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军骑兵哨兵在夏阳发现汉军,立即回报魏王豹。
魏王:“传令孙遬带一万兵去夏阳迎战汉军。”
“那临晋的汉军呢?不管吗?”孙遬问。
“应该是疑兵,让柏直渡河去试一下,真是疑兵直接歼灭再回军夏阳不迟。”魏王的确沉着应战。
“妙啊,如果临晋不是疑兵,那夏阳就是疑兵,孙将军全歼不成问题。”魏王的手下纷纷说道:“大王这般布置,看周叔还敢说大王不懂排兵布阵。”
“兵力充足,谁还不会打个仗。”魏王说。
在当时看魏王是有资本的,他的资本就是兵力充足,对于临晋的汉军,他已经判断是疑兵,对岸大军严阵以待,傻子才会渡河送死,但即便可能是疑兵,魏王还是让陈兵蒲板津的柏直渡河,去试探汉军兵力。
如果临近渡口不是汉军主力,就让柏直与冯敬全歼临晋汉军,再对付夏阳的汉军也完全来得及。
如果临晋汉军战斗力强,那夏阳的汉军则可判定为为疑兵之计,孙遬可以全歼对手。
汉军一共三万人而已。
必有一处是疑兵,只要判断出来是哪处,歼灭完全不成问题。
三万人的汉军,死一个少一个。魏军加上可以依托的楚军一共有十多万,兵力完全碾压。兵多就是有这个优势。
即便是退一万步,出现奇迹,魏军兵败,魏王入从井陉入太行,依托代国与赵国,与汉也可对峙。
这一战,若汉军不能速战速决且快速取胜,则败局已定。
柏直按照命令渡河作战,一直佯攻的灌婴果然按兵不动,只是让骑哨侦察,提防魏军南北夹攻。确认只有渡河而来的魏军,灌婴提枪上马,沿着黄河冲杀,直接损失魏军四千多人。
的确是精骑,的确强悍,的确杀伤力巨大。但柏直已经有了判断,这不是汉军的主力,他们的任务就是把魏军拖在这里。
不然,他们不至于只是虚张声势佯攻,他们根本不敢渡河。
就在柏直和冯敬做出这个判断的时候,他们收到了汉军在夏阳的消息。于是提兵直扑夏阳而去。
夏阳,曹参刚渡过黄河,在东张被魏军阻击,打得异常辛苦,而蒲版的魏军也正在赶来,看架势是要灭掉渡河的汉军。
韩信从上郡渡河,直奔东张,与曹参汇合,立即下令:“这里交给我,曹将军,去安yi
拖住所有的魏军并不容易,要打出主力的气势,为曹参奇袭安yi,
曹参:“好!分一半兵给我!”
韩信:“安yi是重镇,给我留八千人,其他你全部带走。”
曹参以为听错:“八千?”
韩信:“打下安邑,务必切断了蒲坂渡与平阳之间的通路!
曹参并不知道韩信会怎样那八千人打出来三万人的效果。
惨烈已经不在考虑范围。
他的任务是要在这八千人战死之前拿下安yi城池。
曹参提兵就走,一路昼伏夜行,着西魏国的魏字旗号,数次骗过了西魏国的骑哨,直奔安邑而去。
安邑守将王襄本是王离一族的秦将,在魏不过是权宜之计。
王襄见附近出现汉军残兵,率兵迎战,结果西魏军遭到伏击,王襄投降,曹参占领安邑。
韩信听到安邑已破,不再恋战,迅速转移,孙……在后紧追不舍。
魏王在蒲板津听到夏阳出现汉军并没有任何慌张,听到安yi城破才着急起来,留柏直与冯敬留守蒲板津一代,亲率三万大军与孙汇合,来夺安邑。亲自带兵来救安邑。
蒲板的魏军主力先是陈兵蒲板渡口白等,然后长途奔袭,疲惫不堪感到安yi迎接他的是曹参的迎头痛击!灌婴渡河之后又从背后杀来。
追击韩信的孙遬被汉军击退。
魏王见救安邑无望,在韩信捉住孙遬的时候,撤离战场,带大军转移。
韩信一见被曹参派出去的孔聚和孙贺就说:“跟我走!”
两位都尉问:“那安邑呢?”
韩信跟:“放弃安邑。”
“什么?放弃?累死累活打下来的城池?”两个人都急了。
韩信:“放弃!一座城池不重要。”
韩信带兵过平阳,传令:“不入平阳,追击魏王。”
孔聚,陈贺,再次建议:“魏王不在,平阳空虚,何不趁势拿下?”
韩信:“我们要的是整个魏地,不要管城池!万不可让魏王奔代国,依靠群山,打成僵持才是关键。
……
“灌婴!你怎么这么快?”
留在蒲板渡口的不是主力,挡不住我。
曹参看战果,飞快计算:“你既然来得如此迅速,可见留在蒲板的不是主力,安邑城外合力击杀三千,……项它的军队在轵关陉不肯来,那魏军至少还有五万……总不能凭空消失,那就是想从曲阳跑到代国,……”
“报!曹将军,左丞相带孔聚和孙贺去曲阳了!”
对,曲阳!钻进群山,依托战国,好与汉周旋对峙。曲阳才是魏军主力!”
灌婴:“你袭击安邑前给韩信留多少兵?八千?八千他打到现在去追魏军主力了?他怕不是自杀吧?”
曹参已经冷汗直冒扔下一句:“这里全交给你了。”
上马绝尘直奔曲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