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座高见?”
贾总显然不经常上网,这么一个流行梗硬是没听懂,他带着疑惑的目光看着李墨曜,会场的秩序由一位头发花白的中年人主持。
参会的一共有十几人,看起来并不多,但如果与会者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决策权或者建议权,那这个人数就明显偏多了。
贾铭章一时间没办法给李墨曜解释参会者的成份,虽然有主持人,但他才是那个话语权最大的决策者,给李墨曜安排了一个位子后,他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时而与人交流,时而翻看资料,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
李墨曜很不适应这种会议模式,也很不喜欢,工先锋就绝对不会开这种冗长的会议,室内吹着空调,却丝毫不让人感到凉爽,或许是这间老会议室密封不严,但更多的是众多的与会者呼出了太多的浊气,让本就不宁静的心变得更加烦乱。
精机一厂的平面图是李墨曜闭着眼睛也能背出来的。由南向北,进入厂区大门后是绿化带和行政楼,包括办公室、会议室和档案室,然后是主厂房、分厂房、原材料仓库、成品仓库,西北是辅助区,包括维修车间、工具库、配电房、更衣室、食堂和员工宿舍,东北是物流区和废弃物处理区。因为都是大型机械设备,所以占地面积极广,最繁盛时期整个厂区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现在员工宿舍区早已被开发,众诚所占地面积仅为老厂区的三分之二。饶是如此占地面积仍然相当于12座足球场大小。
如果在从前,这么大一片面积足够开发商眼馋的了,如今有人肯出价已经是非常了不得的优惠条件了。想毕这些众诚的高管想法都和李墨曜先前一样,这笔账谁都会算,改造文创园的前景并不乐观,尤其是在沈州已经有了二十几座工业文创园的前提下,失去了唯一性,而工业风这个特色也趋近同质化,加上建造时间不占优势。如此一来那位城市规划师的发言可就不成了“总座高见”嘛。
“看得出来,设计院也不是很重视嘛,派了一位这么年轻的人来。”习惯了贾铭章的说话方式以后,李墨曜的语气也随意起来,会议结束后两人仍像先前那样看似漫无目的的在旧厂区散步。
“现在到处都在搞文旅,市里也很重视,虽说改造有政策倾斜,但资金问题始终没解决,规划案自然也就落不到实处。”
说着,贾铭章竟然轻轻地叹了一口气,看得出他的压力很大。
“就算解决了启动资金的问题,恐怕后续的运营才是最难的。”
“你做过调研了?”
“我昨天折腾了一大天,今天一早就要来见你,哪有时间做调研啊。”李墨曜自嘲的笑笑。
想到对方也是沈州人,贾铭章露出带有深意的笑容:“去年双节,沈州的旅游迎来了高锋期,客流量罕见的达到1200万人次,位列全国第三,超过了传统旅游区,所以市里在今年加大了对文旅的投入,如果诚心想干,资金问题应该会解决,唯一难点就是你说的后续。”
“这里面有一个比例,客流量虽然增加了,但消费比却在降低,根据大数据统计,大前年游客的人均消费在日1500元以上,而今年只有人均700元,降低了一半儿还不止。也就是说这个虚涨的人流量除了增加了城市负担,于财政收入无补。”
贾铭章眼前一亮,他没想到这个长年在外的游子居然做了这么多功课,不过他提到了大数据倒也让他释然。虽然对方是搞工业软件的,但一座工厂的运营与当地的营商环境息息相关,他好奇的问道:“难道你们的产品连这方面也会考虑到?”
“当然,Smw并非单一的辅助性软件,它是集研发、生产、经营管理和运维为一体的综合性系统,除了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能推动工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讲讲细节。”
“举个例子吧,过去调试一条生产线需要慎而又慎,因为生产线是工厂的命脉,随便动生产线是绝对能给企业带来动荡的,搞不好就是一落千丈。而虚拟工厂可以解决这一问题,Smw作为集成系统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同时联动几套方案在虚拟工厂里进行模拟,基本做到了想停就停、想开就开、想调就调,不会对工厂的生产和运营造成任何影响,其智能化计划调配也决定了Smw可以随时根据市场变化给出生产量,从而达到最大化的节约。当然这只是举例,Smw的功能还有很多,不是一时半刻能讲完的,如果贾总有兴趣我们可以找个地方详谈。”
贾铭章表情终于认真起来,两位企业带头人从这开始就进入了真正的戏肉阶段。
……
……
“众诚的业务属于私人定制,有点儿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意味,这样就会造成生产线的闲置和过剩生产,这是哪家企业都无法避免的问题,Smw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贾铭章准备了一间小办公室,叫来了最得力的助手开始细致研究新厂建设问题,办公室里只有四个人,包括李墨曜和贾铭章自己,人虽然少,但这才是真正高效的核心团队。这是洽谈,也是业务考校,边规划边提出问题,边提出问题边解决问题,一条条方案就这样在键盘的敲击下形成了。
“如果把文创园的问题也考虑进去,那么我们会在这里加一个模块,这样就会呈现另一组数据,Smw的设计基于模块化,每个模块都可以单独提取数据,也可以根据业务需要重新组合,从而生成高管们需要的信息。”
听着听着,贾铭章有种奇怪的感觉,他试探着问道:“如果这些信息都准确无误的话,那我想公司应该可以不聘请高管了……”
这个想法很可怕,听到后,连身边的两位助手都立马停下了手中的工作,从李墨曜的描述中得出一个结论,一旦这套系统上线,整个公司连同生产、销售、运维和采购都会被组合在里面,工人只需要根据系统给出的数据进行运维即可,岂止是高管,大量的工人都得下岗。
李墨曜面色严肃,但没有给出回答,该说的他都说了,至于做不做?怎么做那是贾总的事。
贾铭章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知识体系彻底的被冲击破碎,虽然在脑中已经形成完整概念,但还是被眼前这个不可琢磨的场景惊呆了,他喃喃地问:“这样一座工厂需要几个工人?”
李墨曜深吸了一口气给出了准确的答案:“十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