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瑶回到医馆,看着冷冷清清的大堂,心头一沉。
往日里熙熙攘攘的景象早已不在,只有空荡荡的桌椅和弥漫在空气中挥之不去的药材味,提醒着她曾经的繁华。
她赢了官司,证明了清白,却输了人心。
“吴凛,我……”余瑶的声音有些颤抖,她不知道该如何让病人重新信任医馆,她担心医馆就此衰败下去,曾经的心血付诸东流。
吴凛轻轻地将她揽入怀中,“别担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他的语气坚定,却掩饰不住眉宇间的担忧。
几个以前的老病人路过医馆门口,探头探脑地往里张望,却迟迟不敢踏入。
他们窃窃私语,言语间充满了犹豫和怀疑。
“就是这家医馆,听说之前出了事,那大夫差点被抓走……”
“哎,谁知道真假呢,还是小心点好,万一……”
他们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余瑶的耳中,像针一样扎在她的心上。
她想起医馆曾经的热闹场景,病人络绎不绝,她忙得不可开交,却也乐在其中。
而如今,一切都变了。
夕阳西下,余晖透过窗户洒在大堂的地面上,拉长了余瑶的身影,显得格外孤寂。
她无力地坐在椅子上,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指甲深深地陷入了掌心,却感觉不到一丝疼痛。
吴凛看着她失落的样子,心中一阵绞痛。
他走到她面前,蹲下身,握住她的手,柔声道:“瑶儿,相信我,我们一定可以度过这个难关。”
余瑶抬起头,看着吴凛坚定的眼神,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你说得对,我不能放弃。”她的语气虽然还有些虚弱,却多了几分坚定,“我一定要想办法恢复医馆的声誉,让病人重新相信我。”
吴凛点点头,“我帮你。”
夜幕降临,医馆里一片寂静。
余瑶站在门口,望着空无一人的街道,心中思绪万千。
突然,她眼神一凛,转身对吴凛说道:“我想到一个办法……”
余瑶提笔写下告示,娟秀的字迹力透纸背:三日义诊,分文不取。
告示下方,她郑重地贴上了自己所有的行医资格证明,每一张都清晰可见,不容置疑。
这大胆的举动,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阵阵涟漪。
一些原本犹豫不决的病患,被余瑶的真诚所打动,开始尝试着走进医馆。
医馆里渐渐有了人气,余瑶一刻不停地为病人诊治,她精湛的医术和耐心的态度,逐渐赢回了一些病人的信任。
眼看着医馆就要恢复往日的繁荣,马同行却再次出手了。
他派出手下,混迹在人群中,散播各种谣言。
“这免费义诊啊,就是个幌子!你们忘了之前的事了?谁知道她安的什么心!”“就是,说不定就是为了挽回名声,做做样子!”这些谣言,如同毒蛇的信子,悄悄地侵蚀着人们的心,刚刚建立起来的信任,再次摇摇欲坠。
一些病患开始动摇,他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有的起身离开,有的则犹豫地站在原地,不知该如何是好。
余瑶看着这一切,心中焦急万分,但她没有放弃,她更加努力地为病人诊治,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清白。
夜深了,医馆的灯火依旧通明。
余瑶疲惫地坐在椅子上,揉着酸痛的肩膀。
吴凛心疼地看着她,端来一杯热茶,“瑶儿,辛苦你了。”余瑶接过茶杯,勉强笑了笑,“没事,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可以……”
突然,医馆的门被猛地推开,一个气喘吁吁的身影冲了进来,“余大夫,不好了……”
吴凛心疼地握住余瑶的手,指腹轻轻摩挲着她粗糙的指节。
“瑶儿,别灰心我会一直陪着你,我们一起度过这个难关。”他深邃的目光里满是坚定,仿佛能驱散她心中所有的阴霾。
余瑶看着他,疲惫的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
他的话语像一股暖流,流淌进她冰冷的心房,让她重新燃起了希望。
一般的医馆遇到这种情况,或许会降价吸引病人,可余瑶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她将自己所有的行医资格证书,以及曾经获得的荣誉奖状,全部张贴在医馆最显眼的位置。
每一张证书都经过精细的装裱,在灯光的照耀下闪耀着夺目的光辉,无声地诉说着她的实力和荣耀。
这大胆的举动,如同黑夜中的一盏明灯,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起初,人们只是好奇地驻足观看,议论纷纷。
渐渐地,一些原本犹豫不决的病患,被余瑶的坦诚和自信所打动,开始尝试着走进医馆。
他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将自己的病症告诉余瑶。
余瑶则不厌其烦地为每一位病人诊治,她精湛的医术和细致入微的关怀,如同春风化雨般滋润着病患们的心田。
医馆里的人气逐渐恢复,欢声笑语再次回荡在大堂之中。
余瑶忙碌的身影穿梭在病人之间,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她仿佛又回到了从前,那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神医。
然而,好景不长。
马同行见余瑶的医馆起死回生,心中妒火中烧。
他怎能容忍余瑶抢走他的生意?
他阴险地笑了笑,再次使出卑鄙的手段,派出手下散播谣言。
“这免费义诊啊,肯定有猫腻!指不定用的是什么劣质药材!”“就是,别到时候治不好病,还把小命搭进去!”这些谣言像病毒一样,迅速在人群中传播开来,刚刚建立起来的信任再次崩塌。
一些病患开始动摇,他们交头接耳,神色慌张。
有人甚至起身离开,不敢再留在医馆。
余瑶看着这一切,心中焦急如焚,但她没有放弃。
她更加努力地为病人诊治,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清白和医术。
夜深了,医馆的灯火依旧通明。
余瑶疲惫地靠在椅子上,双眼布满血丝。
吴凛心疼地为她揉捏肩膀,轻声安慰:“瑶儿,别担心,邪不压正,真相总会大白的。”
突然,医馆的门被猛地推开,一个衣衫褴褛的老汉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他面色焦急,声音颤抖,“余大夫,求求您救救我的儿子!他……他快不行了!”
老汉的儿子患的是一种罕见的急症,当地的大夫都束手无策。
走投无路之下,他听闻余瑶医术高超,不顾谣言,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前来求医。
余瑶顾不上休息,立刻为病人诊治。
她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医术,迅速判断出病人的病情,并果断地开出药方。
在余瑶的精心治疗下,病人奇迹般地好转了。
老汉激动地握着余瑶的手,老泪纵横,“余大夫,您真是活菩萨啊!您救了我儿子的命啊!”
老汉的儿子痊愈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大街小巷。
人们亲眼见证了余瑶的医术,之前的谣言不攻自破。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余瑶,医馆的生意也逐渐好转起来。
看着络绎不绝的病人,余瑶心中充满了欣慰。
她知道,自己终于赢回了病人的信任。
然而,余瑶并没有放松警惕。
她敏锐地察觉到,马同行似乎并没有打算就此罢休。
一天晚上,吴凛神色凝重地来到余瑶身边,“瑶儿,我发现马同行最近和胡知府走得很近。”
余瑶心中一凛,她知道胡知府是个贪婪的官员,很容易被贿赂。
如果马同行买通了胡知府,那后果不堪设想。
“看来,马同行是想借官府之手来对付我们。”余瑶沉声说道。
“我们必须想办法阻止他。”吴凛语气坚定。
余瑶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我有办法了……”
第二天,余瑶故意放出消息,说自己研制出了一种新的药方,可以治疗疑难杂症。
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马同行的耳中。
马同行心中暗喜,他认为这是个陷害余瑶的好机会。
他立刻买通了胡知府,让他以检查医馆的名义来找茬。
胡知府带着刘师爷来到医馆,趾高气扬地对余瑶说道:“听说你研制出了新的药方,拿出来给我们看看。”
余瑶早有准备,她拿出一个空药瓶,故作神秘地说道:“这药方可是我的独门秘方,不能轻易示人。”
胡知府和刘师爷交换了一个眼神,心中更加确信余瑶有问题。
他们逼迫余瑶交出药方,余瑶却坚决不肯。
就在这时,医馆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一群百姓涌了进来,他们纷纷为余瑶作证,说余瑶的医术高超,治好了他们的病。
原来,这些百姓都是余瑶曾经治好的病人。
他们听说余瑶遇到麻烦,便自发前来帮忙。
胡知府和刘师爷见状,顿时傻眼了。
他们没想到余瑶在百姓中竟然有如此高的威望。
面对众人的指责,胡知府和刘师爷灰溜溜地离开了医馆。
马同行的阴谋再次失败,他气得咬牙切齿,却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