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
就如适才。
给护卫队的好处不小,但他们看到给匠头同样的待遇时,内心就滋生了不满。
好在贾芸不惯毛病,及时敲打,把这苗头给刹住。
在贾芸治下,不论是有奴契的少年伙计们,还是这些西岭村的人,都必须只听他一个人的。
任何人不得破坏。
否则就算是有些本事在身上,他也不会留。
留下来做什么?
坏规矩罢了。
一颗老鼠屎足坏一锅粥!
有匠头在前,所有的匠人们也纷纷上前,领取了自己的一份。
肯定要少一些。
贾芸就是要分三六九等。
要不然怎么激发竞争心理?
但就算少了不少,这些匠人也是在脸上露出由衷的笑容。
看着自家妻子和儿女们又哭又笑……
这些匠人脸上也是流露出笑容,同时眼眸中也有坚定之色。
接下来不论如何,一定要好好效力。
要珍惜贾东主赐予的一切。
一定要好好打磨手艺,多学多看,争取早日当上匠头!
……
年货成堆发下去。
整个西岭村轰动了。
所有护卫队的成员和匠人们都拿到了年货。
家家有粮,户户有肉有鸡有鱼。
小孩子们已经拆了糕点包,吃着城里糕点铺子做出来的细致甜点。
可把村里的小孩们给馋哭了。
这一下原本心存犹豫的人彻底撑不住了。
大量青壮男子拥挤上前,他们不敢出声,但是推举自己家族的族长和老人上前,恳求加入护卫队,或是留下来签长契,随便东主给什么差事都行。
例子就摆在眼前。
大量的粮食和鱼肉就在眼前。
贾东主的为人根本不必人说,自己看的清清楚楚。
这也是贾芸不辞辛苦亲自来一趟的原因所在。
说一万句,不如做一次实事。
这个时代人心朴实,或者说没那么多花巧。
送一次东西,足够换来热腾腾的人心。
最少,也是使他们能看到向前奔的希望。
这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最终,在一个多时辰不到的时间,几乎所有的西岭村的壮丁都签了长契。
画花押,按手印,契约完成。
贾芸准备充足,画押签契的人,立刻可领二斤肉,一份糕点。
东西很少,但是人人都喜笑颜开。
终于能对家人有所交代。
今天晚上,西岭村估计家家户户都会有肉香!
人人看向贾芸,眼中感动之色溢于言表。
这就是所谓的万众归心!
至此,贾芸带来的物资也是基本上分发一空。
那些庙会中人都是看的目瞪口呆!
这些艺人在年节时赶庙会,平时则是走街串巷卖艺,可谓见多识广。
如贾芸贾东主这样大方的田主,他们别说亲眼见过,就是听都没听过。
一时间,甚至有不少卖艺人都想留下来给这位贾东主效力了。
“好了,准备回城。”
就在这时,天空断银扯絮,酝酿了许久的大雪落了下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可不是说笑的。
风雪交加,庙会自然也散了。
好在村人都得了好处,家家欢喜,个个高兴。
在贾芸说要离开时,村人都是毕恭毕敬的送到村外数里,连孩童都跟着送行的大队。
这一次贾芸的新年之行,对西岭村的人来说是终身难忘的回忆……
对贾芸来说,现在最要紧的事就是在城门关闭之前,赶回城中了。
……
“出城去了?”
“去他那个西岭村?”
“混账东西!”
“真真是不识抬举!”
贾赦的三角眼里满是怒火。
现在的他,还是惦记贾记书局。
不过哪怕是贾赦,也知道以贾家的实力就别想着强抢了。
只能等机会。
多接触,就是机会。
贾政,贾珍对与贾芸和解是满心不甘愿。
贾政迂腐,标准的儒臣思维,对贾芸的两篇文章都极为不满。
虽然贾芸没有指向儒家,但很明显,特别是天时人口论之后,儒学的地位受到了挑战。
天时和人口的发展和生产力相关,和器械相关,和管理相关。
就是和儒家学说的内核无关。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在天时人口论下被打的体无完肤。
贾政因此极为不满。
贾珍是多次被落了面子,宁国府也不是太缺钱,他现在完全不惦记书局产业,一心只想看贾芸倒霉。
若贾芸来,他会和贾政一起,以长辈身份好生奚落一番。
贾家已经收回了撵贾芸出族的决定,给足了天子脸面。
但私下的一些争执和打压……隆正帝身为天子,总不能这点小事也管吧?
贾赦则是还在幻想能弄些好处,巴不得贾芸前来。
结果不论是什么想法都落了空。
愤怒之下,当然也是口不择言。
“好了!”
盛妆之下的贾母脸上有一丝疲惫,今天是大日子,早晨是贾赦,贾政,贾珍都入宫参加大朝会。
这种大朝会当然是礼仪性质,只是把人折腾的不轻。
然后就是有品阶的女眷入宫,分别参见皇太后和皇后,也是奔波劳累。
然后就是阖家祭祖。
年前供福,年初祭祖,入宫朝觐。
每年都要这样折腾一回。
也是够累人的。
贾母打量着眼前子侄们。
也是一阵心累。
没有一个省心的,各怀鬼胎,哪是真为了贾芸不来祭祖而发火,只是为了自己私欲作祟罢了。
也没有一个有出息的……
贾母在此时也是忍不住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错了?
只是这种念头只是一闪而过。
老年妇人固执无比,且专爱自己子侄后辈。
在贾母眼中,贾琏听话,在外应酬也很得体,贾珍也不差,更有宝玉,衔玉而生,将来必是有大出息的。
至于贾芸……
贾母内心犹豫了一下,还是道:“芸哥儿有事忙,毕竟之前又有生份,他有疑虑不来也不必多说。先放一放,再说罢。”
贾家也是要脸面的。
祭祖大事,贾芸都不告而行,并不来参加。
接下来当然就是要晾一晾再说。
料想天子知道了也不会多说什么。
贾母心中也有盘算。
那个什么天时人口论总有降温之时。
贾芸总不会一直风光得意。
没准就有求到嫡脉的时候。
到时候再算账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