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爆竹声中一岁除 大朝会各自奏事(上)
国与国的关系,当然不会这么简单,但经过贾峥今次道言,还有李承所说,老忠王于接下来同英吉利使臣的谈判,有了更开阔的思路。
英吉利之所以敢在此时“趁火打劫”,意图夺取同大顺谈判的主动权,原在他们以为大顺国力衰退,或无力支撑英吉利可能的袭扰。
这其中,女真人说不定也开出了不小的筹码。
那么,谈判之中,只要抓住这些关键点,击溃英吉利人的野心,让之不得不认可,行做商讨。
于此,自可最大程度维护大顺利益……
老忠王看向下首站立的儿子,颔首道:“关于朝廷谈判事,贾子安当有独到想法,年关这些日子,你正好处于神京,可同他交流交流!”
李承忙应声道:“儿子明白,这外邦使臣,不知父亲打算……”
老忠王常叹一口气道:“我大顺而今确实处于内忧外患之境,若无天灾人祸,何惧这西洋蛮夷?圣上今日于宫中,同我秘言,正好也有给英吉利使者一些颜色看看……待元日后,圣上将于正月在郊外检阅京营之部,到时候再说罢!”
老忠王语气里,也显露出了几分无可奈何。
李承听去后,缓缓点头。
……
离开忠王府,返回宁国府,贾峥刚迈入府门内,就听焦梁断断续续说起了事情。
“半个时辰前,蟠大爷来寻老爷了,想寻些书册!
此外,还有几个侯府,为老爷下了拜帖……”
焦梁说话时,注意着贾峥神色。
末了,他还加了一句:“二宝管事在中午时,也有亲自送来一些账本,言之是老爷让他协助郑公子所处之事。”
小仆二宝,自贾峥入主宁国府后,虽不常来府上,但于外代表他行事。焦梁这位暂管着宁府大小事务的人,心里则明白,二宝比他更为贾峥信任。
所以,面对二宝,焦梁一直很是客气。
便是二宝应贾峥所言,行动之事,但有需要宁国府配合,焦梁也会全力安排。
邻近年末,府内外事,本就繁多复杂。
对于宁国府内和商号事宜,贾峥也是有心各做侧重。
在听完焦梁道言后,贾峥于其中事情,心里大体清楚。
薛蟠这些日子,还真是上进了,他于薛蟠来年武举,充满了期待。
至于其他府上送来的拜帖,当是今日在宫宴里相识的那一位……而通过这场宫宴,让他对于神京勋贵里,那些是可以为友,那些是有些敌对之人,各有分的清楚了些。
而带着宁国府,明里忠于昌元帝,并同忠王府结好,又与林如海的座师关系下,这也是早有思衬结果的决定。
与宁府太爷贾敬,贾峥也早有暗示。
让他唏嘘的是,到了此时,荣国府内,依旧“不思进取”,这等选择下,所站立场不同,就算有家母在,也难改宁荣二府的决裂!
于荣国府的将来,包括王家的将来,一切似有注定,而自取灭亡。
“老爷,还有那……那秦家姐弟今儿搬出去,似是在西城寻到了住处,但于老爷安排下,还当为我等宁府处事。于此上,府中人莫不感叹老爷仁义!”
焦梁适时的恭维了一句。
在大家族内处事,任谁也喜欢听几句好话。
而这次府上峥老爷入宫一趟,还没回府,就比以前多了些拜帖,还都是神京里一些显赫勋贵,同宁府原本有接触,可近些年来不常联系之属……
此间一切,无疑说明自家峥老爷这次或再有得宫里欣赏!
如此这般,宁府将来必然会越来越好,他们这些依附之属,自然欣喜。
关于贾家二府,可能产生之隔阂决裂,焦梁这等管事,有所感受,但并不明显。
得晓秦家姐弟搬出去住,还有一些留言,贾峥早有所料,并不意外。
在宁府帮扶下,秦家姐弟的生活,若能恢复普通,也算是因祸得福。
正巧进入了内院,望见尤氏等走来,贾峥忙做见礼。
随之,在晴雯等丫鬟的服侍下,换了常服的贾峥,与府内人一道吃起了晚食。
宫宴里,众人所食甚少,毕竟有太上皇、皇帝等人在,而经过忠王府一行,再告辞回家,贾峥肚子饿得早就响了。
等晚食过后,贾峥正打算回往书房,却发现晴雯来汇报,尤氏有事求见……
面对尤氏,这个名义上的“嫂嫂”,贾峥时为敬重,包括尤二姐和尤三姐,寻常无事,在府上他也见得少!
只要按照他于府中安排,安心处事,宁国府内,多上几张嘴并没有什么。
待尤氏到来,看茶落座后,其人所言,倒也不出乎贾峥预料。
“回峥老爷,过年之后,妾身打算回娘家一趟……”
尤氏亲自到来,当是说起回娘家一事。
尤家比不上贾家,但也不是完全的普通人家,平日里,且是衣食无忧。
尤氏的父亲,还做过六品官吏,可以说于顺天府地方上,还是有些人脉。
面对尤氏所言,贾峥颔首宽慰了一番,并嘱托带一些礼物回去。
在近一个月时间内,将宁府一些产业重整卖出,又堵上了一些窟窿,加上宁府自上而下的节俭,府中财货渐渐积累起来。
而宁府外面看去的低调发展,且正是贾峥之目的。
作为宁府长房的遗孀,尤氏能听命处事,没有什么反驳,贾峥自会以礼相待,并给一些甜头。
等尤氏离开,返往独院的时候,这位尤大奶奶,欲言又止,但直到离开,最终没有说什么。
……
爆竹声中一岁除。
大顺天下迎来了新的一年。
前线战事没有太大影响,但见大街小巷,都充满了热闹的气象。
而新年初始,每逢岁首的大朝会,自也开始。
时正好官吏回京,此间朝会,诚也是每岁官员最齐的时候。
贾峥身有爵位,同样要参与正旦大朝会。
今次朝会之地,贾峥早知道,不同于往日昌元帝所召,乃是处于太和殿。
大顺的太和殿,是在前明奉天殿的基础上,重修而成。
其中宏伟庞大,处至此的人,莫不有种顶礼膜拜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