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看看去。”
李昭抬脚往外走去,楚钰跟着一起去看热闹。
说是看看,就真是只是看看。
李昭在城楼上远远的看了一眼,确定了是清溪村的人之后,就没有再下去见面了。
“他们若是要想来罗崖县定居的话,按照章程来就是了。”
“不用给什么优待吗?”吴静如问道。
“不用。”李昭的态度很冷淡。
“属下明白了。”吴静如点头应下,往城楼下面走去。
“我还以为你至少会下去跟他们见一面呢。”楚钰看着下方说道。
“长清县安置了灾民,他们在长清县都待了那么久了,按理来说已经安定下来了。”
“如今却跑了那么远跑到罗崖县来,不过就是听说了我的事,便想过来攀扯关系而已。”
“下面的那些人,我只有一两个算是见过的,也算不上有什么交情。”
甚至以前因着朱家的关系,这些人可从来没对原身有过什么好脸色,路过都要吐口唾沫的那种。
“他们跟其他的灾民在我眼中并没有什么区别,既然来了罗崖县,那便按照罗崖县的规矩来好了。”
如今罗崖县的百姓过的日子比起以前来说已经好的太多了,只要肯干,至少是不会饿肚子了。
有一处太平之地,能填饱肚子,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便是上等的日子了。
至于其它的,自己凭本事去争好了,官府也好军队也好,都一直在招人,只要身上有真本事,也能拼出自己的一席之地的。
底下可能已经得到了消息,闹哄哄的吵了起来,李昭冷眼看着却并不打算露面。
不知不觉中,站的位置越高,她的心好像便越来越硬了。
只有每天晚上入睡前,拿上一本空间里的书看看,或者进去空间独处一会儿,才能不断的提醒自己不忘初心。
不要最后变成自己都不认识的样子。
底下没有闹多久,在士兵抽出武器后,终于安静了下来。
后续便是见到不能得到任何优待后,一行人又灰溜溜的回了长清县。
毕竟在长清县他们待了那么久,盖了房子,佃租了田地,也有了点存粮了,其实日子已经能过的下去了。
要不是听到来收税粮的小吏说起李昭,那小吏之前在城内见过李昭,便吹嘘了一番,把自己知道的那些事情都说了出来。
他们越听越觉得熟悉,在听到了她大姐叫李来小妹叫李盼儿之后才差不多确定了,那正是他们认识的那个李昭。
哪怕心里觉得李昭变了很多,但所有人都被这天降好运惊喜的不行。
后面又听说李昭的亲人朋友现在都身居高位了,得到了重用,贪欲便在心里生根发芽,长成了参天大树。
商量过后决定博一把,万一李昭真顾念着是同村的旧情,那可就能发达了。
可真正过来了后面对的情况却根本不是他们想的那样。
他们甚至连李昭的面都没见上,便这么被打发了。
税粮收上来了以后,差不多过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在天气已经开始慢慢转凉,还没彻底冷之前,罗崖县的护城河终于完工。
罗崖县有了这最为重要的一层保障,满城一起庆祝了三天。
在护城河完工后不久,罗崖县也迎来了第一场雪。
而现在也不过是十月下旬,还没到十一月。
身处南方城市,却下起了雪,至此,李昭终于可以完全肯定,这个时代已经进入了小冰河时期。
赵村长走进李昭的书房,抖了抖身上的雪后,这才入座。
县崖书房不好盘炕,但点了两个火盆,屋内还是很暖和的。
“怎么样了?”李昭从公文中抬起头来问道。
下了雪后,李昭便让人挨家挨户的去看看,若有房屋破损的,便帮着修补一二。
最为重要的是,要把盘炕这件事情广泛的推广开来,免得再因为极寒天气冻死人。
盘炕赵村长最有经验,还是他带着人去干这活。
当然,这炕也不是白盘的,材料自己准备,还得管过去工作的人员餐食,还有一百工分。
工分不够的便直接换成等额的粮食就行。
“盘炕的人倒是已经招了不少,如今加一起都有五六百号人了,但是大家伙还是不舍得那点东西去盘炕,如今城内来盘炕的人家都不到一半,乡下就更少了。”赵村长叹了口气。
李昭给出的条件已经算是很便宜了,正好能相抵去盘炕的工作人员的工分,差不多家家户户都能够的上的,就是怕之后再降温会冻死人。
“先把手头上接的活都给做了,盘炕的人继续招,这温度我看还有的降。”
“真到那能冻死人了的温度,再怎么不舍得这笔花费那也得往外掏了,别到时候人手不够那就麻烦了。”李昭皱了皱眉说道。
百姓们穷习惯了,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现在都觉得自己能忍。
去年那极寒天气可是冻死了不少人,今年她不想再出现这种情况了。
“这手艺他们学了去,要是背着官府以更低的价格去接私活咋办呐?”赵村长担忧的问道。
这可是吃饭的手艺。
要是搁以往,那是得正儿八经的行了拜师礼后,再好好的被师父给磋磨几年,那才会给教点真本事的。
现在却啥都不用就把手艺给教了,还包吃给工分。
怎么看都是一笔亏本买卖,心疼的他好几天没睡着觉。
“官府给出来的价格已经是最低的了,再低那根本没赚头。”李昭笑了笑。
“赵叔,这事儿不讲利益,也不论亏不亏的。”
“大家奉我为主,便是相信我能带着所有人一起过上好日子。”
“我希望以后所有百姓都不用再受忍饥受冻之苦,在这世上能活的轻松些。”
“至少我管辖下的百姓是如此。”
就像她以前生活的那个世界一样。
她希望她有生之年能做到其万分之一,那便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