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里,常升不仅按照朱标上次提出的几个重点调查方向来深入调查胡党的罪证,并且还顺藤摸瓜获知了不少更加有用的信息。
见常升还是像以往一样一板一眼的颇重礼节,朱标欣慰一笑,旋即起身拍了拍常升的肩膀特意道:“都说了,以后没有外人在场无需见外,就叫姐夫吧,姐夫听了也舒畅。”
“是,姐夫。”
见朱标多次说到这个,常升也不再扭捏,赶紧回道。
“姐夫,近段时间……”
“等等,先喝杯茶润润嗓子,不急。”
常升迫不及待的要跟朱标汇报工作,却是被朱标阻止。
“坐吧,姐夫知道你最喜欢喝龙井,这是杭州府今年进贡好的最好的西湖龙井,姐夫啊,特地叫人给你沏好咯,还给你备了一份,回去的时候带去吧。”
朱标热情的拉着常升坐在了客位上,指了指桌上正冒着热气的茶盏,继续道:“先品尝一下,看看合不合你的口味。”
“这……”
朱标又是拉着自己坐下,又是让自己喝茶,还特地备了贡品龙井茶让自己带回去。
常升受宠若惊,一阵感动油然而生,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说实话,这段时间以来,常升越来越觉得自己的这位姐夫更像是一名姐夫了。
对自己总是关爱备至,甚为暖心。
“品一口试试。”
见常升依然拘谨,朱标和煦的笑道。
“好的,姐夫。”
常升也不再客气,赶紧端起茶盏,这才刚打开茶盏盖子,一缕龙井特有的清香便扑鼻而来。
只见洁白如玉的茶盏之中,片片嫩茶犹如雀舌,色泽翠绿,碧液清幽。
常升迫不及待的端到嘴边抿了一口,旋即闭上双眼,细细品尝。
清新的茶液在口中流转,滋味甘甜,灵动的幽香,竟让人如沐春风,甚至感受到了千里江南一片生机盎然!
常升享受的模样,看起来都要醉了!
“好茶!”
许久之后,常升才缓缓睁开双目,忍不住赞叹。
“哈哈,喜欢就好,等下那几盒龙井可要记得带回去。”
朱标说罢再次指了指桌面上包装精美的“西湖龙井”道。
“谢姐夫。”
常升赶紧再次行礼。
朱标这才满意的回到主坐。
旋即端起茶盏,用盖子优雅的抹了抹浮于表面的茶沫,随后浅浅抿了一口清雅幽香的茶水,这才缓缓的道:“说说吧,最近调查胡党有何进展。”
“禀姐夫,经臣暗中调查,这几年来各布政司、府、县给户部呈送的钱粮及财政收支、税款账目大有问题,大部分的地区利用空白文书簿册预先盖印作弊,这种现象已然成为常态!”
“还有,淮西勋贵吞并军籍户和百姓土地以及胡党在洪灾期间私吞赈灾粮食、粮钱均为事实!”
“这些官员之所以敢如此大胆,均是受到了胡惟庸的指使和伞护!”
“这些案子的涉案人员的名单,臣均已记下,还有,重要涉案人员和重要证人,只待姐夫一声令下,臣便可派人捉拿。”
对于以上案件,锦衣卫已经暗地里调查了差不多,并且也获得了不少证据。
但是,朱标还未下达命令之前,常升虽万万不敢轻举妄动。
因为以上案件波及甚广,有大量的勋贵和官员牵涉其中。
若是突然间抓了那几个重要的涉案人员和证人,即使是秘密缉拿,也必然会打草惊蛇引起胡党的警惕,到时候要想继续调查下去那便难上加难了。
“只不过……”
常升说罢欲言又止,并小心翼翼的观察起朱标的脸色。
“只不过什么?”
朱标摆了摆袍袖示意常升直言。
“从锦衣卫目前的调查情况来看,单单一个空印案就有十三个布政司,一百五十三个府,二百三十四个州,一千一百七十一个县的大小官员涉及其中,若是要连坐的话怕是有近四万人!”
“啪!”
一听常升报完如此触目惊心的数字!
朱标立马震怒而起,一掌重重的排在桌子上,破口大骂:“一群祸国殃民的混账东西,国家蛀虫!!!”
常升早就料到朱标听后会大为震怒,待朱标情绪稍微有些缓解之后这才问道:“姐夫,对于刚才说到的这些案子,该如何处置?”
朱标微微蹙了蹙眉,深出了一口气:
“把那些重点人员继续给孤盯紧了,过段时间各布政司、府、县的官员会进京给户部呈送今年的钱粮及财政收支、税款账目文书簿册,你加派人手,及时将涉事官员控制住,一定要拿到空印文书薄册,同时捡几个软骨头进行审讯,确保证词和证据确凿!”
“还有,要随时保护好侵吞军户百姓土地案和私吞赈灾粮案的当事人和证人,以免被杀人灭口!”
常升:“是,姐夫。”
朱标继续问道:“林贤和封绩罪证收集如何?”
见朱标问到重点,常升立即回道:“上次得到姐夫的指示,臣专门特训了多名精通倭语的探子乔装成倭人去了倭国,并作为府兵和下人潜入林贤在倭国的府邸。”
“经过暗中调查,胡惟庸和林贤通倭证据确凿!”
“林贤自被赶去倭国之后,均被倭国北朝和南朝奉为上宾,并且与南北朝的实权人物都有颇深的交往,特别是南朝的怀良亲王更是在九州给其赠送了府邸,配备了甲卫府兵,还有美人和奴婢,对林贤极力拉拢!”
“但是林贤最终的目的是想要回国,胡惟庸正是看中了这一点,这两三年来一直与林贤有书信往来。”
“从潜伏在林贤府中的探子最新截获的信件得知,胡惟庸要求林贤向倭国借兵,意图谋反!”
常升说到一半突然间停顿了下来,旋即又是谨慎的看了一眼朱标。
“终究是按耐不住了。”
见总算得到有用的消息,朱标原本紧蹙的眉头这才有些许放松。
“如若胡惟庸借兵成功,倭国的军队会从福建登陆,再从福建赶至中都至少需要一个月。”
“哼!胡惟庸的时间算得可真准啊,一个月后,恰好就是陛下的万寿节,亦是诸王历练演武考核之时。”
讲到这里,朱标忍不住在心中赞叹姚广孝的神机妙算和料事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