淌汗了。
再看看那些来自五湖四海青年作家,个个都是一副胸有成竹模样,陈本虚就越发自惭形秽了。
就这样子,洋洋洒洒,上百道题,从汉语拼音,到《逍遥游》之翻译;从《诗经》到《神曲》;从曹雪芹到柏拉图,海阔天空包罗万象。
这样的考试,你是没有办法,复习或者是突击的,人家要考的,就是你平时的积累和素质。
所以陈本虚一看到那些题目,心里头七七八八,就有一点点数了。
尤其是不要你死记硬背的,让你可以天马行空的,一阵阵胡思乱想的。也可以异想天开地,自由发挥的答案,那陈本虚真的就是,手到擒来了。
陈本虚喜欢这样子提出问题,陈本虚也喜欢这样子,去回答这考试的卷子。这里面的每一道题,都是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最大发挥你的丰富想象。
不管你是对还是错,这样子回答起来的过程中,都是一个非常开心的事情。教室里一片叹息了之后,便安静了下来。
考生作家们,各自埋头挥笔求生,一般试题好歹能知一二,唯独古文翻译犹如读天书,平日不喜欢,也不愿意学。
往日的学历当中,更加没有这一个过程。但是又舍不得,白白地放弃了那些分数,于是便就打起硬懵背时的主意,死马当做活马医,懵得到一分,便是一分了。
想必陈本虚那些未来的同学们,也是和陈本虚一样的,要不然,那些在考场里巡视的北大年轻教师,也不会在偶尔看一眼,某位仁兄的试卷之后,象疯了似地,捂着嘴就冲出了教室。
他们开怀的笑声和只言片语,便断断续续地传了进来。说是这些作家们的古文翻译,全是牛头扯在了马胯上。
那一瞬间,真的是让人觉得身上,冒的全是冷汗。陈本虚也趁机呢,就批评了很大一部分作品,记得有什么古华、李存葆、高晓声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