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娘、白鹭和李清照回到清寨,同来的还有潘近柊,这是一个庞大的车队。
陈氏这下笑得合不拢嘴,唯一稍微遗憾的就是白鹭生了个女儿,在她这里,可不兴杨元奇的那套儿女都一样,这也是没办法,一想想未来的嫁妆就肉疼。看着李清照挺着个肚子,她不着急,这不是我家小妮子也有了么!多生总会有孙子。现在她已经有三个了。
李清照得意的把肚子挺了又挺,陈氏哎哟的说:“你小心点呀。”
李清照嘻嘻的说:“小娘姐姐都说我最是康健,估计宝宝有点重,还有还有,婶子,我最近可喜欢吃酸了!”说着还不忘掏出酸梅给陈氏:“这个可好吃了,我可是带了不少。”
陈氏笑着抱了抱李清照,眼睛咕噜又转到旁边,襁褓中的杨不语看着又是个祸国殃民的胚子。
李清照算了,旁边一个丫头道:“王奶奶(李格非的夫人)这几天在清寨住着,清照夫人要不要也过去一下。”
李清照说:“哦,我吃陪婶子吃完饭,休息好了晚间过去。”
陈氏道:“那晚间你住那边也成,别走来走去太多。”
李清照说:“好!”这倒不必拘谨。
丫头应下转身出去。
陈氏对张小娘说:“家里人太多,孟婵把家里改造了一番。你看下要不要住过去,这里就一个房间也是挤了些。”房间大家都有,却很多是共院子,像扈三娘潘金莲这些娘家在清寨的,她们有时候也是回那边。
张小娘应下,只是有点奇怪,孟杨两家关系极好,却也不应该常住那边啊。
潘金莲说:“几个小孩子喜欢住那边,母亲也想你在那边看着点。”四个小少年少女都在孟家。
张小娘这才恍然,当然,她的恍然错得离谱。
白鹭问:“相公呢?”
潘金莲说:“他和妙常去了学司,一会就回来,三娘在军司估计得很晚。”他们得把学司和军司互助的事敲下来。
几个人一问才知道清寨打算建学司的事,白鹭说:“怎么不建个女学,可是羡慕你们的才学哩。”
李清照说:“哼……就得弄个女学来,一会找元奇哥哥说去。”
大家都是点头,各大家族送出的丫头不少,她们很多人也有些银子。
……
杨元奇和陈妙常回来,杨元奇差点扭头就要走,好不容易和学司还有军司沟通好,家里怎么又弄个女学。
杨元奇晕了:“女学学什么?”
李清照扳着手指头:“琴棋书画这些不都行?再说,男孩子也能偶尔过来修身养性的呀。哦,总不至于学堂孩子们毕业,有本事的男的能去专业学堂,女孩子就没了去处,难道都得武学啊工学啊什么的啊!”
杨元奇说“……”扭头就走。
李清照喊“诶,你别走啊,不行再商量呀。”
杨元奇道“趁着我潘岳丈今天内心有愧,我得赶紧把这事敲定下来。”苏迨对于压军司的名额多少心里有点不忍。
潘金莲过去拉着:“晚间我去说就是。”
……
第二天清晨。
从张小娘身上翻身起来,杨元奇升了一下懒腰,张小娘说:“明儿我搬去孟家住,怎么小孩子都放过去,母亲舍得呀。”
杨元奇嗯的支支吾吾想赖过去,还好昨晚她没问起,那才是扫性。
张小娘狐疑的看着杨元奇“什么事呀?”
杨元奇挂不住脸:“你们不是整天姐姐妹妹的叫得热乎,住过去怎么了,住妹妹家里天经地义,黄鹂不是也住过去了吗?”
张小娘倒不是认为住过去怎么了?只是何必说得这么明白,常住和偶尔住可不是一个概念,这是两家人啊。
张小娘也懒得继续追问,回头去问问孟婵就是。
……
清寨后山。
杨元奇、韩公廉和安娘带着几个大匠正在指指点点,最后选定的地块在那处小瀑布位置,这块地几经周折,最后落到了学司手里。
杨元奇说:“往西发展,东边不动。”
韩公廉道:“东边更好点吧。”
杨元奇说:“就往西!”往东,往东太过去就是孟家了!这他哪里肯!
安娘说:“大少……这片树木一直连过去。”
杨元奇怒了“孟真人说她喜欢东边这块。她有银子,学司有吗?去竞个价?”
这事不能继续谈,事关银子,安娘和韩公廉都清楚那就谈不妥了,学司现在一大笔资金还没着落呢。
韩公廉唉一声“那就这样吧。也不是不行,就是接到苏先生墓地去了。这总觉得骚扰了他……”另外他没说的是,学堂旁边有个墓,多少有人心存芥蒂。
杨元奇突然道:“把墓好好再整理一下,墓地规划进学堂,不用分隔出去。苏老先生一生才华,让莘莘学子看看他们所在的地方有什么。至于风水,有他这种大文豪,学堂才叫有风水。这事安娘你想办法,让大家把这个联系起来。”
韩公廉和安娘频频点头,这个杨少还真是心思玲珑,墓地一般在西面主阴,景色却是幽静,苏轼先生得天下士子所望,要是操作一下,让这里成为士子拜祭之地,这个学堂倒是可以天下传名,这是苏轼先生看重的地方啊。
杨元奇说:“你们规划好后,多和其他人商量。我过去老先生那里一趟。”
两个人应下。
……
苏轼墓前。
杨元奇拱手一礼:“老头子,我来看你了,今儿来得匆忙,没带点酒!你可得感激我,我让这么多学生来陪你。你也保佑保佑他们,多成器啊。”
杨元奇找个地方坐下靠在墓碑上:“老头子,让你失望了。我的路回不来头了。”当他把孟婵按在身下,他就已经绝了忠臣的路,今天的他实在分不清自己内心关于未来的想法,他只想老头子陪陪他。
……
华夏最有名的学堂,那里葬着一个人,那是华夏最让人心生澎湃的人的先生!很多人说,这个学堂就是他为他的先生所筑。杨家说这是牵强附会,大家还是认为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