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棠把共享电动车停到指定地点,接着就往回小区走,此时到小区只剩下200米左右的距离。
走在回家的路上,街道上依旧是车水马龙,行人匆匆。
她现在的心情却有些不同寻常,今天的她忽然感到格外疲惫,或许是最近备考的压力让她有些心神不宁。
想到回家后还要做饭,虽然简单,但还是觉得有些麻烦。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她突然有点嘴馋,想吃些不一样的东西,换换口味。
“要不……在外面吃吧?”孟棠心里想着。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省去做饭的麻烦,还能让自己放松一下,吃完饭直接回家投入到备考中去。
想到这里,她抬头看了看周围的环境,忽然想起了小区附近那座商场大厦。
那里的二楼有家串串小火锅,她曾在短视频平台上多次刷到这家店的推荐视频,不少人都对它赞不绝口。
于是,孟棠心中有了主意:今晚就去这家自助串串小火锅解解馋吧!
孟棠心中有所念想,脚下也有了动力,不自觉地加快了脚步,很快来到了商场大厦的二楼。
刚一踏入这家串串小火锅店,一股热腾腾的香气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她一天的疲惫。
店内的装修风格简约而不失温馨,灯光柔和,桌椅摆放整齐,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前台的服务员热情地迎接了她,并引导她前往团购核销处。
孟棠拿出手机,顺利地完成了团购核销手续。
服务员递给她一张菜单和一份蘸料调料单,微笑着说道:“您可以先调好自己喜欢的蘸料,菜品会在传送带上不断循环,您可以随时挑选。”
孟棠走到调料区,开始精心调配自己钟爱的麻辣蘸料。
她熟练地加入了小米辣碎、蒜泥、香油、芝麻酱、辣椒粉等调料,最后撒上一些葱花和香菜,搅拌均匀。
看着碗里红亮亮的蘸料,她不禁咽了咽口水,期待着即将开始的美食之旅。
选好位置坐下后,孟棠的目光立刻被眼前的旋转菜品吸引住了。
这家火锅店的菜品传送设计非常独特,所有的食材都被串成了串,整齐地排列在传送带上,缓缓地绕成一个“S”形状。
传送带分为四排,每一排都摆满了不同的食材,种类繁多,令人眼花缭乱。
从鲜嫩的牛肉片、肥美的羊肉卷,到爽脆的蔬菜、各式各样的丸子,甚至还有海鲜、豆制品等,几乎涵盖了所有常见的火锅食材。
孟棠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这里的菜品不仅种类丰富,而且每一种看起来都非常新鲜。
肉类切得薄厚适中,蔬菜保持了原有的色泽和质感,丸子也标注了品牌,让人看着放心,一个个圆润饱满。
对此孟棠忍不住赞叹道:“难怪这么多人推荐,这菜品确实很新鲜!”
让她惊喜的一点是,传送带上的菜品数量远超她的预期。
粗略估算了一下,至少有上百种不同的选择。
这与她在短视频上看到的推荐视频完全一致,甚至更加丰富多样。
孟棠心想:“看来这家店真的名不虚传,光是看这些菜品就已经让人食欲大增了。”
还没等到汤底烧开,孟棠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从旋转的菜品中挑选自己喜爱的食物。
她首先选了几串牛肉片,这是她最喜欢的火锅食材之一。
接着,她又拿了一些虾滑、鱼豆腐和金针菇,这些都是她平时常吃的经典搭配。
为了增加口感的多样性,她还特意挑选了一些不太常见的食材,比如炸腐竹、藕片和年糕,准备尝试一下新的味道。
*
天幕之下,诸朝的观众们瞪大了眼睛,眼前的景象让他们目不暇接。
这是一家前所未见的自助火锅店,与之前看到的麻辣烫店相比,这家店的一切都显得如此新鲜和独特。
诸朝之下的众人看到这种自助的形式不禁瞪大了眼睛,眼前的景象让他们目不暇接。
居然可以有这样的店?!
这家店里有太多的前所未见!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琳琅满目的调料台,虽然与上次看到的麻辣烫店相似,但这里的调料种类更加丰富多样。
各种香料、酱料、蘸料摆满了整个台面,让人眼花缭乱。
每一种调料旁边还配有详细的说明,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随意调配,创造出独一无二的风味。
里面的菜品底下居然可以自己动起来,井然有序的朝着固定方向移动,这也太神奇了吧!
所有的菜品全部被串成串,整齐地排列在盘子中。
鲜嫩的牛肉片、肥美的羊肉卷、爽脆的蔬菜、各式各样的丸子……
品种繁多,令人目不暇接。
大致数数,这里的菜品数量竟然比上次看到的麻辣烫店翻了三四倍!
从海里的到陆地的吃食都有,从素食到荤食,也应有尽有,满足了不同顾客的需求。
最让众人惊讶的是,这家店的用餐方式自己从未遇见!
顾客需要自己动手,从中挑选喜欢的食材,然后用桌上的小锅里煮。
每个桌子上都配备了一个小巧精致的电磁炉,上面放着一个巴掌大的小锅,锅里的汤底冒着腾腾的热气,香气四溢。
看着店家问孟棠姑娘的问题,很多人再次又得到一个新信息,那就是原来客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汤底,如麻辣、清汤、菌菇等,甚至还可以混合搭配,创造出个性化的味道。
还有一个有趣的是,店里还提供了一种特殊的“冒泡水”,众人都对它充满了好奇,纷纷猜测它的来历和制作方法。
对于这些,各朝各代的观众们都发出阵阵惊叹。
正因为上面这些——如此自由、便捷的用餐方式,也从未体验过如此丰富的菜品选择。
其中,一位名叫百味得的年轻人尤为激动。
他是个对吃食情有独钟的人,父亲给他取这个名字,正是希望他能一辈子顺心顺意,想吃什么家里都不缺。
百味得也不负所望。
在知世之后,他看着自己的大哥如父亲的期望一样挑起了家中的大梁,自己的二哥则在商业上大有作为,那自己这一辈子很有福气的可以没有任何忧虑地躺平了!
但人生总要有所追求,百味得看着自己的名字忽然之间有了想法,自己既然叫了这个名字,那不能辜负这个名字!
寻来寻去,他心中突然有了新的想法:既然自己叫“百味得”,那就不能辜负这个名字。
然而,百味得并不满足于仅仅享受家中的美食,他有着更高的追求——寻找天下最诱人的饭香味,将它们一一尝遍。
于是,他立志要走遍天下,寻觅那些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佳肴,品尝世间所有的风味。
此时,看着屏幕上琳琅满目的菜品,百味得的喉咙不由自主地咽了几下口水,嘴里不停地嘟囔着:“哇塞!这菜品好多哦!虽然很多都没有见过,但看着好心动啊!”
在一旁,有过边塞服役经历的任有成挑了挑眉,似乎想起了什么。他轻声说道:“这样的小锅我好像见过!这好像是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
周围的人听到他的说法都看了过来。
他看着周围忽然出现的这么多目光,心中有些急切,脸色也发红了。
任有成不敢耽搁下去,马上解释道,在边疆地区,游牧民族常常使用小型的铜锅或铁锅,在草原上煮肉取暖。
只不过,那些锅具远没有这家店里的小锅这么精致,也没有这么多的食材可供选择。
不少人稀奇的听着任有成的话。
任有成忽然之间,心中忽然觉得很满足,又继续说道:“在巴掌大的锅中倒入汤煮东西,这在草原上是很常见的。
不过,他们通常只会煮一些简单的肉类和蔬菜,不像这里,有这么多花样。”
说完这些,他在最后感叹道,这种自助火锅的形式不仅保留了游牧民族的烹饪传统,而且比自己见过的那个样子更加轻便,菜品出现了这么多,很多自己也是第一次见啊!
*
孟棠这边。
随着汤底逐渐沸腾,孟棠将选好的食材一一放入锅中。
滚烫的汤底迅速煮熟了食材,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她用筷子夹起一串牛肉片,蘸上刚刚调好的麻辣蘸料,轻轻咬了一口。
麻辣的味道瞬间在口中散开,牛肉的鲜嫩与蘸料的香辣完美融合,让她忍不住发出一声满足的叹息。
“真好吃!”孟棠一边品尝着美味,一边感叹道。
她继续将其他食材放入锅中,享受着每一种食材带来的不同口感。
虾滑的q弹、鱼豆腐的软糯、金针菇的爽脆……每一口都让她感到惊喜。
尤其是那些不太常见的食材,如炸腐竹和年糕,更是给她带来了全新的味觉体验。
享受美食的过程中,孟棠感到心情逐渐放松下来。
店内的气氛十分轻松愉悦,周围的人们都在愉快地聊天、欢笑,仿佛每个人都沉浸在美食带来的快乐中。
偶尔还能听到几声轻快的音乐,为整个用餐环境增添了一份惬意。
孟棠一边吃着火锅,一边回想起最近的备考生活。
虽然压力不小,固然如此,可适当的放松也是必要的。
就如今天的这顿晚饭不仅让她满足了口腹之欲,还让她暂时忘却了备考的烦恼。
心想也感叹:“自己以后有时间,还是要多出来走走,享受一下生活的美好。”
*
唐朝。
在场包括李世民看着此时的天幕上,孟棠正享受美味的串串小火锅,吃得津津有味,同时脸上也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看到这一幕,李世民不禁瞪大了眼睛,心中充满了惊讶和好奇。
“还可以这样吃?”李世民忍不住脱口而出,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震惊。
他从未见过如此新颖的用餐方式,顾客自己动手挑选食材,自己煮食,还能根据个人口味调配蘸料,这种自由自在的用餐体验让他感到新奇不已。
这和现在为主流的分餐制和有些宴席偶有出现的合餐制都有些不一样。
李世民的目光紧紧盯着天幕,脑海中迅速闪过一个念头:这样的用餐形式倒是有趣,看起来还非常便捷,既能让吃饭的人们享受到美食的乐趣,又不会浪费食材。
想起宫廷中的御膳虽然精致,但往往过于繁琐,缺乏灵活性。
而这种自助小锅的形式,恰恰弥补了这些不足。
想到这里,李世民立刻做出了决定。
他转身对身旁的太监说道:“来人,也照着这样自助的小锅形式安排今日的晚膳!旋转的把式则不必有了。
放在一张大桌子上就行!
给御膳房传旨,尽量按照孟棠姑娘吃的这个用木签子串起来的样子来准备,食材要新鲜多样,份量也要充足。”
太监连忙应声,飞快地跑向御膳房传达圣旨。
李世民则继续专注地看着天幕,心中期待着今晚的晚膳。
其他大臣对此也喜闻乐见,只因为自己也被吸引的直流口水。
魏征正要皱眉,因为想着旋转实在费功夫,劳民伤力,如果这样圣上这样干了,上行下效,影响着实不好,于是想到自己要不劝谏一下!
还没他等出声,李世民就传了旨意,其中也对此有了说法。
所以,他对李世民的这般安排,倒是没了其他意见了!
*
吃饱喝足后,孟棠满意地离开了火锅店。她觉得自己今晚的选择非常明智,既享受了一顿美味的晚餐,又为自己接下来的备考积攒了能量。
回到家以后,换好衣服的她看了看自己今日份的任务单还没有打钩的任务,对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有了底数。
孟棠于是打开平板,接着打开法考刷题软件,打开历年真题,选择的一套真题中的客观一开始刷题目。
“
某危重病人被送医院就医,但因其拒绝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医生未对其进行手术抢救,最终因病情耽搁不治身亡。
关于本案,哪一说法是正确的?(引用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