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下来的戴星予今日跑去看了爷奶,爷奶虽是跟着大伯住,但是其实是自己隔出来一个独立院子房屋。大伯大伯娘平日都在镇上,一月会回来住三天,不过他们兄弟几人都不计较这些,谁有好吃的都会送一份过去。
中午是戴星予在爷奶这里做的午食,戴母也过来打下手。戴星予做了酿豆腐和蒸水蛋,再做了道肉沫芥菜。老人牙口不好,吃这些正好。
戴星予这一个多月特别忙,家里因为做活也乱糟糟的,不敢叫老两口去家里。现在空下来了过来刷了波存在感。还告诉了阿爷自己弄了亩水田的事。阿爷听后不发表意见,这种植方法他也是第一次听说。
在爷奶家待到午时末就去找大嫂二嫂了。爷奶午时都得在休息半个时辰,她不主动走爷奶都不会愿意去休息的。
大伯和戴家就前后排,错开几座的距离,大哥二哥家的几个孩子全都在屋里午睡了。大嫂坐在屋檐下给凉席缝边,二嫂在火房里收拾着。
“二嫂……”戴星予有点撒娇地靠到邱荞善身边。
“星予呀,快来,二嫂今日做了麦穗糕。”随后便从菜罩里拿出搓成长条形,里边还掺入了黑豆的的像年糕的食物。虽然她刚吃过午餐了,不过还是忍不住拿了一条吃起来。
“嗯……好吃。劲道、真香。”她喜欢这个口感,麦香味特别浓。不知不觉吃了一条的戴星予忍着手不敢再看着那麦穗糕。
二嫂拿了个匾篮装了满满一匾篮的麦穗糕给戴星予:“这个不能放久,今晚回去给作坊那些人一块吃了。”
戴星予欣然接受。
“二嫂,我想问你,你有时间做那竹篮竹筐?阿娘说你以前在娘家也经常帮家里编的?”
“怎么?那竹篮竹筐人手不够吗?二嫂去给你帮忙去。”
“不是,我以前不叫你是想着泽旸泽砚还小,你走不开身。”戴星予赶忙解释。
“嗐,多大点事,不过你如果要二嫂帮忙的话,尽管开口。”
“那竹篮竹筐准备做一批运到穗兴州那儿卖,但是现在抽不开手,我想放出去。我那些竹编你也见过的,置物筐一个我170文收,圆盒110文收,置物篮和方口匾篮80文收。
现在置物筐我每天只收8个、其它几个我每日收5个。你可以放出去,价格上你适当减点自己赚个差价。自己也可以抽时间做些。这个价我只给你一人。”
二嫂听得起劲。如果只是放出去,完全不影响她平日照看孩子家里,但是她一日也能抽出点时间,即使只编一两二,那也是百来文钱收入了。
邱荞善爽快接受:“好,这活二嫂接。星予啊,这家里可真是得你照拂呢。”
“二嫂,这些竹编你收的时候可得看清楚做工,有编得随意,瑕疵多的我都不要。你放出去之前可得跟那些人说清楚。你检查的时候也仔细些。特别是那些竹片篾片,看清楚有没有裂痕。”
说完正事,戴星予问戴母买了些香宝蜡烛,戴母不愿收钱,戴星予坚持说这是要去敬神明的,必须收钱。放下200文,又偷偷塞了10两银子到戴母怀里便回去了。
现在也算是稳定了,戴星予在院子设了案,燃烛点香恭敬虔诚地叩拜上天。感恩初到这时代时的斗米恩。
————————————————————————
现在有了几人加入,戴星予轻松了许多,凉席每日能出8-10张、竹柜子依旧稳定,基本每日8张。
转眼就到了七月初六,一早戴母便过来帮忙张罗祭拜的事情,今日动土要祭拜敬神明以求顺风顺水。
陈铁牛和戴星予就像个提线公仔,戴母让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让念什么便念什么。吉时一到,动土!
今日,家里的叔伯亲戚、堂哥堂弟们全都来了。可谓是声势浩大。大伯家三个儿子,都成了家,都在县城、镇上谋生;二伯家4个儿子,一个在首府县经商、两个在裕安县做活,一个在镇上做账房;五叔、六叔家各有5个儿子、七叔家两个、九叔家三个。
除了在村里的几个,其它的一个她都没记住名字。
六叔在上次她和陈铁牛去给住宅地办红契的时候便先见过了。一块吃过了饭,是个先幽默的叔叔。他们回来的时候六叔还给车里塞了两大袋大米才给马车放行。
今日来时又扛了二百斤大米来说是贺礼。大伯一出手就是灵芝,说是女人喝适合;二伯家的几个堂哥带来了一张架子床;五叔拿来了5匹棉布;七婶则是亲手做了一套襦裙;九叔提来了10斤猪肉和两扇排骨。
整个陈家院子空前热闹。
看着忙碌的人们,戴星予狠狠地自己我表扬着:“戴星予,你也算成功了,才来两个多月,竟然都建起房子了。”
陈铁牛轻轻靠近不知在呢喃着什么的戴星予身旁:“吉时动土,百福俱臻。”
这题她会:“新基稳固根基牢,往后日子步步高。”这些词在现代时,跟跟爷奶去吃动土席的时候经常说。
两人相视一笑,眼里都是对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