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对白昭的语气不善浑不在意。
他算看出来了,这位李孤李大侠虽杀人时眼睛都不眨一下,但对命苦之人,比如说自己,还是有些人情味在的。
“这叫什么,这叫嫉恶如仇,爱憎分明!
既有金刚霹雳手段,亦怀菩萨慈悲之心。
此等侠义之士,我张书佩服!”
白昭怎么都不会想到他在张书心里居然会得到这么高的评价……
偷眼打量着从湘妃竹榻上坐起眉头越拧越紧的白昭,张书不慌不忙:“哎呀,你别急嘛李兄!淡定,淡定~
我们做事还是要稳重些为好,不是我说,你这暴躁的性子……”
咔嚓
张书好不容易从老宅中翻出来的青瓷茶盏,就这么在白昭掌中化作齑粉。几片锋利的瓷片擦着张书耳畔掠过,深深钉入他身后的雕花木窗。
“你是不是觉得,老子真的不会揍你啊!
拳头不落在你身上,你不会长记性是不是?”
白昭拳头捏的咔咔作响。
他是真受不了张书这婆婆妈妈,慢吞吞的劲儿啦!
想他白昭在拒北城中时,那些下属汇报军情的时候,那个不是言简意赅,毫不拖泥带水。
张书这小子,屡教不改!
要不是看他着实可怜,又能省却自己去城中寻草蛇成员的苦功,白昭才不会手下留情!
是不是自己好脸给多了呀!
“李兄息怒,息怒!”
张书连连摆手。“额……呵呵,李兄真是性情中人,我现在就讲!”
白昭举起沙包大的拳头。
“哼!这是最后一次,勿谓言之不预也!”
插曲过后,张书果然变魔术般从怀中掏出了宣州城的舆图,随后简洁明了的向白昭介绍了这城中的情况。
简单来说,城中共有黄,李,钱,郑四大家族。
这四大家族盘根错节,互相之间牵涉颇深。
黄家,是宣州城府尹黄天霸的黄,掌有府衙印信。
李家,是宣州城守军的统领李世仁的李,手里握着两千府兵。
至于这郑、钱两家嘛,城中所有经商的富户都要仰其鼻息,看着这两家的眼色做事。
张书不知现在两家具体如何,只是同白昭讲了几处以前关于这两家的事迹。
去年八月,郑家三公子强占城南王寡妇的米铺,转手就把陈米掺着砂石当新粮卖;钱老爷更绝,打着赈灾的名头领了官仓补贴,转头在城西黑市把米价抬到十两一石!
说起这两家,张书那是滔滔不绝。
见白昭没阻止他,举了几个例子后的张书又道出一则隐秘。
“要说这郑钱两家,那城南半条街的商铺都要交'平安钱'!每年光是靠着这些商户的「孝敬」,都赚的是盆满钵满。
城中都传言,这两家仓库中的银子和粮食,那可谓是堆积成山!”
说到这里,张书略微停顿了一下,一脸期待的等着白昭问他后续。
白昭真是无语,看在这张书讲解够清晰透彻的份上,这才勉强配合的道:
“哦?那真实情况是如何呢?”
嗯~张书舒服了。
“去年年底,我进城置办年货,无意间发现,郑家库房新起的三座粮仓,守备比府衙大牢还森严,走过几条街,我又发现钱家也是如此……\"
说到这里他突然压低声音:\"后来我好奇之下爬墙望去时,您猜怎么着?粮垛上全盖着御寒的棉被,墙角却堆着发霉的陈粮!\"
砰
白昭一掌拍在石桌之上,蛛网般的裂纹瞬间密布。
听到张书这秘密的白昭冷笑出声:“好一个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好一个日进斗金的【挣、钱】!”
张书还不知道,这两家此举分明是为了囤积粮食提早做的准备!
白昭见张书说起郑、钱两家时,满脸的厌恶之色,就知道这两家怕是不止眼下大发国难财这一点,分明就是为富不仁已久。
那倒是正好!
白昭正愁杀鸡儆猴找不到合适的鸡呢!
没错,白昭打的就是挑一户当出头鸟的家族,以江湖刀客身份灭其满门的主意!
详细调查,收集证据?
白昭可没那个耐心!
言辞柔和,好言相劝?
呵呵,他们也配!!!
抛开以前他们那些腌臜手段不论,就凭他们如今哄抬物价,囤货居奇导致大量灾民惨死这一点,白昭手段再狠辣也不过分!
既然这两家本就不是什么好鸟,那就随意挑一家好了。
至于另外一家嘛……
这就不得不提及白昭的另一个打算了。
他为何要先动富户?是不敢对黄、李两家下手吗?
答案当然不是。
他不是不敢动,只是时机未到罢了。
现如今大量的粮食都囤积在郑、钱两家以及商贩之手。
城内外的灾民都处在忍饥挨饿之中。每时每刻说不定都有数条生命逝去。
所以当务之急,是把粮食拿出来,赈灾!
所以白昭才会选择先拿这两家肥的流油的富户开刀!
在不想暴露草蛇存在的前提下,白昭一个人无法完成这么繁琐的差事。再加张书也是杯水车薪。
那么白昭觉得,倒不如自己今晚给两大家族去一封警告信,让他们自行完成这一任务。
他会在信中言明,两家若能尽快散尽存粮和筹措手下商户赈济百姓,那还能有条活路,若是不然,那就别怪他李某人手中的刀太快了!
白昭当然知道这两家不会把一封,不明身份之人扔进自家后院的恐吓信放在眼里。
若是随便一人威胁一通他们就照做的话,那这宣州城中也不会只有四大家族了。
但这正合白昭的意,反正白昭本就没打算放过这些人。
活路?没门!
不过是为了利用他们的借口罢了。和这种人渣败类,没有道义诚信可讲。
既然他们不听劝,那白昭就可以顺势挑一家来开刀。
一夜之间,全家死绝。请问你另一家怕不怕?
什么,你说不怕?铁头娃是吧!行,那就也宰了!
两个最肥的大鱼白昭都能说宰就宰,那么请问两家手底下那些小虾米富户怕不怕呢?
如此一来,灾情可缓!
白昭也能腾出手来,再去收拾这宣州城中那些身居高位却尸位素餐,鱼肉百姓的乾国蛀虫。
蹙眉沉思的白昭指节叩击案几的节奏蓦地加快。窗外暮色渐沉,惊起的老鸹扑棱棱掠过屋檐,在他眼底投下一片阴翳。
忽而刀光乍起,张书还未看清动作,白昭那柄凛霜已削落半幅窗纱。
但见寒芒所指处,正是城南郑家高耸的望楼。
\"备墨。\"
白昭突然勾起唇角,笑意却比刀锋更冷:\"今夜子时,我要给郑、钱两家老爷送份大礼。\"
张书忙不迭的找来宣纸铺开。
也还好他曾被父亲逼着读书,家中倒是还有些存货。
宣纸铺好,浓墨晕开,眼见白昭挥毫泼墨写下\"三日散尽不义财,可保满门项上头\",喉头不禁发紧。
那字迹银钩铁画力透纸背,最后一笔竟将笺纸生生划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