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上,龙椅高踞,朱元璋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殿下群臣。今日早朝,他特意命人宣召冠军侯朱枫上殿议事,却迟迟不见其身影。
“冠军侯何在?”朱元璋的声音低沉而威严。
太子朱标上前一步,躬身答道:“父皇,冠军侯正在府中潜心筹备北伐十三策,故而未能及时上殿。”
“北伐十三策?”朱元璋的语气中透出一丝好奇,“这冠军侯,莫非又有什么奇谋妙计?”
朱标微微一笑,说道:“父皇,冠军侯胸怀韬略,见识非凡,此次定能为我大明江山社稷再立新功。”
朱元璋抚须大笑,说道:“好!好!咱正准备开疆拓土,这北伐十三策来得正是时候!”
殿上群臣闻言,神色各异。
李善长面色凝重,眉头紧锁。他深知朱元璋雄心勃勃,一直想要彻底扫平北元残余势力,一统天下。
冠军侯的出现,无疑为朱元璋的雄心壮志增添了新的动力。
胡惟庸眼珠转动,心中暗自盘算,如今冠军侯声名鹊起,深得圣上器重,让他感到一丝威胁。
徐达则是一脸欣慰。
他与冠军侯同为武将,深知冠军侯的勇武和才能。他相信,冠军侯定能不负圣望,为大明王朝再创辉煌。
刘伯温则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他早已看透世事,对朝堂中的权力争斗早已心生厌倦。他只希望大明王朝能够长治久安,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其余文武百官,有的面露喜色,有的心怀忐忑,有的则是一脸漠然。
他们都在揣测着冠军侯的北伐十三策究竟有何妙计,又会对大明王朝的未来产生怎样的影响。
金銮殿上,气氛庄严肃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冷酷而无情的气息。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面具,隐藏着各自的思绪和情感。
朱元璋的目光再次扫过殿下群臣,最终落在了太子朱标身上。
“标儿,你对这北伐十三策,有何看法?”
朱标沉吟片刻,答道:“父皇,儿臣以为,冠军侯的北伐十三策,定能为我大明王朝的北伐大业提供重要的战略指导。儿臣建议,待冠军侯完成北伐十三策后,立即召开朝议,共同商讨北伐事宜。”
朱元璋点了点头,说道:“准奏。”
他的声音依旧低沉而威严,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断。
金銮殿上,群臣的目光再次聚焦在太子朱标身上。他们知道,一场新的风暴即将到来,而这场风暴的中心,正是那位年轻的冠军侯朱枫。
朱元璋龙目扫视殿下群臣,最终停留在李善长和胡惟庸身上,沉声问道:“李爱卿,胡爱卿,武状元一事,准备得如何了?”
李善长躬身答道:“启禀陛下,武状元各项事宜已准备妥当,可如期举行。”
胡惟庸亦出列附和:“臣附议,一切均已安排妥当,静候陛下旨意。”
朱元璋闻言,龙颜大悦,一拍龙椅扶手,高声道:“好!三日后,洪武第一场武状元,正式开启!”
此言一出,金銮殿上顿时一片哗然。武将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们早就听闻皇上要举办武状元选拔,如今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徐达抚须而笑,虽然他知道朱枫天下无双,但是此时不能丢了场面:“我儿徐允恭习武多年,武艺高强,此次武状元,定能夺得魁首!”
常遇春则是一脸跃跃欲试的表情,恨不得现在就上场比试一番。
他年轻气盛,自负武功除了朱枫以外,天下无双,早就想在众人面前一展身手。
就在这时,燕王朱棣昂首阔步,走出队列,朗声道:“父皇,这武状元,儿臣拿定了!”
朱元璋闻言,不禁哈哈大笑:“棣儿,你有这份雄心壮志,朕甚是欣慰!但武状元可不是儿戏,需得凭真本事说话。你可切莫轻敌,须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朱棣拱手道:“父皇教诲,儿臣铭记于心。儿臣自幼习武,从未懈怠,此次定当全力以赴,不负父皇期望!”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目光再次扫过殿下的武将们,高声道:“此次武状元,朕希望尔等都能拿出真本事,为大明选拔出真正的良将!朕已备下丰厚奖赏,胜者不仅可以获得‘武状元’的称号,还能得到朕亲赐的宝剑和战马!希望尔等都能奋勇争先!”
退朝的钟声悠长地响彻紫禁城,文武百官鱼贯而出,朱标的仪仗缓缓驶向冠军侯府。朱枫早已得到消息,立于府门前迎接。
“臣弟朱枫,恭迎太子殿下。”朱枫躬身行礼,神态恭敬。
朱标快步上前,一把扶起朱枫,笑道:“冠军侯不必多礼,你我兄弟,何须如此拘谨?”
朱枫起身,侧身引路:“殿下,府内略备薄酒,还请殿下移步。”
朱标欣然应允,随朱枫步入府内。穿过曲折的长廊,来到一处雅致的庭院。院内古木参天,绿荫如盖,假山流水,景色宜人。
“殿下,这位是姚广孝,臣弟的挚友。”朱枫向朱标介绍道。
一名身着青衫,面容清瘦,眼神深邃的黑袍僧侣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小僧姚广孝,拜见太子殿下。”
朱标打量着姚广孝,此人虽貌不惊人,却有一股沉稳内敛的气质,令人不敢小觑。“久闻师傅大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朱标只是给朱枫一个面子。
若不是看在朱枫的面子上,太子根本不理会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僧人。
宾主落座,酒过三巡,朱标放下酒杯,正色道:“冠军侯,今日前来,是想听听你的北伐十三策。”
朱枫微微一笑,命人取来一卷书简,双手呈给朱标。“殿下请过目。”
朱标接过书简,仔细阅读起来。书简上,朱枫用精炼的文字,阐述了北伐的战略构想,从兵力署部到后勤保障,从战术运用到外交策略,面面俱到,环环相扣。
第一策,以奇兵突袭,攻其不备。
第二策,围点打援,各个击破。
第三策,声东击西,迷惑敌人。
第四策,坚壁清野,断其粮草。
第五策,利用地形,以逸待劳。
第六策,招降纳叛,瓦解敌军。
第七策,联络蒙古各部,共同抗敌。
第八策,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第九策,加强训练,提高军队战斗力。
第十策,修筑工事,巩固防边。
十一策,发展火器,增强火力优势。
十二策,重视情报,掌握敌情。
十三策,稳定后方,保障供给。
朱标越看越激动,脸上的喜色越来越浓。他时而点头赞许,时而皱眉沉思,时而拍案叫绝。
良久,朱标合上书简,长舒一口气,赞叹道:“冠军侯,你的北伐十三策,真是精彩绝伦,令人叹服!如此精妙的战略,定能助我大明一统北方!”
朱枫谦虚道:“殿下谬赞,臣弟只是尽绵薄之力而已。”
朱标目光炯炯地注视着朱枫,语气坚定地说道:“冠军侯,你若出兵北伐,本宫愿给你二十万精锐之师!”
朱枫闻言,心中一震,他知道,朱标这是在表达对他的信任和支持。他起身,郑重地向朱标行了一礼:“臣弟定不辜负殿下的期望,誓死完成北伐大业!”
姚广孝在一旁,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他知道,大明的未来,将因这北伐十三策而改变。
夜幕降临,太子朱标尽兴而归,朱枫府邸恢复了宁静。姚广孝并未离去,而是留宿于此。庭院中,两人相对而坐,品茗赏月。
“恭喜冠军侯,得太子如此赏识,北伐大业指日可待。”姚广孝举杯示意。
朱枫轻轻抿了一口茶,神情却并不轻松:“大师,二十万大军,非同小可,我肩上的担子很重啊。”
姚广孝笑道:“冠军侯智勇双全,又有北伐十三策,何须担忧?贫僧观太子殿下,对你也是信赖有加。”
朱枫叹了口气:“殿下信任我,我自然感激。只是这朝中局势复杂,北元实力也依然不容小觑,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姚广孝放下茶杯,目光深邃:“冠军侯所虑极是。北伐并非一蹴而就之事,需步步为营,谨慎行事。如今,冠军侯已得太子支持,接下来便是要争取朝中大臣的支持,以及稳固后方,方能无后顾之忧。”
朱枫点点头:“大师所言甚是。只是这朝中大臣,各有心思,想要让他们齐心协力,谈何容易?”
姚广孝微微一笑:“冠军侯莫急,贫僧有一计,可助冠军侯一臂之力……”
月光下,姚广孝附在朱枫耳边,低声细语,将自己的计策娓娓道来。朱枫听后,眼睛一亮,连声称妙。
后宫,朱元璋一身明黄龙袍,正襟危坐。他手中握着一份奏折。
殿内空无一人,只有香炉中袅袅升起的青烟,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味。
“重八,还在为科举的事情烦心吗?”马皇后轻移莲步,走到朱元璋身旁,关切地问道。
朱元璋放下奏折,揉了揉眉心,叹道:“是啊,咱这心里总是不踏实。洪武三年,咱下令暂停科举,如今已过去两年,这读书人的事,可不能耽搁太久啊。”
马皇后温婉一笑,轻声道:“陛下圣明,这武举取士,真是高瞻远瞩之举,朝野上下,无不称赞陛下的英明决断。有了这武状元在前,科举取士,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朱元璋点点头:“皇后所言极是。这武举,既选拔了武艺超群的将才,也安抚了武将们的心。如今科举重启,他们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陛下这一步棋,走得真是妙啊!”马皇后赞叹道,“先武后文,恩威并施,既展现了皇上的雄才伟略,也稳定了朝局,真是一举两得。”
朱元璋哈哈大笑:“皇后过奖了。咱只是想为大明江山,选拔更多的人才。这武将固然重要,文臣也同样不可或缺啊。”
“重八所言甚是。”马皇后深以为然,“文武兼备,方能长治久安。如今武举已毕,科举也该提上日程了。”
朱元璋沉吟片刻,说道:“是啊,科举之事,不可再拖了。只是这科举取士,关系重大,容不得半点马虎。咱得好好想想,如何才能选拔出真正有才学、有德行的人才。”
“重八,臣妾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马皇后试探着问道。
“皇后但说无妨。”朱元璋鼓励道。
“臣妾以为,这科举取士,除了考察才学之外,还应注重品德。毕竟,一个人的才学再高,若是品行不端,也难堪大任。”马皇后缓缓说道。
朱元璋深以为然地点头:“皇后说得对,德才兼备,方为良才。咱这就下旨,命礼部制定科举章程,务必将品德考核纳入其中。”
“陛下圣明!”马皇后欣慰地笑道,“有了陛下的英明领导,大明江山,必将更加繁荣昌盛!”
朱元璋望着马皇后,眼中充满了柔情:“哈哈,你还夸赞上我了,你可很少称呼我为陛下啊,不过,还是听着重八顺耳一些,有你在咱身边,咱就放心多了。”
马皇后轻轻依偎在朱元璋身旁,柔声道:“重八,为了大明江山,为了黎民百姓,我愿永远陪伴在你身边。”
朱元璋握着马皇后的手,两人并肩坐在龙椅上,殿内的宫灯散发着柔和的光芒,映照着两人脸上幸福的笑容。
“皇后,你说这武举,最终谁能夺魁啊?”朱元璋饶有兴致地问道。
马皇后掩嘴轻笑:“臣妾哪知道啊,不过,臣妾倒是知道,冠军侯一人一骑破万甲。”
“哦?皇后也听说了?” 朱元璋挑了挑眉,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
“可不是嘛。” 马皇后笑着说道,“你总是说,宫里宫外都在传,说冠军侯武艺高强,他若不放水,谁能做武状元。”
“冠军侯确实天下无双。” 朱元璋点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赞赏,“咱也听说了,那些跟着我的老伙计,没有能在他面前走过一个回合的,他的凤翅镏金镋四百多!当初我送给张真人,就是因为常遇春,常茂等人,用不了这种武器。”
“可不是嘛,臣妾听说,他凤翅镏金镋使得出神入化,简直就像天神下凡一般,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如探囊取物!” 马皇后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臣妾真想亲眼看看他的本事。”
朱元璋哈哈大笑:“等殿试的时候,皇后就可以一睹他的风采了。”
“那臣妾可要好好期待一下了。” 马皇后笑着说道,“重八,你说,这朱枫要是科举也夺了魁当了状元,那可真是文武双全啊。”
朱元璋沉吟片刻,说道:“文武双全固然好,但更重要的是品行端正。冠军侯的品行让咱安心。”
“重八说得是。” 马皇后赞同地点了点头,“这武状元,不仅要武艺超群,更要品德兼优,才能成为我大明的栋梁之材。”
“希望冠军侯,能不负众望,力压群雄吧。” 朱元璋望着殿外的夜空,眼中充满了期许。
武状元!
即将上演!
……
好凉凉!
还有朋友看书吗?
有的话吱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