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钟目光如炬,凝视着胡道凌,缓声问道:
“胡先生,你是否还有话要讲?”
胡道凌眉头微皱,深思熟虑后答道:
“大人,若要扳倒太子,首当其冲,需应对的便是丞相。”
他顿了顿,接着说:
“不知大人可有妙计?”
周晓钟审视着胡道凌,语气沉稳地说:
“丞相行事向来谨小慎微,而且他势力庞大,要想对付他……实非易事。”
胡道凌颔首表示赞同,若有所思地说:
“丞相结党营私,大肆搜刮民脂民膏。”
“我们可以设法搜集相关证据,直接呈交皇上。”
“您想想……人多嘴杂……心岂能齐?”
“那些效忠马雉邦之人,多数皆是追名逐利、贪财好色之徒。”
“我们不妨先暗中观察,查明具体有哪些人效忠于马雉邦。”
“将这些人逐一登记造册,详细记录他们的喜好和个人生活。”
“我就不信,找不到一个可供突破的破绽。”
周晓钟微微一笑,赞道:
“胡先生所言甚是!……”
“可如今,我初任吏部侍郎之职。”
“身旁可信之人,除却周全,别无他人。”
“此事……事关重大……切不可轻率托付。”
胡道凌嘴角微扬,轻笑道:
“大人不妨,前往拜访战王世子。”
“眼下战王已逝,郡王亦被囚禁于天牢。”
“他们定然也在谋划,如何对付丞相与太子。”
“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即为朋友。”
“战王府底蕴深厚,即便如此,亦有军中将领可为所用。”
“况且他们的侍卫,皆是忠心耿耿的侠义之士。”
“适才所说之事,若交予他们去办,必然能够圆满达成。”
周晓钟微微颔首,沉声道:
“好!……我这就去战王府拜访。”
胡道凌急忙抬手,劝道:
“大人且慢!……”
他语气凝重的道:
“此时前去拜访,绝非明智之举。”
胡道凌顿了顿,接着说道:
“再过数日,便是战王逝世百日之祭。”
“大人不妨待到那时,借祭奠战王之名,前往战王府。”
他目光闪烁,似在谋划着什么:
“届时祭奠之人众多,谁也难以揣测,他人心中所想。”
胡道凌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太子和马雉邦,定然也不会,对大人前往战王府的真实意图,有所防备。”
他郑重地提醒周晓钟:
“大人切记,在未将太子扳倒之前,万不可让太子知晓,你与那已故的周家人,有任何关联。”
“也不可让任何人知晓,我在您的府上。”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警告:
“否则,以太子和马雉邦的行事风格,必定会先下手为强。”
“在大人尚未有足够实力,与之抗衡之前,他们必会想尽办法将大人铲除。”
“也会想办法,把我杀了。”
周晓钟站起身来,对着胡道凌深深一躬,感激道:
“我得先生指点,实乃三生之幸。”
胡道凌亦拱手还礼,朗声道:
“大人不必客气!”
“大人的收留之恩,胡某理当全力以赴,虔诚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