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回,女孩不用大家的远离了,女孩很自觉,自觉地远离所有集体活动,远离所有人。上课坐最边角,等到快上课时再进教室,回宿舍和洗澡也错峰,平时拉上窗帘,一副闲人勿扰的孤僻。曾经最好的室友,也没怎么跟女孩碰面了。
女孩其实自己也忍不住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是灾星,会让所有靠近自己的人变得不幸。自己的爸爸、妈妈、外公、外婆是这样,爷爷、奶奶是这样,小时候想要靠近自己的老师同学是这样,等到长大了考出来了,对自己最好的室友也是这样。自己是不是就该戴好自己的米粒,远离人群。像自己这样天生就会给人带来不幸的人,如何配得上一份真挚的友谊呢?因为别人对自己好,对自己靠近,自己反而会给人带来厄运哪。
女孩的眼睛里也慢慢开始从委屈和困惑,换溢出哀伤。是,自己配不上任何友谊——或许是世界上所有的感情。
后来一个男孩用了很长时间去将女孩的眼睛重新涂满阳光,一年多吧。男孩是女孩的学长,是在一次专业的实验课认识的,学长是助教,在课上看到分组时女孩不愿跟任何人分一组,一个人躲在一角,后来女孩一个人一组,是最后一个完成的,当然,在学长的帮助下。于是两人就认识了。
女孩们对“学长”这个群体总有一些信任和依赖的情感在,女孩的这部分情感尽快深埋,但面对学长的帮助和关怀,还是体现无疑了。学长是一个很温和的人,学习成绩很好,刚考上研究生,喜欢打篮球,是很阳光积极的男孩,而且对女孩比对其他学妹明显更温柔和更有耐心。区别到老师和同学们都看出来了,所以有了善意的打趣,同学们还说,女孩突然这样孤僻,有个人关心关怀是很棒的事,班里还组织送了一次礼物给学长,感谢他对女孩的关心。这给女孩感动得不行。
女孩想要跟班上同学解释的,想要解释为什么他们一再释放善意,自己却一再躲避不敢靠近,想解释自己会把厄运带给亲近的人,是这个缘故所以不敢跟他们靠近,不是别的原因。但是同学们似乎太善解人意了,每回女孩一要开口,就说没关系,知道女孩是在介意什么,说没关系,大家从五湖四海相聚,好不容易才成为了同学,多等一下女孩心态转变不是问题!女孩只要开开心心,怎么舒服怎么做自己就行。学校的心理医生就是这么说的,女孩在那时也好像有点明白了,可能是自己因为抑郁地一直喘不过气,所以申请了学校的心理援助,可能是心理医生联系了自己的辅导员或者是班主任把情况告诉了他们,然后老师又把情况跟同学们说了,让同学们多顺着自己,不要给自己压力。哦,所以自己去心理咨询回来后,实验课自己再要自己一个人一组,同学们就没有主动过来的了,还有几次看见同学们跟老师解释这个事。当时还以为是因为室友那件事,自己又重新回到了小学和中学那样的境地呢……
原来不是啊。原来他们这样好。
“因为有你这样的人,存在于这世间
所以我对这世界有了喜欢和期待”
中岛美嘉的那句歌词开始飘荡在女孩的脑海里,于是在同学的善意里,在学长温暖的关怀中,女孩再一次,选择投进这个世界的怀抱。
相信自己跟学长说了自己的事后,学长说的那句,“他们人生的轨迹都由自己前半生的因定,跟你能扯上什么关系”“你就是你啊,你能影响和决定的,就只有你的人生啊”
“当然,还有我的。”
嘿嘿,是吧。