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文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罗亨信,字用实,广东广州府东莞县篁村人,明代名将,中进士,官至左副都御史。在国家危难时候,他镇守西北边疆,抵抗外族入侵,垂老之时仍挂帅退敌,为国立功,皇帝给予“赐俸荣归”的殊荣。

罗亨信,视察浙江水灾,奏准朝廷免除嘉兴、海盐、崇德三县税粮五十余万石,使灾民得以存活,不久提为右给事中。后因科内办事官校勘关防文书迟误,被贬到交趾镇夷卫为吏。明仁宗即位时,起用罗亨信为监察御史,后升为右佥都御史,奉命到陕西监练八卫兵守备边疆。

正统年间,瓦剌部的首领也先的骑兵部队,分别在大明的西部和北部掠劫财物、屠杀边民、破坏生产,也先更不断扩充实力,准备大举进犯明朝。在这狼烟四起、胡尘弥漫的年代,朝廷必须加强边防防御瓦剌流寇的骚扰,有大臣奏称罗亨信能肩负此重任。于是,亨信被擢升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派往西部边疆练兵戍边并参赞军务和统管军粮。

当时,阿台窥伺大明边塞上下,亨信督八卫兵会同都督蒋贵所率的京军巡边驱敌,至鱼儿海遇敌兵,蒋贵听信都指挥安敬的意见,惧怕前途“水草艰少”,按兵不前,亨信闻报,立即赴蒋营当面斥蒋贵说:“你们临阵退缩,不过是贪生怕死吧了!难道不怕‘三尺法’吗?”蒋贵惊恐变色,诈称明日协同进军,第二天却后退至甘州。亨信查明蒋贵是因为惧怕艰险和中途缺粮食,而临阵后撤的,于是上疏劾蒋贵“怯懦不忠,侵克军饷”之罪,朝廷派兵部尚书王骥调查得实,斩了安敬,整肃了军纪。

当时各路军马没有统一的指挥,亨信又上疏建议派总指挥总领各路军马,统一布置作战,朝廷接受了这点意见,亨信按布置监军北上至边防重地尹直。据地驻营,发兵搜敌,挫败了阿台部进犯的骑兵,并俘敌29名,获战利品一批,西逃的残敌路遇明军,也被歼殆尽。从此,阿台的气焰始有收敛,西陲得以安宁。

大同、宣府是边防重镇,尤其是宣府,是北京的屏障,有“北门锁钥”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从大同至宣府数百里边疆,是外族南进中原的跳板。明成祖朱棣为了防止蒙古骑兵南侵,从南京迁都北京,控制这一带边防,后来边防军队渐渐松弛,到了正统年间,英宗宠信宦官,掌握大权的宦官王振受瓦剌贿赂,忌言边事,又私运兵器与瓦剌交易,瓦剌日益强大起来,至使明朝边患日深。

亨信为了改变边境现状,深入了解情况,“于分屯之远近、道里之险夷、土壤之肥瘠、将校之设施、士卒之勤惰、地利之厚薄、饷运之难易缓急、与夫巡守候寒暖之宜,靡不周知”。他每年秋天回京议事,都根据边境情况,上疏英宗,或抒己见,或排众议,提出的建议共有数十条之多。其内容包括“汰冗官,省虚费,积边储,禁私役,修城堡,恤边军”等等,都切中肯綮。这些建议,有的被采纳了,边境内外状况因而得到改善,有的只是议而不行,致边患隐伏。他洞察也先“惟待衅端,欲为边患”的阴谋,提出移徙一卫所、增设二卫所于宣府至怀来二百余里之间,使“城池联属,万年拱卫京师”的建议。可是,兵部以“徙卫劳人,设卫无军”为理由,没有采纳。

也先果然犯境,塞外诸州县不守,英宗仓促率兵应战,就在无卫所设置的土木堡被俘,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土木之变”。英宗既被俘,边城官兵更失斗志,纷纷弃城逃散,也先的骑兵沿途劫掠掳杀,边民被掳杀者数十万。只有亨信“死守宣府,宣府四面皆贼寇,”一旦夕警报三四次,有朝臣认为宣府难守,朝议速召该城官兵入卫京师。诸将师皆欲弃城,独亨信正气凛然地说:“我73岁了,受朝廷大恩,国家危殆,只有以死相报。你们应好自为之,切勿渎犯宪律啊!”他又立誓说:“朝廷将这座城交给我,我一定拼死守住它!”他拔出佩剑,坐在城门正中,面若秋霜,凛不可犯。下令说:“谁胆敢出城,我就亲手杀死他!”于是城中军民安定下来,老幼欢呼说:“我们有生路了!”诸官兵深受感动,同仇敌忾,誓与宣府共存亡。亨信又督促诸将策划防守,组织百姓参加迎敌,此时,朝中也放弃了撤军弃城的意见。

也先知亨信镇守的宣府难以强攻,于是把人质英宗挟持到城下叫门,英宗完全听任也先的摆布,竟传命开城,若果遵命献城,军民将尽遭杀戮,京城最后的屏障就被拔除,若果抗守城,就犯欺君抗命之罪。在这紧要关头,亨信宁置身家性命于不顾,断然选择了后者。“我是奉命守城的,不敢擅开城门。”他理直气壮地拒绝献城。

在北京,于谦组织军民开展保卫战,宣府成了牵制也先兵力、配合北京军民守城的唯一的一座漠北边城。亨信坚守宣府,后人赞誉颇多。《皇明通纪》云:“幸罗亨信忠义誓死以守,不独一城蒙福,而京师实赖之。世谓亨信有安社稷之功,信矣。”后来,宣府建功臣庙,立亨信塑像于庙内,供后人瞻仰。亨信的事迹被后人传诵。成化年间,莞籍人一品布政司左参政祁顺记亨信事迹,写道:“自公归老,边人思之弗忘,迄今二十余年而威德在……吾在京师闻之,戴侍御缙常在云中得之父老云。”

坚守宣府,无疑是亨信一生事迹中最光辉的一页,可是吏部尚书王直给他撰写的墓碑铭,却讳言此事,不难想象,那是因为英宗忌谈土木堡和宣府,所以王直有意讳笔。而其后朝廷对亨信的奖赐,也很一般。《广东志》中罗亨信传记有议论云:“世谓亨信有安社稷功,而忌者仅循常例,有遗憾焉!”忌者因何而忌?皇帝贪生怕死,听从敌人摆布,令为臣者弃城资敌,为臣者誓死守城,拒不从命,为君者当然由愧生忌啊!

也先攻北京、宣府不下,又被各地军民袭击、终于被迫退兵。新即位的代宗朱祁钰论功行赏,升亨信为左副都御史,进三品,此时,亨信镇边已14年了。漠北地瘠民贫,天气苦寒,风沙弥漫,戎马关山的生活,当然是异常艰苦的,亨信年将70时,已是“泪眼迎风不敢开”、“耳中隐隐若闻雷”,视觉、听觉都衰退了,“趋朝上马须扶插,奉使乘轺怯往来”,体力也不支了,只是由于丹心报国,所以还未请求致仕。到了这一年,年已七十又四的他,旧病又复发,于是“上章乞骸骨”,可是,因为边情紧急,代宗没有同意他的请求。

宦官喜宁私通瓦剌,“偕贼诣城下言和”,亨信接到了情报,当机立断取智擒之计,派了参将伏兵把喜宁擒获,押送京师正刑典,这是亨信镇边期间最后一件快事。亨信依例返京议事,他再向代宗请求归休,代宗赐他免冠叩首,答应所请。经过5个月的长途跋涉,他回到阔别13年的故乡。他的讣告到了北京时,“举朝公卿士大夫莫不为之悲戚”,夺权再度称帝的英宗也不得不“为之辍朝”,以示哀悼,并命工部为其治坟茔于英村麻地岭。

伍文书屋推荐阅读:精灵宝可梦之拂晓扶得起的阿斗穿越隋唐:我李元霸要称帝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靖康之耻?天命神棍为大宋续国运重生武大郎:最强帝王系统魂回东汉大唐:八岁熊孩子,气疯李世民从屯田开始开局发老婆,乱世收留万千美人梦回晚唐之横扫天下综武之大明帝国我在古代当土匪天下安康楚韵红楼:帝国柱石高武大秦:公子如玉,世无双唐逗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大唐:兕子是谁?系小公举吖!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汉末:吕布重生,开局追杀曹操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我的科学时代公主啊!驸马他又双叒跑了!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逃生三国神探张天海三国:无敌的我,却苟成了文官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明末之我有系统无敌九皇子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海棠依旧明末归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我是范蠡朕乃董卓,文优文和助我雄霸天下密战桐城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三国:开局去荆州救关羽农门娇娘来种田天下局毒后妖娆:腹黑王爷宠上瘾
伍文书屋搜藏榜:官途权倾天下娘子有毒之夫君欲罢不能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盛唐挽歌龙珠之牧神传说无敌六王爷大唐:爵位继承无望,只好当纨绔无敌三公子讨债宝宝,怪医娘亲锦绣阖欢大明公务员冷酷夫君好撩人红楼之旁支贵族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纨绔子弟变形记烈焱长歌大明:开局炮轰努尔哈赤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抗战之中国远征军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皇叔,不可以混在大宋江湖的日子开局狙了个大佐大秦:有子扶苏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汉末一闲人我在虞朝有钞能力大唐再起日谍克星锦衣夜行盗墓太子妃【完结】师娘,我不想努力了金堤永固我是关陇老秦人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谢家有女最强医仙混都市世子黜龙南北朝打工皇帝天才萌宝神医娘亲萧然王爷要崩溃!娶个王妃是傻子!江户旅人红楼士从原始部落到清末秦时明月之人宗门徒醉红颜,倾王妃杀机较量清末小旗兵龙腾中华
伍文书屋最新小说: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