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旺道,“外面下雪了,你姥爷让我给你家送棉被。”
王振华一愣,急忙道,“我们做了新棉被,一点都不冷啊。”
董秋兰点亮煤油灯,“家旺,俺家不冷,你赶紧回去,把被子给爹。”
董家旺道,“还有一件军大衣,是咱大姐给的,咱爹让我振华。”
军大衣是好东西,王振华用最快的速度穿棉衣,下床开门。
门楣掉落雪花,落在他的鼻子上。
“振华,快关门。”董家旺把军大衣塞给外甥。
外甥是顶梁柱,他要是病倒,这个家就难了。
“大舅快回去睡吧。”王振华关上堂屋门,隔绝冰雪世界。
军大衣盖在床上,这一夜睡得舒服。
第二天,他早早起床,穿上棉衣棉裤,再穿上军大衣。
打开堂屋门,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天地万物浓妆素裹。
他去厨房做早餐,把早餐端进堂屋,“娘,我去皮鞋厂找英杰。”
家里有粮食,有取暖的干柴,有新的棉被和棉鞋。
虽然棉衣有些单薄,只要不出屋门,吃饱饭躺被窝里,就能熬过这个冬天。
但是,日子是过日子,不是熬日子。
他不想让家人生病,更不想凑合着过,越是凑合越容易出问题。
现在家里就差做棉衣用的棉絮,必须搞到棉絮,给家人做新棉袄。
他踩着积雪来到皮鞋厂,敲开韩英杰的办公室。
床旁边放着煤火炉,屋里热气腾腾。
“今年的初雪来得太早。”韩英杰说道,“往年都是十一月,今年提前一个月。”
“哥,你有棉絮票吗?”王振华直奔主题,“家里棉衣太薄,我担心家人得病。”
“我有四两。”韩英杰掏出钱包,拿出四两棉絮票。
延庆县居民基本定量棉絮票,四市两,可以赠送,禁止买卖。
“四两不够,我要八斤。”王振华说道,“我想给全家做四套棉衣。”
大雪封山不能上长城,村民们棉絮票也被他借了一遍。
韩英杰皱了眉头,“你在这等着,我去文工团里借。”
“钱不是问题。”王振华给他十块钱。
“哎呦,还是你财大气粗。”韩英杰把钱装兜里,笑呵呵出门。
王振华把窗户打开一条缝儿,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屋子里很热,他脱鞋坐在床上,坐等韩英杰回来。
明天就是十一月,进城计划只剩七个月。
这段时间他绞尽脑汁,还是没有想到让老妈立大功,被任命为国家干部的办法。
身为机械电气专家,他能想到很多划时代的发明。
但是,这些发明的专业性太强,没办法直接把功劳交给老妈。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屋门突然打开,韩英杰跺掉脚上的雪,急匆匆坐在床上。
王振华道,“哥啊,有没有买到棉絮票?”
“买到了。”韩英杰从兜里掏出一沓棉絮票。
这些票面额不等,有四两的,有半斤的,加起来正好八斤。
棉絮问题解决,今天就能做棉衣,王振华大喜。
温饱问题全部解决,接下来就要考虑如何完成老妈的农转非。
可惜,他没有半点头绪,没有找到任何切实可行的办法。
“棉絮票一块钱一斤,你给的十块钱还剩两块。”韩英杰掏出钱。
“你拿着,给你当辛苦费。”王振华摇摇头。
“我不要辛苦费,我有个主意。”韩英杰又掏出一张票。
延庆县副食公司的板鸭券,凭此券可以买一只板鸭。
王振华有些懵,本以为尿票粪票已经天下无敌,板鸭票又是谁的部下?
“这张票明天过期,本着不浪费的原则,咱们去县里买板鸭。”
韩英杰道,“我出票,你出钱,晚上去你家蹭饭,怎么样?”
“没问题,走吧。”王振华下床穿鞋。
哥俩封闭煤火炉,踩着积雪去八达岭乡供销社。
王振华先买八斤棉絮,再去延庆县百货公司买板鸭。
公交车因为大雪而停运,他们只能步行,幸亏路程不算太远。
“哎呀!”一个女同志突然摔倒在雪地上。
她急忙爬起来,脚下一滑,又摔倒了。
“哈哈……”几个路人笑着从她身边走过。
女生的膝盖摔得生疼,眼里有了泪水,只能坐在雪地上。
王振华走过去,伸手扶她的胳膊,“同志,你没事吧。”
女生道谢,“谢谢同志,我没事儿。”
韩英杰过来帮忙,哥俩一人扶着一条胳膊,把她从雪地上扶起来。
女生打掉棉袄上的雪,再次道谢,“谢谢你们,谢谢!”
“不客气,你能走吗?”王振华问道。
女生摇摇头,“我崴到脚了,好疼。”
韩英杰道,“百货公司对面就是人民医院,振华,我回厂里借自行车?”
“还是借架子车吧,四个轮子更稳当。”王振华说道。
“行,你们在这等我。”韩英杰掏出板鸭票,“你拿着票。”
女生眼前一亮,也掏出一张板鸭票,“谢谢你们,这张票送给你们。”
王振华摇头,“算了,你自己用吧。”
这年头想吃肉很难,板鸭票绝对是紧俏票。
“你们拿着吧,我吃板鸭都快吃吐了。”女生把票塞给王振华。
这话有点狂了,王振华不再客气,把板鸭票装兜里。
等了大半个小时,韩英杰拉来架子车,哥俩扶她上车。
王振华在前面拉车,韩英杰在后面推车,女生坐在车上。
架子车来到人民医院,经过医生初步诊断,女生没有骨折,需要住院观察半天。
“我叫方娇娇,你们叫什么名字,我给你们的单位写表扬信。”
“不必了。”韩英杰说道,“我叫韩英杰,在皮鞋厂上班,他叫王振华。”
“方娇娇同志,我们还有事,祝你早日康复。”王振华说道。
哥俩离开了医院,去百货公司买两只板鸭,两块钱两只。
韩英杰突然道,“方娇娇这个名字有点耳熟,好像在哪里听过。”
本来就是一件小事,王振华没放在心上,哥俩直接回小王村。
回到村子,老妈和弟弟妹妹还在被窝里躺着。
“英杰,你来啦。”董秋兰急忙起床。
“秋兰姨,振华买了八斤棉花,够你们做棉袄了。”韩英杰道。
董秋兰眉开眼笑,“最多三天,我就能把全家的棉衣做好。”
她紧紧抱住了棉花,“真好!这个冬天再也不冷了!”
那发自内心的喜悦,震惊了韩英杰,他从来没因为温饱开心过。
“秋兰姨,振华买了两只板鸭。”韩英杰从布袋里拿出板鸭。
“大哥万岁!有烤鸭吃了!”王晓莹急忙从被窝里爬出来。
这时,韩英杰大声道,“我想起来了,方娇娇是板鸭厂的厂长,我在报纸上看过她的事迹。”
“板鸭厂?”王振华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
板鸭厂有鸭子,鸭子身上的鸭绒可以做羽绒服,其保暖程度不比棉花差。
如果我发明羽绒服,能不能让老妈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