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宿营地,把遇到登盛的情况告诉唐林等人,大家都认为自卫队和政府军是敌非友,留在此地不安全,应马上出发,离开东枝。
于是马帮大队人马立即出发。
疾行两天,见后面一直没有政府军的人尾随,众人这才放下心来。
又走了十来天,来到一个叫万萨拉的地方。
这里是一个渡口。
从东枝到大其力,必须经过萨尔温江。
萨尔温江就是怒江,怒江从中国云南流入缅甸,就改名叫萨尔温江。
萨尔温江从北往南,将掸邦一分为二,分为江东江西两部分。
萨尔温江切割掸邦高原,水流湍急,峡谷高深,这个时代,没有桥梁沟通两岸。
在中国境内,怒江曾经是阻挡日寇进攻的天堑。
掸邦人民要过河,需要选择水流平缓的河段过渡。
万萨拉这个地方,就是一个合适的渡口。
此处江水极为平缓,江宽也大约只有二十多米。
摆渡人在江两边拉起铁锁,用木筏配合铁锁摆渡。
朱江带领马帮大队来到江边,等待过渡。
每次摆渡,木筏上面可以装载五匹骡马,包括骡马背上的货物,还可以站几个人。
马脚子把骡马的眼睛用黑布严严实实的包住,然后把骡马小心翼翼地牵上木筏。
待人马货物放置好,摆渡的人一个用竹竿控制木筏,掌握平衡,另一个摆渡人用手抓住铁锁,双手交替,把木筏向河对岸拉。
木筏到达对岸,人马上岸,对岸的人马货物又以同样的方式过江。
一个来回,最低要耗时二十分钟。
朱江的人马,从早上开始过渡,直到下午才全部过完。
一天的过渡,感觉比行路还疲劳 ,大家就一致决定,今天不再继续赶路,就在渡口边安营扎寨。
于是众人开始拾柴、生火、烧水、做饭。
摆渡还在继续。
朱江一个人闲得无聊,就转到江边看人家过渡。
这时正好木筏从江对岸摆渡过来。
上面也有几匹骡马,还有几个乘客。
木筏平稳过来,眼看快到这边江岸。
就在木筏大约离江岸还有五米左右时,只听木筏上骡马惊叫,然后又听到扑通一声,跟着有人大喊:“娃娃掉下河了,救命。”
朱江一看,一个小男孩在江里扑腾,眼看要沉入水中,木筏上的乘客明显都不会水,两个摆渡的人要控制木筏,也不敢下水救人。
朱江毫不犹豫,立即奔向江边,跳进江里,朝落水的小孩子游过去。
这时小孩子已经被江水朝前冲走,江水虽然看起来平缓,但并不是静水,还是有一定的流速和冲击力,等朱江下水 ,小孩子已经被冲走很长一段,头已经慢慢沉入水中。
朱江拼命向前划水,终于抓到小孩,然后一手搂着小孩,一手向岸边游过去。
朱江将小孩子抱上江岸,这时小孩子因为呛水已经昏迷过去,小孩子的父母以为孩子死了,顿时大哭起来。
朱江把小孩子的头偏向一边,然后按压他的胸口,一会儿小孩子就咳嗽起来,跟着一口水吐了出来,眼睛也张开了。
小孩的父母看到孩子活过来了,高兴得不知如何表示,小孩的母亲又激动得哭了起来。
这时摆渡的人也过来了,看到孩子没出事,这才放心。
于是小孩的父母和摆渡的人开始争论孩子掉下水的原因。
朱江趁他们争论不休的时候 ,离开江边,朝马帮营地走去,边走边脱下湿漉漉的衣服。
马帮众人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听到江边有人惊叫。
朱江救人就是几分钟的时候,等马帮的人发现江边的动静,朱江已经回来了。
见朱江一身湿淋淋的,大家都问发生了什么事情,朱江简单地说了一下,然后到火边烘烤湿衣服。
一会儿 ,小孩子的父母带着小孩子一起过来了。
他们见到赤裸着上身,正在篝火边烤衣服的朱江,齐齐跪下。
“这是干什么,快起来。”朱江连忙把他们拉起来。
“多谢恩人,今天不是恩人舍命相救,我这孩子命就没了,救命之恩,实在是不知道如何感谢。”
“没什么。孩子没事吧?”
“孩子没事。”
“孩子没受到惊吓就好。”
朱江看这孩子,白白胖胖,七八岁的样子,眼睛里透着机灵。
再看这对父母,都是四十多岁的样子,男的中等身材,微胖,脑袋很大,女的个子不高,偏胖,圆脸,一副富态像。
毫无疑问这是一户殷实人家。
朱江问这对父母,小孩子掉下水的原因。
原来当时在木筏上,有一匹骡马,原来蒙上的黑布不知怎样突然松动了,骡马突然看到江水,又感觉到木筏的晃动,骡马产生恐惧,乱叫乱动,导致木筏突然向一边倾斜,待在母亲身边的小孩子一下掉进江里。
这可说既是意外,也是安全事故。真出了事,摆渡的和马帮都是有责任的。
小孩的父亲主动向朱江介绍,他姓杜,叫杜维民,杜太太姓梅,他们是泰国华商,家在泰国清莱府,这次是到东枝探亲,顺便进一批货。
朱江救的小孩叫杜平,是杜伟民的唯一的儿子。杜维民夫妇前面生了三个女儿,大女儿二女儿都已经成家,他们夫妇是快四十岁才生育这么一个儿子,简直是心肝宝贝。
朱江今天救了杜平,几乎可以说拯救了这个家庭。
他们对朱江的感谢是发自内心的,但在这荒山野岭,也没有其他表示感谢的办法。
杜维民是经常跑江湖的人,他知道不能随便在路上问别人的身份和目的地。
“朱先生,我不知道你们要去哪里,但如果有机会,请一定到清莱府我家里做客。如果朱先生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只管开口,不管什么事,你只要带个信,但尽我所能。”
“好的,有机会我肯定会去。你们也不需要对我太客气,出门在外,谁都有遇到麻烦的时候,互相帮助,是平常不过的事情。”
因坐的地方都没有,双方也不便多说,杜家三口就离开了。
朱江连忙把裤子脱下来,只留一条短裤,在火边烘烤。
没办法 ,出门就只带一套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