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的收音机,价格不算便宜,但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在城里,除了很穷的人家,每家基本都是有一台的。
收音机也是普通大众接收信息的重要渠道。
这时代,高中才开始有外语课,很多老师自己的发音都不标准,但是会有电台播放标准的读法。
老师会布置学生放学后收听广播的作业,有条件的学生还会录下广播内容。
不过这种带录音的收音机比较贵,大部分人家里的收音机都是没有录音功能的。就像现在唐瑜正摆弄的这台收音机,也是没有录音和播放磁带功能的。
但那时的学生,也没有那么好学,没有高考,高中就是他们的最高学历。上了高中后,很多人就不那么努力学习了。
新的外语课也就没有那么被重视,不学也没人会逼着去学习。
所以也不是全部高中学生都有收音机的。
大家听唐瑜说自己没有收音机,只以为她家条件不好,没有买收音机。
其实原身唐玉家是有收音机的,只是她白天上学,放学回来还要帮忙做家务,家里还有两个哥哥,这收音机很少轮到她使用而已。
大家都没有纠结在这个问题上,听到唐瑜调到了一个广播信号,就将这个话题转开了。
“这是什么节目?”
收音机里传出咿咿呀呀唱戏的声音。
“这是京剧智取威虎山。”张爱华是第一个听出播放内容的人。
唐瑜是浙省这边人,从小听得比较多的是越剧,京剧很少听。
她有些欣赏不来京剧。但是见大家都挺喜欢的样子,就没有继续换台。
此时屋内的陈旭已经开始组装第二台收音机,他在屋子里,也能听到堂屋里收音机的声音。
有收音机咿咿呀呀的声音传来,屋内一下子热闹起来了。
“兴国,你骑车去供销社买两节一号电池来。”
这时村里还有好多人家没有通电,所以陈旭修的收音机也都是用电池的型号。
接下去测试的时候,需要用到电池。现在他的房间里,已经没有了电池,唐瑜她们正在听的这个收音机里的电池,还是从他的手电筒里抠出来的。
“不,买四节。”手电筒里的也要装回去,不然下次用到还是要买。
没想到刘兴国回了他一句:“你刚不是说让我以后不要一个人出门吗?”
陈旭听到这话,震惊的抬头看他,他都迷糊了,这话他是真心问的吗?
他刚才说的出门是这个意思吗?就去一下村里的供销社也算出门?
看见陈旭震惊的表情,刘兴国才笑着说:“哈哈哈,跟你开玩笑的。”
谁料陈旭接下去说的一句话,让刘兴国有一种心脏被插了一刀的感觉。
“以后你不要开这种玩笑了,你的样子看着不像假的。”
。。。。。。
刘兴国的笑声戛然而止。
接过陈旭递来的钱和票,刘兴国幽怨的说:“张哥,以后你还是少说话比较好。”
有了收音机,感觉日子都过得更快了。
她们平时看看书,听听广播,偶尔再一起用现有的食材,做些好吃的,日子一下子就到了腊月。
陈旭还真又拼出了一台收音机。
“还能再拼出一台吗?”唐瑜再次问出了这个问题。
“你想啥呢?这是废品站收回来的,能拼出两台可以用的,已经很好了。你不会以为这些零件都是好的吧?”
他只是为了打发时间而已,又不是想做专业修收音机的。
“不行就不行嘛,这么凶做什么?”
。。。陈旭气揭,他这有凶吗?
唐瑜终于发现了,茶言茶语才是对付狗老板最有用的方法。只要她这样,狗老板就拿她没办法了。
期间徐晓兰还来问过一些数学问题。
自从上次从唐瑜这边回去后,她就翻出了她和徐大平的课本,也开始了学习。
但是她的基础太薄弱,语文还好,不懂的,多读几遍,或查查字典,大概的意思还是能搞懂的。但是数学这块就不行了,每个字都认识,但是组合起来就不懂了。
开始时她会在家问徐大平,但是徐大平之前就没有好好念过书,自己都一知半解的,哪里能教她。
没多久,她就发现了徐大平的水平没好自己多少。
然后她又来找了几次唐瑜几人。
唐瑜看着努力学习的徐晓兰,但是数学并不是一门你努力了就能搞懂的学科。
徐晓兰跟她们的情况不同,她们是在为了将来的高考做准备,才不能放弃任何一门课程。
按目前她的情况来说,升学这条路,对她来说,不太实际。
而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数学,只要学会小学的加减乘除就已经够用了。
她学习的重点,是为了增长学识,重点更多的应该放在阅读上。
“晓兰,我感觉你可以先不用学数学,多阅读一些好的文章,比较适合你目前的情况。”
徐晓兰抬起头,看着唐瑜。有些不明白她的意思。
“我的意思是,没有系统的上课,数学这块,你会学得很吃力。可能花了大量的时间,也不能学会。而且就算学会了,生活中可能也不太能用到。
所以我建议你先暂时将数学放一放,现在你不是在学校,也没有考试,不用全部课程都学习,你可以先学习容易的课程。
或不看课本,看你喜欢看的书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