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除了搞钱还是搞钱
“这……这……”
朱辅焕提出的观点直接惊掉在场人的下巴,这算什么个事?还能这么干的?
呵呵,少见多怪!
将几人的反应尽收眼底,朱辅焕嘿嘿一笑,心说这才哪跟哪,你们是没见过后世的营销手段,那割起韭菜来是一茬接一茬,关键的是韭菜被割了还不自知。
就拿朱辅焕说的这种付费模式,也就是在资本刚进场的时候疯狂砸钱,不惜亏本也要让用户对自己的产品产生粘连性,一旦资本对这个行业形成垄断或者用户习惯了这个产品后就是对方收割之时。
因为行业的垄断,以及用户对产品的依赖性,到时候如何还不是资本说了算的!
“父王、冯阁老,这种付费方法是一种趋势,咱们不用以后其他人也会用,咱们何不抢占先机,率先将这种模式的方法给摸索出来?”
朱辅焕继续说到,“邸报肯定是要开办的,前期咱们也要做好往里贴钱的心理准备,不过好在现在只有关中及其附近的州府,暂时来说贴钱也不会一下子投入太多。”
“咱们未来肯定要向外发展,邸报可以在这段时间摸索出一套可行的运作方式,尽快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也在探索中尽早实现盈利,为王府的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为帮邸报早日实现扭亏为盈,我建议将各省的印刷权交给邸报司管理,也就是以后禁止私人印刷书本,统一由各省府的邸报司刊印,如此也可以为邸报司提供一些支持。”
想了一下朱辅焕又提出了一个建议,“以前只要有钱就可以印刷想要的书,导致有一些破坏国家稳定的书刊被印刷出来并流入民间,对国家的统一造成了破坏!”
“将书本的印刷交给邸报司,所有的书本经过检查确认没有不妥才可以刊印,如此一来能极大的避免有些包藏祸心之人利用书本做文章!”
为了邸报的发展,也为了杜绝别人利用书刊进行文化破坏,朱辅焕只能出此下策。
其实也不能说这是下策,行为如此一来可以规范印刷行业,统一的印刷肯定能让印刷行业兴盛起来。
有需求就会有发展,不管是邸报还是书籍的印刷都不是一个小的量。
这对于印刷的工具和方法也会有更高的要求,在不断革新的技术支持下,以前那些粗制滥造的行业肯定会淘汰在历史的长河中。
“这是由礼部牵头,率先在西安城和各府府衙所在城池实行,以后再按需求决定何时在州、县咱们所在地开展!”
朱存极一锤定音,算是给这件事画下了句号,同时也说明新的邸报正如朝阳般冉冉升起。
“臣领旨!”
经过朱辅焕的解释,冯师孔也觉得建立新的邸报运作衙门刻不容缓,当即领命,“臣回去后立即让礼部着人拿出一个可行性计划,到时候呈上来给王爷过目。”
也许是跟朱辅焕学习的,现在王府很多衙门行事都要事先拟定一个计划,计划通过后再去实行,如此有计划有目的的行事,效率大大提高。
磨刀不误砍柴工,冯师孔当即应下,等计划通过朱存极父子的审核后再行进行。
“启禀王爷,户部刘尚书求见……”
就在冯师孔刚刚应下朱存极的命令时,外面突然有小太监进来通报,说户部尚书刘春雨前来求见。
现在秦王府已经设立六部处理日常政务,户部尚书自然是朱辅焕的表哥,这也是朱辅焕为其据理力争的结果。
“让他进来……”
听到小太监的禀报朱存极挥了挥手,让刘春雨进来。
“臣刘春雨参见王爷、殿下!”
一进屋,顾不得抖落外衣上的雪花,刘春雨连忙向朱存极父子两人行礼。
“免礼……”
抬了抬手,朱存极示意刘春雨平身。
“谢王爷……”
对朱存极道谢一声,刘春雨便站到冯师孔的身旁。
见状朱辅焕端起一杯茶水走过去,“表哥喝茶。”
“谢谢殿下,我自己来……”
见表弟端着茶有过来,刘春雨连忙上前接过。
“不知王爷叫微臣前来有何吩咐?”
将茶杯端在手里,刘春雨问到。
临近年关,户部虽然刚成立没多久,也是有很多需要整理的东西。
今日原本在带领手下人整理账目,想趁着这段时间将秦王府的旧账整理清楚,特别是秦王府名下的田产和银钱。
其中田产因为要移交给户部,交给那些没有田地的老百姓进行耕种,田产的鱼鳞册要做好,来年便要下发给关中各州府让他们进行分配。
至于银钱,则需要进行分割,一部分留由原秦王府名下转为内库,一部分则需要划入户部名下的国库待用。
特别是现在年关将至,很多州府的官员俸禄都还没有发放完毕,这也需要他们连夜核算并且越早核算完越好,毕竟那么多人就等着发了俸禄好过年。
“西安城里有一些不法分子想要阻拦一零一国道的施工这事你知道吧?”
看着刘春雨,朱存极问到。
“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的,微臣自然知晓!”
不知朱存极的用意是什么,刘春雨只能据实以答,毕竟这事刚发生就被锦衣卫的雷霆手段给弄得胎死腹中,最后的结果更是满城皆知。
他作为户部尚书,虽然最近一直埋头在各种账目中,这种大事他不去了解别人或多或少也会知会他一声。
“不过赵四郎等贼人的阴谋诡计不是已经被锦衣卫挫败了吗?难道说还有余孽存在需要户部配合清剿?”
这也不对啊?
如果真是如此,要配合的也只有兵部、刑部以及五城兵马司的人参与进来对此事才会有一个更好的结果。
自己主管的户部算账在行,如果说让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去抓贼那简直是不要太离谱。
而且他们还要负责新的税赋制度的整理与推广,人手根本不够用,如果再让他们分出人去协助其他人只怕更要要了他们户部全体人的老命。
“不是这事……赵四郎等为富不仁的商贾在锦衣卫缜密的部署下已经被一网打尽,这颗毒瘤也从关中大地上消失不见!”
否定了刘春雨的想法,朱存极开口说到,“这次叫你来是锦衣卫从那些乱臣贼子的家中抄没了大量的财产,想叫你户部参与进来,对这些财产进行一个合适的分配。”
“王爷,账册清算等本就是我户部的责任,臣会派人与锦衣卫接洽,处理一应事宜。”
听朱存极说完,刘春雨松了一口气,这些事本来就是他户部该做的事,他责无旁贷,自然能将其处理好。
“这是这次抄没财产的名单,你看看……”
说着朱存极将石虎给他的名册递给刘春雨,刘春雨将茶杯放到一旁接过一看,瞬间被上面记录的数字给惊呆。
他刘家原本就是西安城里排得上名号的商户,这几年与秦王府结亲后借着王府的东风让家里的生意更上一层,如今已是西安城中数一数二的大户。
不过即使家底殷实,在看到名册上记录的那些物品加起来的价值时依旧忍不住唏嘘,有这么多钱财还要将手伸向王府重点关照的工程,那些人不死都天理难容!
“不知王爷打算对这些财物怎么分配?”
将名册合上,刘春雨将目光看向朱存极。
怎么分配,这是个问题!
这里说的分配自然是说将这批财物划入内库与国库的比例,内库为私,存放的是秦王府自己的钱财,国库为公,放的自然是整个天下的钱。
名册上的财物折银一百多万两,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是将大头划入内库还是划入国库他不敢擅作主张,只能听朱存极的决策。
“这个问题还是你来说吧……”
见刘春雨将目光看向自己,朱存极不由指了指一旁的儿子,因为对于这笔钱的用途他们爷俩已经商议过。
“表哥,对于这批抄没的财物你回去后尽快将其兑换为等值的银两,其中一成充入内库,五成划归国库支用……”
见状朱辅焕将商议好的想法说出来,一成归内库是因为现在没有朝廷的供养,秦王府只能自力更生,加上要养关中的其他宗室,花费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至于国库,前期已经从秦王府的财政里拿出一半,大概有三百万两左右,如今再加入五十万,省着点用的话维持明年一年的财政开支绰绰有余。
“那其余四成如何处置?”
刘春雨问到,一边的冯师孔也好奇地看过来,充入内库或是划归国库他都能理解,其余的四十几万难道要单独拿出来?
“表哥家里可有开设钱庄?”
没有回答刘春雨的话,朱辅焕转而问到。
“钱庄?”
刘春雨一愣,不明白表弟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难道他想将剩下的四十多万两银子存入钱庄吃利息?
“家里不曾有过钱庄……”
虽然猜不透表弟的心思,刘春雨还是摇了摇头。
“没开过也不打紧……”
虽然没有听到想要的答案,朱辅焕也不灰心,“那表哥可有开设钱庄的想法?”
“您的意思是打算用那四十多万银子入开设钱庄?”
没来由的,刘春雨被这个想法给震惊住,就连一旁的冯师孔也没来由的打了一个寒颤。
开设钱庄,朱辅焕到底要干嘛?
这钱庄大多数干的都是放贷的勾当,而且是高利贷,能让人家破人亡的那种。
他之前提议的朝廷经商就已经饱受他人诟病,如今再染指高利贷,岂不是不给老百姓活路?
心想自己在此就绝不会放任朱辅焕胡作非为,这笔钱就算他自己胡乱花出去也比让他拿去祸害百姓的强。
身为秦王府的内阁首辅,他有这个责任去阻止朱辅焕对老百姓产生危害。
“殿下……”
电光火石之间他便组织好语言,不等朱辅焕开口便跪倒在地,准备劝说其放弃这个可怕的提议。
“冯阁老请听我把话说完……”
见冯师孔刷的一下跪倒在地,朱辅焕先声夺人,“如果你听我说完后觉得我说的不在理你再反驳不迟!”
不是他喜欢打断他人发言,而是他知道对方要说的是什么,如果不打断他的长篇大论,只怕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开口说话。
“我……”
刚组织好的话语突然被朱辅焕打断,让冯师孔如同吃了苍蝇一般难受。
其在心里不断咒骂朱辅焕,当真是不知道尊老爱幼,突然打断他人发言是很不礼貌的知道吗?
不过即使难受他也得忍着,谁叫对方才是老大呢!
不过他已经打定主意,如果朱辅焕接下来的话不能让天下百姓满意,他拼着首辅不当也要据理力争,不能让其倒行逆施祸害天下百姓。
“钱庄的赚钱之法是利用老百姓在其存款放贷赚取差价为生,多数大的则实行两地甚至多地汇兑的汇票,极大的方便了往来的商旅!”
“说起来在春秋时各国货币不尽相同,使货币的兑换已经存在,至汉朝时,货币的兑换已经出现,到唐宋时有所发展,彼时由金银店、柜坊等兼营。”
“从元朝到本朝,历代皇帝都有用纸钞取代银锭和铜钱使用,奈何民间对纸钞不信任,导致纸钞、银锭、铜钱三品并行,且多种公私商号兼营兑换事宜。”
“本朝英宗年间,大明宝钞严重贬值,朝廷不得不开放银禁令,银钱公开流通。”
“此后由于私钱庞杂、铜钱重量不一、成色各异,制钱、私钱、白钱三者之间的比价差异大,变动多,兑换业更为发达。”
“因为钱币种类繁多,为了解决这一情况,专门兑换铜钱的钱铺应运而生,不过初期的钱铺有私融私铸和贩卖铜钱的行为,为了约束这一乱象,朝廷下令禁止贩卖铜钱。”
“后来为了解决铜钱的兑换,万历五年庞尚鹏奏准设立钱铺,是为钱铺法定之始,以市镇中殷实户充任,随其资金多寡,向官府买进制钱,以通交易。”
“时至今日,钱币的兑换场所也由钱铺改为钱庄,并且其经营范围内不止于钱币的兑换,更兼对外放贷以赚取高额的利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