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娘娘万福金安!”随着众人齐声高呼,他们纷纷恭敬地向皇后请安行礼之后,这才按照各自的身份地位依次入席而坐。
皇后扫视了一圈众人,出声问道:“怎得不见梅妃”,只见黎妃微微欠身,回答道:“回娘娘,昨日太后提议举行一场马球比赛,梅妃也兴致勃勃地参与其中。只可惜在下马之时,她一个不慎竟从马上跌落下来,结果不幸折断了一条腿。如今,梅妃正在太医院接受诊治。”
听到这里,原本正端着茶杯的皇后不禁手一抖,杯中茶水险些溅出。她有些惊诧:“伤筋动骨一百天啊,这梅妃怕是要好生将养些时日才能痊愈了。佩颖,你速速去吩咐伙房,让他们多准备一些滋补身体的食物送到太医院。”
“是,娘娘。”,佩颖赶忙应诺一声,转身匆匆离去。
待皇后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她轻轻放下手中的茶杯,再次开口说道:“北雪国的和亲队伍大约再过八日便能够抵达都城。昨日皇上与本宫提及此事时曾言,此次前来和亲之人或许并非一人,而是两人。”
此言一出,在座的嫔妃们皆是一阵骚动,尤其是安贵妃,更是满脸诧异地追问道:“两个人?谁呢?”
皇后接着解释道:“皇上说,此番前来和亲者,有可能是两位皇子,亦或是两位公主,当然,还有一种可能便是一位公主和一位皇子。具体究竟是怎样的情形,目前尚不得而知。不过,无论最终和亲的人选是谁,咱们都需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才是。”
婉婕妤说道“这北雪国还真是好大的排面,既不说明求亲的对象是谁,也不说明派来的和亲之人是谁”,兰贵人附和道“整个宫中共有五位皇子一位公主,目前没有一个成家的,若北雪国求亲使团中派来的是两个人,他们的胃口未免有些太大了”。
此时的后宫之中,宫女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话题无一不是围绕着那北雪国前来和亲之事展开。与此同时,前朝更是热闹,但大臣们所讨论的可不仅仅只有和亲这一桩事情,还有那不翼而飞的大批官银!
朝堂之上,季奎一脸严肃地向皇帝禀报:“启奏陛下,微臣等昨日对官银存放的库房进行了重新复查,意外发现在那房梁之上留有一串脚印还有一块被挂坏的布。依微臣之见,此贼人想必是事先藏匿于库房之内,待到夜深时,从内部撬开门,而后残忍地杀害了守卫以及巡逻的官兵,最后窃走了官银。”,他的这番推断刚一出口,顿时引得满朝文武大臣们一阵哗然,此起彼伏的讨论声不绝于耳。
只见太子微微躬身,向着龙椅上的皇帝施礼后说道:“父皇,季大人此番分析的确颇有几分道理。但此贼竟然能够如此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库房,且未被任何人察觉,实在是匪夷所思啊!”
二王爷也迈步而出,拱手道:“启禀陛下,儿臣与季大人一同前往复查现场之时,还留意到库房的地面以及门口处均散落着一些泥点子。经过仔细观察,这些泥点似乎是从鞋子上掉落下来的。据此推测,贼人极有可能是乘坐马车从库房的后门扬长而去。”
孙思齐听闻此言,眉头微皱,疑惑不解地问道:“可是这几日并未降雨,何来的泥点子呢?”,二王爷看着他解释道,“掉落的应该是淤泥,还掺杂着一些杂草,应该是水边踩到的”。
户部尚书孙磊猜测道:“如此说来,这贼人极有可能是通过水路悄然潜入仓部的。那仓部乃是设在东平坊,而从仓部的后门出去,大概只需行进约两里地,便能抵达紫竹林中的赤河。一旦这些贼人登上船只,顺着赤河一路向西行驶,便可进入玉灵江。待到那时,恐怕我们就难以追踪了。”
朝堂之上一片寂静,众人皆陷入沉思,忽然,皇帝高声问道:“工部何在?”,只见工部尚书翟阳赶忙上前一步,恭敬地回应道:“臣在!”皇帝微微颔首,目光如炬地注视着他,沉声道:“命,立刻封锁赤河,沿着河线仔细搜寻贼人与官银的踪迹。此外,玉灵江的所有船口务必严加盘查,不得有丝毫疏漏。同时,派出五艘巡船在玉灵江上展开细致的搜查,务必要将这些贼人以及被盗走的官银寻回!”,翟阳神色一凛,郑重其事地应道:“臣领旨!”
待早朝结束之后,楚锦轩返回了鸿胪寺。他一回到公署,便高声喊道:“来人”,一名小吏闻声跑来,躬身行礼道:“寺丞大人”,楚锦轩一边疾步走向案几,一边头也不回地吩咐道:“距离和亲使团抵达只有几天。此次和亲事关重大,万不可出现任何差错。若此番前来的是两位皇子,则需将他们妥善安置于养和殿;倘若派遣而来的是两位公主,那就把她们安排入住美和殿,若是一位皇子和一位公主,那就将皇子安排到养和殿,公主安排到美和殿,一日三餐一定要严谨,宫中现在是非多,难保有些人会在暗中动手脚”,那名小吏连忙点头称是,随后转身离去,着手去办理相关事务了
就在这时,二王爷突然来到,众人见状,纷纷行礼道:“见过二王爷!”,二王爷微微一笑,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免礼,并开口说道:“本王今日前来寻你和张少卿,确有要事相商,诸位无需多礼。”
紧接着,二王爷继续说道:“此次和亲之事意义非凡,关乎着两国之间的友好邦交。因此,咱们这巡防营也要全力配合此次接待事宜。只是本王并不知道他们究竟会从哪个城门进入京城,亦或是会选择同时从两个城门而入。如此一来,咱们便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人手了。”
张瑞起身后,将鸿胪寺早已拟定好的迎接使团路线详细地向二王爷禀报了一遍。二王爷一边认真倾听,一边不时地点点头,表示明白。待张瑞讲述完毕,他们又针对其中一些细节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商议。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终于确定了最终的方案。
随后,二王爷站起身来,准备离去。楚锦轩将其送出门口。当两人走到鸿胪寺大门时,二王爷忽然停下脚步,转头看向楚锦轩,饶有兴致地问道:“听闻你与那孙典史私交甚笃?”楚锦轩微微一怔,但很快回过神来,如实回答道:“回王爷,下官确实与孙典史乃是同窗好友”。
二王爷轻轻咳嗽了两声,接着追问道:“那么,你可知晓他平日里可有什么特别喜好之物?”楚锦轩闻言,顿时愣住了。他怎么也没想到二王爷竟会突然问起这个问题。不过,他稍作思索后,还是答道:“孙典史甚爱书画,对此还颇有心得。”
二王爷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微笑着说道:“原来如此。本王倒是有所耳闻,下月初便是他的生辰。本王有意送他一份贺礼,以表心意。”,说罢,二王爷再次迈开大步,朝着门外走去。而楚锦轩则依旧站在原地,目送着二王爷的身影直到消失。
楚锦轩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心想着如此硬汉居然会看上那么个跳脱的人,对了,他是怎么喜欢上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