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官职任命,亦或者是颁布新政令的圣旨,需要经过三省的审定。
如果三省的宰相们觉得圣旨不合时宜,就可以将其驳回,在这种情况之下,皇帝的圣旨跟废纸没什么区别。
贞观年的宰相,权力就是这么大!
唯独一种圣旨,或者叫‘中旨’,三省的宰相们管不了。
那就是颁布赏赐的旨意。
旨意一出,翼国公秦琼和鄂国公尉迟恭都得到了赏赐。
圣旨上并没有说明,皇帝究竟是因为什么才赏赐这两位老帅,但只要是长着脑子的人,都能猜出来,皇帝此举俨然是旗帜鲜明的表明了态度。
他完全支持《大唐周刊》!
之前联名上书的大儒和御史们,纷纷前往皇宫叩阙。
“诸位请回吧,陛下说了,翼国公抱恙多年,应当予以安抚,至于鄂国公,难得静下心来写写文章,这本就是文官的教化之功,完全没有别的意思。”
张阿难站在宣政殿前,笑眯眯的阻拦着前来叩阙的御史和大儒。
国子博士黄继德乃是孔颖达的学生,属于孔家最忠实的拥趸。
这一次联名上书,也是他怂恿的。
听见张阿难的敷衍,黄继德厉声说道:“无论陛下是出于何等目的,但在天下百姓的眼中,陛下就是在支持《大唐周刊》,我等苦读多年圣贤经典,都不曾名扬天下,为何区区几个跳梁小丑,也能撰写文章,并公之于众?!”
这些大儒和言官,之所以仇视《大唐周刊》,其实并不仅仅是因为柳叶和孔家的仇怨。
最重要的,还是《大唐周刊》的出现,抢走了原本该属于他们的荣誉。
做文章而名扬天下,是他们这些儒士毕生最大的梦想。
如今却被人轻而易举的达到了,关键《大唐周刊》的创办者柳叶,对他们这些人还没什么好感!
说白了,就是一种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想法。
张阿难那张胖脸上依旧带着令人如沐春风的笑容,“黄博士若是有意撰写文章,发到《大唐周刊》,天下人一样能看到。”
黄继德的脸抽搐了几下。
他倒是想,可一来他拉不下脸,二来,若是让孔颖达和孔志玄知道,非扒了他的皮不可!
前来叩阙的人顿时哑口无言。
他们和黄继德,存在着同样的困境。
难得找到一个可以扬名的捷径,偏偏自己用不了。
与其看着旁人扬名,反倒不如将这种捷径直接毁掉!
张阿难心中很鄙视这些人,还有点生气。
《大唐周刊》可以说也算是他的产业,有人闹事,还能给他们个笑脸,张阿难的养气功夫已经很好了。
“还是那句话,诸位请回吧,杂家还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忙,就不伺候了。”
说完,张阿难转身离去!
...
事实上,在经过两天的发酵之后,大多数人对于《大唐周刊》的看法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国子监的争吵,一刻都没有停止过!
许敬宗在国子监也有一些朋友,在探听到国子监的内部情况之后,乐得见牙不见眼。
柳家大宅!
柳叶的书房里,许敬宗笑呵呵的把消息汇报给柳叶听。
“公子,国子监里都吵翻天了,之前支持咱们的人不多,可如今,国子监内支持咱们的人起码占了一半!”
“他们都真心实意的读过第一期,尤其对民间投稿板块和基础教育板块格外的热衷,听马周说,已经有国子监的监生开始给咱们投稿了!”
“剩下那些人,还是一如既往的诋毁《大唐周刊》,不过他们都是孔家的门生,想投稿也没那么胆子。”
柳叶砸吧砸吧嘴。
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有识之士。
只要是细心读过《大唐周刊》第一期,基本上都能发现其中蕴藏的巨大价值。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那些人看到了《大唐周刊》恐怖的销量!
光是在长安城里,就能卖出五六千册。
若是以后发展壮大,把《大唐周刊》传遍天下,几十万,甚至几百万都不是梦想!
这其中,还不包括那些买不起书,自己借来誊抄的人群。
名声...永远都是读书人的软肋!
“听你的意思,国子监内似乎一直是分为两派,一派是孔家的门生,另一派呢?”
许敬宗笑道:“公子说的不错,国子监已经被孔家掌握在手中多年了,其中有一半的先生和监生依附于孔家的门下,毕竟是圣人后裔,有这个名头在,不管是继续做学问,还是入朝为官,都能有个照应。”
“剩下那一半,却并未存在任何派系的说法,他们是纯粹的读书人。”
柳叶点点头。
他对国子监进行过一些了解,但也只是个大概情况而已。
真正的派系纠葛,只有许敬宗这种在国子监里待过的人才知道。
这种事情跟官员做生意一样,都无法摆在明面上说。
“公子是不是打算拉拢一下,那些不属于孔家门下的人?”
许敬宗的脑子很快,一下子就抓住了柳叶的心思。
“不错,《大唐周刊》第一期之所以发布的那么快,是因为前期早有想法,可后续的每一期,时间都相当紧迫,光靠马周他们四个人,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而且民间投稿的质量参差不齐,到头来,国子监才是高质量稿件的唯一来源。”
许敬宗沉思片刻,道:“剩下那些人就算不是孔家的门人,也对孔家万分忌惮,或许偶尔有那么几个人会投稿,但想要形成规模,恐怕难度不小...”
两人正说着,许昂忽然敲响房门。
“柳叔叔,外边有人找!”
“是几个比我大不了几岁的人!”
柳叶和许敬宗互相看了看,都觉得有点莫名其妙。
比许昂大不了几岁,也是一群毛头小子。
许敬宗起身,道:“我先去看看!”
不多时,许敬宗满脸古怪的带着几个鼻青脸肿的人走进来。
冯智戴走在第一个,尉迟宝林、牛兴唐、程处默、段瓒四人跟在后头,全都是一副愤愤不平的样子。
柳叶愣了愣,没搞明白是怎么回事。
冯智戴跟柳叶最熟,一屁股坐在柳叶对面的椅子上,直接道:“我们打算一起去《大唐周刊》的铺子投稿,结果碰见一群国子监的监生闹事,就打了起来!”
“我们四个,打他们将十几个人,虽然把他们打跑了,但也落了伤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