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去世后,他所主导的变法成果也开始遭到反对。】
【尤其是考成法和一条鞭法的实施,严重触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眼瞅着万历对张居正这么不满,这些人还不趁机落井下石?】
【而且在新法实施的过程中,一些改革举措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扭曲变形。】
【例如一条鞭法,由于贪官污吏的插手,使得原本的良政沦为了搜刮民脂民膏的弊政。】
【比如在制作银两时人为的让产生的 “火耗”增多,或者借百姓谷物兑换银两时趁机抬价等等。】
【万历出于自身树立权威以及现实情况的考量,直接废除了张居正新政的大部分内容。】
万历年间,张居正就是有再好的修养也忍不住怒火。
这几乎是几代首辅十余年的心血和努力,就这么付诸东流了!
李太后更是恨铁不成钢,一巴掌拍到了朱翊钧的背上。
“陛下糊涂!新政纵有不足之处,怎能因此通通废除呢?!”
朱翊钧嗫嚅几句,不敢看自家老师的表情。
他心中是有不满,但不意味着如今的他敢和张居正对着干。
“老师,朕...朕错了。”
张居正深吸了一口气,只觉得自己往日里确实小看了陛下,竟然没发现他对自己的意见这么大。
他缓缓转过身,眼神也慢慢变得坚定。
他要完成的事情,绝不能半道崩殂,就算这个要阻止的人是陛下,也不行!
明摄宗?他就做一回摄政之人又有何妨?
至少在此时此刻,陛下还没有站在牌桌上与他对话的资格。
【考成法和清查土地的工作直接被喊停,一条鞭法也因为张居正的去世逐渐被废止。】
【变法改革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跟张居正关系亲近的官员和臣僚,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波及。】
【其中就有深受张居正赏识的戚继光。】
戚继光:一点都不意外呢。
他自己会来事没错,但不代表他在官场上没有遇到过相处不了的上官和同事。
只不过张大人赏识他,愿意为他创造一个安宁的工作环境,把那些烦人精都通通调走!
古人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张大人何尝不是我戚继光的伯乐呢?
自己所上奏的边防军队练兵之策,也正是有赖于大人的支持才能顺利开展。
戚继光叹了一口气,可惜人走茶凉啊!
【戚继光解决倭患之后,并没有就此沉寂下去。】
【反而是在张居正的赏识和提拔下,被调到了边防练兵抗敌。】
【在戚继光驻守边疆的时间里,他多次击退蒙古来兵,使得他镇守的蓟门固若金汤。】
唐朝,李世民摇摇头,这万历毫无容人的度量。
如此大将,就算与张居正关系亲近又如何?
最终效忠的不还是他这个皇帝吗?
张居正已死,只要他愿意放下身段拉拢,何愁手中无将?
【张居正倒台,万历清算的时候自然没有落下戚继光这个大将。】
【谁能想到,为大明立下过赫赫功劳的将军戚继光,晚年会如此凄凉?】
【没有薪俸赏赐不说,戚继光去世之后,朝廷一点体恤恩典都没有。】
【直到两年后,戚继光的长子来到京师请求恤典,朝廷才装模作样的给了祭葬。】
此话一出,别说戚家军中的将士,东南沿海的百姓们先抗议了。
“戚将军是有大功绩的人,凭啥这样对他!”
“不公平!不公平!”
隆庆是焦头烂额,这烂摊子收拾起来没完了!
先是张居正,再是戚继光,他这个儿子真是做的一个好皇帝!
你哪怕做个面子功夫呢?
这都是对大明有功的人,落得如此凄凉的下场,谁还敢为你干事啊?
【顺利的清算了朝中的势力,万历终于如愿以偿的亲政了。】
【按照他的预想,自己天资聪颖,自然是要干一番大事业的!】
【但朱翊钧亲政之后发现,治理国家好像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在他的努力下,大明不仅没有变得更好,甚至还变得更差了呢。】
朱棣不得不通过深呼吸,来平复自己任督二脉中涌动的真气。
逆子啊逆子,没有金刚钻,你就别揽瓷器活!
没有小裤衩,你装什么孙悟空?!
到底是谁给这个龟孙子的勇气,让他这么膨胀?
万历:按照我的设想,除掉权臣之后,我应该迎来的是属于我朱翊钧的新时代。
一个中兴盛世的开篇!
结果嘛......
【毕竟处理朝政,又累又没个休息,完全是费力不讨好啊!】
【每次上朝那些大臣都要唧唧歪歪个没完,烦死人了!】
【而且万历干了几年发现,主理朝政也没什么意思,还累死个人。】
【果然,当爱好变成了工作,连皇帝都会感到厌烦。】
【所以,打从万历十四年的秋末冬初开始,万历就决定开始偷懒不再上朝了。】
万历:没有人爱上班,没有人!
秦朝,嬴政:?
每天勤奋上朝,致力于健康为大秦奋斗100年的始皇非常,极其,十分的不理解。
你不上朝,你前面累死累活的争权干嘛,好玩吗?!
前面那个为了修道20年不上朝的就已经够离谱了,又来一个?
果然是他们大明朝一脉相承啊!
明朝,朱元璋:谢邀,原本我嫌大明传承的时间太短。
现在才知道,能传承这么久,已经是走了大运了!
我老朱在天有灵,得在地府把头磕烂,才换来这几个祖宗作天作地,还没有把大明作死!
【他爷爷嘉靖修道,万历又不痴迷修道,总得找个合理借口不上朝吧?】
【虽然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似的,但面子上总要过得去啊!】
【于是从万历十四年九月起,万历帝开始因病连日免朝。】
【别问,问就是朕 “头晕眼黑,力乏不兴”,服药之后依然 “身体虚弱,头晕未止”。】
万历:身体不好,朕也没有办法,这都是迫不得已!
大臣们:编,接着编!
【不但无法上朝,连祭祀太庙朕都无法亲自前往啦。】
【自万历十六年后,朝堂上看不到万历帝成为了常态。】
【而且,他终于成功打破了老道士嘉靖不上朝的时间记录!】
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