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
【章台宫】
整座大殿目前只剩穆逸和赵高二人!
此时的赵高异常得意,转头看向穆逸,眼神极为阴险,不知又在想什么坏主意!
“【临江王】,陛下之所以会封你为王,咱家私底下也是出了不少力的!”
穆逸眼角微微抽动,老狗!这是索要好处来了!
只见他微微拱手,“赵丞相!!”
赵高内心大喜,顿时眉飞色舞!
“【临江王】莫要胡说,当今大秦丞相乃是李大人!!”
穆逸轻轻摆手,“诶!如今整个朝堂,哪位大臣不以赵丞相马首是瞻!” “刚刚那一场指鹿为马的表演!” “甚是让人赞叹呐!”
“我在那渭河之上的花船生意,每年可分赵丞相七成利!!”
赵高大惊!!【临江王】在渭水之上的花船,现在多达十五艘之多!
每日每夜,天天客满!
简直就是当前咸阳城,最大的销金窟!
如果他愿分我七成利!?
“如今整个大秦朝堂,咱家以为也就【临江王】可为大秦柱石!” “有【临江王】在朝堂,从此以后,咱家肩膀上的担子也终于可以更轻松一些!”
“不像那李斯!前段时间!处处与咱家作对!” “幸亏,陛下圣明!!”
说着说着,赵高又要开始表演起来,只见他声音颤抖,眼泪说下就下!
“咱家侍奉始皇与陛下,从不敢有丝毫懈怠!” “那李斯仗着自己定国有功!”
赵高拿起手帕,轻轻擦去眼角泪水,突然厉声道:“那李斯年轻时为【仓吏】!” “他观察到仓鼠生活在粮仓中,所以肥壮!” “而厕鼠生活在茅厕中,所以瘦弱!”
“他便如同驱鼠一般,焚书坑儒,烧毁六国史书!!欲将天下人全部赶入那茅厕之中!!”
“他喜欢愚民之策!而我!更喜欢群鼠互噬之计!!”
穆逸眼神凌厉,来之前郦食其再三劝解,唯有使人心彻底疯魔,主公才可雷霆出击,力挽狂澜!
如果不是与众人提前商议好,自己现在真想一剑将这老狗刺死!!
赵高忽然仰头讥笑,“那李斯虽为法家传人,可他不知!商鞅因变法而被车裂!法家鼻祖韩非子也因法,而被囚于云阳!”
“法只不过是君王手中的一把刀!!”
说完,他便从长袖中拿出一把短刀,丢到穆逸面前,喝声道:“不知,【临江王】!!” “愿为咱家持刀否?!”
只见穆逸放入长袖中的双手,早已紧紧握拳!这老狗!把我也当成老鼠了!让我替他持刀,除掉李斯!!
穆逸缓缓松开双拳,面带微笑,捡起地上的短刀。
赵高两眼放光,大喜!!
他双手拍掌,一位年轻太监,快步走入大殿,拿出一份圣旨,朗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临江王】.......可掌太尉之权!统领天下兵马!!”
穆逸大惊,万万没想到!赵高玩的这么大!幸亏刚刚忍住,没有发怒!!
“臣,谢主隆恩!!”
赵高仔细端详着自己刚修剪的指甲,“【临江王】、穆太尉!那咱家可就等着你的好消息咯!!”
言罢,年轻太监快速上前,将手中圣旨递到穆逸手中,还从怀中拿出一份新圣旨,一并交到穆逸手上!
穆逸缓缓行礼,随后便转身离开大殿!
年轻太监看着穆逸的背影,甚是不屑!什么临江王?穆太尉?还不得听老祖宗的??
只见他转过身子,跪伏在地,快速爬到赵高脚下,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他对着赵高的鞋面轻轻哈气,随后又用脸将鞋上的灰尘全部蹭干净!
“老祖宗,这等事儿。何必驱使那穆逸,您随便找一人!都可将那李斯,抄家削爵!”
赵高冷哼一声,“咱家就是要让天下人都看到!让那些秦国公族们都看看!!” “就算这如日中天的【临江王】!也不过是咱家手中的一把刀而已!!”
“群鼠互噬,而主人得益!” “我赵高,永远都是这大秦朝堂的主人!!”
说完,他微微抬起脚,看了一眼鞋底的灰尘!
随后,又将鞋底放到那个年轻太监的头上,重重的蹭了蹭!!
————————
【咸阳】
【丞相府】
李斯独自一人,坐在庭院内,轻轻抓起一把红虫,丢入身前的湖水中,数十条肥硕的鲤鱼瞬间在水中上下翻腾!
李斯看着眼前这群自己悉心照料的鱼儿,终于露出一丝多日不见的笑容。
正当此时,一位老仆,轻轻走到李斯身旁,躬身道:“家主,【临江王】来了!”
李斯微微一愣,“哦?竟然是他?!” “赵高好手段呐~!”
“他总共带了多少人?”
老仆继续躬身道:“他只带了一位年轻的书生!”
李斯稍稍有些好奇。“只带了一个年轻书生?!”
忽然,老仆在李斯面前,比划出一个砍头的动作!
“家主,要不要.....”
李斯轻轻摆手,此时的他非常淡定,也非常从容!
“输便是输了,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莫要使用那些上不得台面的法子!!”
“将【临江王】请进来吧!”
老仆立刻躬身行礼。
“诺!!”
不多时,只见穆逸带着纪和缓步走入庭院。
穆逸东看看西看看,十分好奇!
没想到这法家传人--李斯,对这庭院设计倒是别具一格!
纪和则稍稍有些紧张,手心微微有些冒汗。
看到二人后,李斯并未起身,依旧看着湖面,轻声道:“【临江王】,不必客气!” “请坐吧!!”
穆逸倒是一点也不见外,快速走到李斯身旁,懒散的坐下,还拿起木案上的水果,仔细品尝起来。
纪和则认真整理衣冠,快步走到李斯的另一侧,躬身行礼。
“学生,见过先生!!”
李斯有些觉得不可思议,转过头,上上下下仔细打量着眼前的这位年轻人。
“你是??”
纪和认真解释道:“学生乃普通佃户,但从小便熟读法家经典,《韩非子》《商君书》学生都可以通篇背诵!”
“特别是先生的《谏逐客书》,学生也曾反复研读,从未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