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唐朝真是让人惋惜啊!”刘备道:
“它有着让人羡慕的传说中的国度,却也有着让史书和后世无尽哀伤的意难平。”
简雍:“还好我大汉四百年来没有出过唐朝这种自己人之间的血腥屠杀。”
赵匡胤:“唐朝自此以后,朝廷丧失了威信,维护朝廷尊严的禁军和边军几乎沦丧干净,家底都没了。”
“由此才让唐朝为了掌控自己庞大的疆域,只能不断地放权给地方,这才有了节度使的做大啊!”
“李隆基这人前期确实是一个罕见的明君,后期就跟失了智一样让人捉摸不透。”
不同于其他朝代对于香积寺之战中参战唐军,各自表达了自己的欣赏之情。
然而,这场战役对于唐朝人而言,却是一股无法言语的心疼!
都是自己人啊!手心手背都是肉!
天幕之前也不是没有讲过大唐的遗憾,也是在讲过大唐与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文明开打的恒罗斯之战。
他们能够体悟到源自天幕的后世对大唐的慨叹,那是大唐乃至整个中夏都罕见的机会,一个使大唐真正成为有史以来无可争辩的最强王朝的契机。
然而,这个契机,他们未能紧握,恒罗斯之后,大唐本可以卷土重来,也完全有机会可以重来。
但是安史之乱就好像是上天在针对大唐、针对中夏的一场阴谋般席卷了中原大地。
而造成这一切后果的无疑就是肉食者!
他们沉沦在了大唐的“盛世繁华”里,再也没有了为官为民者的天下利为先。
他们这些贞观臣子们也不是并非未曾反思,毕竟自己这帮人就是创下未来大唐基本结构的一群人。
大唐未来制度上的失败和堕落让他们在这一次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改变。
为此各省各堂的相公们争执不休,提出了无数个应对之策。
但遗憾终究是遗憾……
沉沦与腐朽尚可修复,然而在历史上已经发生过的香积寺之战又当如何?
然而天幕呈现的影像中,关于香积寺之战的画面太过逼真。
这让李世民等贞观君臣都陷入到了一种沉默的心痛之中。
“大唐不该如此啊!”
李世民悠悠的吐出一句话来,仿佛是看穿了历史的虚妄般,响彻在甘露殿内。0
【网友说:
“你以为大唐的‘好兄弟回纥’是好心出兵的?大唐的沉沦难道周边的国家就没有落井下石的想法?自然是有的:
面对继位后大唐各地的乱局,肃宗李亨在决定强行收复两京的时候,为了确保能够一次成功,他让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代宗,当时的广平王李豫与回纥太子叶护结拜,然后与回纥进行约定:
“大唐回纥互为兄弟,大唐有难而回纥出兵从之。长安破城之后,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
“楼上没有说完,我再来补充一点:香积寺之战后,长安收复,回纥打算收取报酬。
代宗李豫就和回纥人说:
要是咱们打下长安后就开始大肆抢掠,那洛阳的人听到了,肯定会把咱们当成强盗啊,到时候就不好攻打洛阳啦,还是等攻下洛阳后再兑现承诺吧。
回纥那边呢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就同意了。
更加讽刺的是史书还记载,在逃离了叛军劫掠的魔掌后的百姓还夸赞李豫说:广平王豫真是有为之君啊!
随后的战事相对顺利,回纥为前锋在陕州大破叛军。
至于洛阳收复之后的事嘛……
《旧唐书》载:及收复东京,回纥旋即入府库敛财帛,于市井村坊纵掠三日方休。
你以为这就完了?抢了洛阳三天的回纥还觉得不够,而这时洛阳的老百姓们受不了了,他们凑了一万匹丝绸才送走了这群‘强盗’!
要知道从贞观后期开始,长安就不再适合作为唐朝的国都了,洛阳是实际上的首都,发达的漕运让它的富饶程度更胜长安!
无数忠臣义士前赴后继守护的洛阳,就这么的被唐朝统治者送给了外族抢掠!
回纥爽了......”
“其实我更心疼的是那些收复两京的将士,他们更是心中难以呼吸的痛苦吧?看着自己的同胞被人抢掠,自己却不能出手干预!”
“唐玄宗是畜生!唐肃宗也是个畜生!唐代宗也没啥本事!爷孙三代一样的货色!”
“主要还是李隆基一日杀四子,把自己最有出息的儿子都亲手杀了,后面的皇子哪还有哪几个有本事?而李隆基杀他们就是因为皇子太有本事了,他觉得会威胁自己的地位。
毕竟大唐有玄武门继承制这一说,李隆基怕这些儿子造反抢自己的皇位。”
“李隆基将自己的儿子抓起来虐杀而死。康熙将自己的太子折磨成了疯子。而这俩人都是前中期的绝对明君,后期的昏庸腐败,不得不说真像啊!”
“康熙还好,他知道自己晚年的事情都挺混账的,但始终还保持了一份理智和克制,没有让清朝像唐朝一样直接步入到了悬崖,而且后来康熙还专门选了雍正继位,就是看中了四阿哥的实力可以拯救大清!”
“四爷我真的哭死他了!他知道自己身上的责任,而他的性格又是做起事来六亲不认,只认真理!所以以至于他的亲人朋友都不能理解他!那些政敌到最后只能攻击他得位不正,说是老十三篡改了原本的传位十四阿哥改成了传位于四阿哥!
四爷真的委屈啊!!”
“你是不是小电视剧看多了?”
“并不是,虽然电视剧进行了戏剧化,但在历史上因为雍正改革而被他得罪了的人确实在攻击他的得位不正。”
“其实这就是属于不知道黑什么地方了,只能黑这么个让人说不清的地方。”
“确实,四爷的后宫在历史上真没有电视剧里那么多。一个每天睡觉三个时辰,其他时间都在工作的男人怎么会沉溺美色?”】
嬴政看到天幕如字字泣血的文字,心有余悸道:
“谁能想到那个缔造了极致盛世的唐朝居然能堕落至此?!”
“朕确实从此战之中看到了唐朝的实力,看到了大唐军队名不虚传。”
“但也看到了唐朝皇帝的堕落和丑陋啊!”
张养浩:“一将功成万骨枯啊!战争结束,郭子仪、李嗣业、李沁这些大将封侯拜相,名垂青史。”
“皇帝又回到了他‘忠诚’的国都重新享受起来了糜烂的生活。”
“就连出兵帮忙的外族人也收获满满的回到了老家。”
“叛军甚至都在临走前心满意足的劫掠了一番。”
“可谁会记得为了胜利而付出的将士?”
“谁会记得送将士出征的那些百姓?那些无辜受到牵连的百姓?”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康熙:“朕确实是对不起老二啊!”
摘掉自己老花镜的麻子抹了把老虎的眼泪,随后目光坚毅的说:“朕委屈了老二一辈子,而看天幕上老四将来确实做的很不错,替朕收拾好了烂摊子。”
“朕不能再委屈了老四啊!”
......
大唐。
李世民更是出奇的愤怒:
“这能叫我李家的好儿孙?”
“将自己的子民当成什么?轻鄙自己人的性命也要满足一个小小的外邦!耻辱!极大的耻辱!”
“朝廷的官军到底是官军还是叛军?简直比叛军还要没有人性!”
天幕说的好啊,这李隆基爷孙三代人都没有一个好东西!
李世民现在真的是恨不得穿越到这三个不孝子孙身前,一人一个大逼斗,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贞观之风!
嫌人家掠长安这个国都面子上放不开?
所以就让人去抢劫洛阳呗!
还真以为朕看不穿你们这群人心中的那点可怜的“自尊”!
都是大唐的国都,抢掠哪一个有区别吗?无论是抢掠长安还是洛阳,史书到最后都会公正的写下大唐的耻辱!
青史会记住!
被劫掠的百姓会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