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的人一听,看着身边准备和别人一起分享的五石散,难怪最近肌肤越来越不好了。
“该死的东西,来人把这个东西有多远丢多年。”
“炼丹师我和你没完。”
汉武帝表示,再也不信这东西了,
叶诗琪:“哦,这不是和古代欧洲一样,古代欧洲的那些人不就用砒霜,水银等来涂在脸上,来美白肌肤。”
“肌肤越溃烂,涂抹越多,还喜欢吃甜食导致一嘴烂牙。”
“还长期不洗澡身上臭的要死,只能喷各种香水来掩盖自己的体味。”
“和他们一比,魏晋南北朝好了不少。”
“哦,还有高手。”魏晋南北朝感觉心里舒服不少,最起码不是只有自己这么做。
叶枫:“这一点倒没有错,你反过来这样想因为有这种需求所以欧洲的香水很有名。”
“华夏的炼丹师由于每一个人都将自己的手艺当成传家宝。”
“基本上不传授给外人,甚至发明各种符号。”
“导致后来人想要炼丹看不太懂前辈的留下的书,只能发挥想象力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炼丹,炼制出各种东西。”
“比如火药,葛洪大师的《肘后备急方》里面记载的记载了青蒿(疟疾治疗灵感来源)等等。”
“进一步推动了华夏科学的发展。”
李诗雅:“炼丹师也有打破皇帝神话的作用,在他们眼中皇帝并没有什么威严,并不是神圣不可侵犯。”
“该骗就骗,比如卢生,空口套白狼骗秦始皇,得亏秦始皇不傻要求对方来咸阳炼丹,结果卢生还真去了,骗了一波钱跑路了。”
“导致秦始皇拿其他方士泄愤,才有了后面的焚书坑儒。”
一边在听的观众,补充道:“还有大名鼎鼎的宋钦宗相信一名叫做郭京的神棍,以为他会法术可以抵抗金兵。”
“结果那个郭京借着宋钦宗给予的权力,大赚一笔在金兵破城之前跑路了。”
“我只能说,有些现代人比古人还更加崇拜皇帝。”
叶枫一听,就知道这位仁兄应该被那些打着迷人老祖宗的营销号刷烦了,一开始觉得惊讶和传统不一样,到了后面只感觉太能夸了。
赵匡胤听到这番话彻底震惊了,前面的不震惊因为在史书上写着,只要自己愿意都可以让状元讲给自己听。
但是,这个史书上没有。
这个皇帝怎么会如此傻逼,居然想着一个道士会法术来对抗金人。
北宋难怪会被人骂,真的骂的精彩。
观众对着叶枫,道:“老师,我想问问商纣王是最后的人皇吗?”
“我去看了封神2抱着好奇去斗音搜了一下商纣王。”
“结果一群人在那里说什么商纣王是最后的人皇,姬发小儿降低人族身份。”
“周朝黑了商纣王。”
“想要听听老师你的看法。”
闻言,其他对商纣王感兴趣的人都围过来了,比起作为现在的热门人物,当然感兴趣了。
“哦,商纣王吗。”嬴政记得秦朝的祖先就是古之恶来,当时商纣王的手下,对于这个人物嬴政还要感谢一番。
子贡回想起自己对商纣王的评价,表示商纣王确实有不好的地方,但也不这样黑啊!
叶枫颔首,认真道:“周朝百分之百黑了商纣王。”
“不要说周朝了,西汉也黑了,东汉也黑了,东晋也黑了,直到明朝彻底将商纣王黑成不成样子了。”
“至于最后的人皇,这就是修仙小说看多了。”
“有些人的中二病爆发了。”
其他人对视一眼,这么多朝代都黑商纣王啊!周朝黑商纣王他们理解,那些朝代黑商纣王干嘛?
人家和你有关系吗?
子贡,啊!还有高手。
观众好奇道:“为什么他们盯着商纣王不放,要这么黑他。”
叶枫:“当工具人。”
“现在我们纠结商纣王被黑了,他的功绩被抹黑了,想要给商纣王平反。”
“你说古代的那些人会在意一个死了几千年的人物,会在意他的功绩到底有没有,会在意这件事情的真假。”
“古人没有功夫花大量的时间去考古发掘证明商纣王很厉害。”
“他们黑商纣王单纯就是因为他好用,黑他能起到好效果。”
“亡国之君,史书记载的事情较少,多数还是负面例子。”
“多好的反面教材啊!”
“那些文官看到商纣王那就是两眼冒光啊!多好的工具啊!皇帝你不能这样做,你看看商纣王....。”
“黑商纣王成为了政治正确,来表达自己对昏君的态度。”
“其实吧!商纣王身上绝大多数黑料就是在骂当时统治者,借古讽今。”
“商纣王运气不好,成为了骂皇帝的工具人。”
“着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他专门为商纣王身上的黑料做出解释。”
“说原本商纣王一开始只有尚书的六条黑料,战国时期多了二十多条黑料。”
“到了西汉一下子又多二十多条黑料了,到了东晋又增加了十几条黑料了。”
“黑来黑去,变成了如今这个大众所知的商纣王了。”
“不同的时期,商纣王的形象不一样,不过都是反派形象。”
观众突然感觉商纣王还挺可怜,黑他都成为了一种政治正确,一想那些皇帝想要去打仗,想要沉迷于美色。
第二天朝堂就有官员上书,通过商纣王的例子来告诉皇帝,你这样做可能会亡国之君。
皇帝想反驳,结果一翻史书结果好像就是这样。
皇帝反驳不了,官员一看,下一次还用你,要不加点东西吧。
史官在一边默默的记,给下一个王朝提供史料。
一下子观众理解了商纣王为什么有这么多黑料了。
最后的人皇,叶诗琪作为刷了那么多短视频的主角,对于这个称呼非常熟悉,道:“反驳一下最后的人皇。”
“人皇。”嬴政眼神平静,心中也没有多大反应。
商纣王是不是最后一位人皇,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想当年嬴政一统六国,认为自己的功劳超越了三皇五帝,已经不能用皇和帝来称呼自己了。
于是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创造出皇帝一词。
皇帝要比人皇更加有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