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麴义战战兢兢的时候,青龙军招亲使来了,这位也是大名鼎鼎,二五仔潘凤。
如今潘凤可以说是春风得意,终于得到了一个青龙军的官职,被郭嘉任命为招亲校尉,主抓并州招亲事宜。
可潘凤的身份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属于纠察部,有人说属于东厂,还有人说是主公白加的亲信。
反正韩馥是他抓的,袁绍是他抓的,功勋卓着。
麴义对潘凤盛情款待,潘凤该吃吃,该喝喝,麴义问他:“怎么配合潘招亲?”
潘凤只说了一句:“主公说了,冀州,缺女子。嗯,我看那匈奴的女子就不错。”
麴义猜测,这必然是白加的命令,但是却不明说,就看他愿不愿意听从。
三万兵马,守住并州都捉襟见肘,打匈奴,那不是更难吗?
潘凤却给指了条明路:“你看幽州公孙瓒,人家打乌桓是可以借钱的。你这比公孙瓒强多了,你抢来匈奴人,女的五两银子,男的三两银子,这还不让你富得流油?”
麴义,动心了。
有仗打,有钱赚,而且还能让可能现在就身在并州的白大将军安心,为什么不打?
可跟公孙瓒一样,战争这事情就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南匈奴也不是软柿子。
并州跟幽州一样,平时都是勉力维持,以前大多都靠着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
现在战斗一开,花钱如流水。
李儒的操作却比管宁直接的多,他直接指示潘凤:“可以向麴义预付款项。”
麴义再次支棱起来。
他也确实很能打,尤其在对付骑兵上实在有一手。
最终他跨过黄河,直接与南匈奴单于呼厨泉对峙,甚至还取得了三场胜利。
呼厨泉退无可退,再退下去,他就要被北匈奴吞并了。
就在这个当口,麴义接到了冀州转来的消息:大司空伏完奉旨巡边。
伏完的女儿就是被李儒杀的,而且李儒就是被白加指使的。所有人都知道伏完是帝党,是白加的敌人,可白加没杀他,还封了三公。
现在白加把伏完送到并州来,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麴义找来众人商量,可一个个大老粗,实在没有什么计谋可言。
他只能挥退众人,只留下族弟麴和。
麴和说道:“这是逼迫我们死心塌地站在大将军那边啊。”
麴义现在作为并州刺史、护匈奴中郎将,他的官职虽然是白加给的,可这是朝廷的官职,他虽然上书白加喊了主公,可却一直游离在白加势力之外。
现在伏完来了,他的选择其实已经不多。
不必麴和说他也知道,这是白加给他的选择:杀了伏完,就是白加的人;不杀伏完,就是白加的敌人。
“知道幽州那边什么情况了吗?”麴义问麴和道。
麴和摇头,“不清楚,不过最近听潘凤说,幽州公孙瓒已经请管宁入主幽州了。”
麴义皱眉思索,许久后道:“看来幽州要被白加收入囊中了,所以白加才要逼我们做出选择。”
“大哥,咱们杀了伏完吧。做大将的属下,没啥不好的。”对麴和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多么艰难的选择。
麴义却苦笑,“你以为想要做白加的下属,就可以做白加的下属了吗?他手下那么多的兵马,那么多的猛将,我们算什么呢?”
麴义没有下定最终决心,他已经迎来了伏完。
伏完和董承一路都是战战兢兢。
白加要回洛阳的消息传出来,他们两人就被荀彧直接外派巡边。
原本那个含情脉脉,甚至被欺负都很少说话的荀彧,忽然之间展现出了獠牙。
荀彧把他们送去边镇到底要做什么,他们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数的。
尤其是匈奴和乌桓最近多有反叛的传言,在边镇什么都可能发生,死在边镇也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俗话说“杀鸡儆猴”,荀彧却要“杀猴给鸡看”。
他就是要杀帝党大佬,让所有的帝党看看,按着他们的脑袋告诉他们:你们都给我老实点,你们的大佬也不过就是我手下的鸡仔。
他们临出京之前派人去找王允,这算是他们现在唯一信任的智谋之士了。
可王允让他们吃了闭门羹。
俩人心如死灰,王允派人给他们传讯:麴义和公孙瓒未必敢杀你们,咬定一点“杀你们是自绝于天下”。
俩人收到这样的回复,心情并没有好太多。
自绝于天下,这话没错。
杀三公九卿,那就一定是与朝廷决裂的表现。
可如果这决裂是白加让他们看到的呢?朝廷重要还是大将军的意思更重要,这是不容易做出的抉择。
他们有心直接逃跑,可荀彧派出的军队一路跟随“护送”,他们能去哪?
而且作为铁杆帝党,他们接了圣旨却又抗旨不遵,这故事也并不好讲。朝堂争斗,有时候就是明知是死也要继续前行。
他们唯一能够控制的,就是在路上多生病,少吃饭,一路虚弱的被崔逼着向前走。
毕竟是朝堂众臣,荀彧的兵将也不敢直接把他们塞车里就出发。
两人各奔边镇的时候,荀彧和白加的书信也先后发出。
两人在黄河渡口彼此分开,互道珍重,洒泪惜别。
当年的朝堂重臣,如今是别人案板上的鱼肉。
何以至此啊?当真也是心情复杂。
乱世之中,什么权势,什么地位,什么国舅,这都不重要。有兵才是王道,有兵就可以为所欲为。
如果他们手中握着禁军,那会是如何?如果他们像是朱儁、皇甫嵩那样住进京营的军营中,有谁能把他们去抓出来呢?
那个被他们寄予厚望的刘玄德,不知道如今是否能够整合西园禁军。
刘备铁青着脸,在主持他的西园禁军演武。
而且这个演武还迎来了不速之客,白加带着四个弟子前来观礼。
原本阿丑作为女子并不适合进军营,白加却大手一挥,“换个男装,该进进。”
贾诩看着白加带的四小只,对同样跟在身边的郑玄问道:“郑大师觉得这几位师弟师妹如何?”
郑玄捋须微笑:“比老夫强。”
“为何?”贾诩觉得郑玄这评价有点高,远不是谦虚的意思。
郑玄道:“除了大师兄,你何时见过师傅如此用心的教授过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